R10:; R21/22:; R34:; R42/43
C:Corrosive
沸点
119.671°C at 760 mmHg
蒸汽压
15.778mmHg at 25°C
折射率
1.4555-1.4575
燃爆
该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气味
有类似氨的气味。
酸碱性
强碱性。
挥发性
能随水蒸气挥发,产生大量白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不挥发的碳酸盐,应避免露置在大气中。
溶解性
易溶于水,生成水合乙二胺,溶于乙醇和甲醇,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
现在在14500一吨,左右,我们做,有意联系
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中,术语“风险费用”和3.4节“计价风险”的区别
风险费用是投标人报价时自行考虑的,招标文件明示或暗示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风险时,应由投保人承担的费用。 计价风险 是指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
乙二胺,乙烷C2H6上有两个氢被氨基-NH2取代 二乙胺,可以看做氨NH3上有两个氢被乙基-C2H5取代
双酮嗪; 亚胺-154; 抗癌-161; 乙亚胺; 二氨基乙烷; 乙二胺,水合物; 1,2-二氨基乙烷; 乙烯二胺; 1,2-乙二胺; 乙二胺(无水); 无水乙二胺
1,2-Diaminoethane anhydrous; Ethylenediamine solution; Ethylenediamine diacetate; Ethylenediamine and derivatives; 1,2-Diaminoethane; 1,2-ethylenediamine ; ethane-1,2-diamine; ethane-1,1-diamine; (E)-ethene-1,2-diamine; Ethylenediamineanhydrous
S23:; S26:; S36/37/39:; S45:
氨水、液氨
5,6,7,8-四氢喹喔啉、乙二胺四乙酸、N,N'-二苄基乙二胺二乙酸、N-(2-羟乙基)乙二胺、N,N,N',N'-四(2-羟丙基)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2-甲基哌嗪、N-硝基亚氨基咪唑烷、2-甲基咪唑、亚乙基脲、吡虫啉、代森铵水溶液、代森锌、代森锰锌: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乙酸、乙酸酐、二硫化碳、氯磺酸、盐酸、硝酸、硫酸、发烟硫酸、过氯酸、发烟硝酸等剧烈反应。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乙二胺危害
该品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该品蒸气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可有肝、肾损害。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灼伤。该品可引起职业性哮喘。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误服者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就医。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4
前苏联MAC(mg/m3):2
TLVTN:OSHA 10ppm,25mg/m3; ACGIH 10ppm,25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7
饱和蒸气压(kPa):1.43(20℃)
燃烧热(kJ/mol):1891.9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2
1、用作分析试剂,如非水滴定的溶剂。还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并用于有机合成及高分子聚合。
2.用于非水溶液滴定。氨羧络合剂。测定锑、铋、镉、钴、铜、汞、银及铀。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蛋白质、纤维蛋白的溶剂。
3.用于有机合成和农药、活性染料、医药、环氧树脂固化剂等的制取。
4.乙二胺是良好的碱和还原试剂,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可作为链延长的模块,也可用于制备咪唑啉、吡嗪、1,4-二氮杂衍生物、含有N2n的大环及其它一些杂环化合物。
5.乙二胺在电化学、分析化学中作溶剂使用。由于对二氧化碳、硫化氢、二硫化碳、硫醇、硫、醛、苯酚等的亲和力强,可用作汽油添加剂、润滑油、鱼油、矿物油和醇的精制用。此外,也用作纤维朊和蛋白朊等的溶剂,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医药、农药、染料、纺织品整理剂、金属螯合剂、防腐剂、离子交换树脂、胶乳稳定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防冻液等的制造原料。
禁配物:酸类、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空气。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工业上乙二胺由1,2-二氯乙烷与氨作用制取,也可由1,2-二溴乙烷与氨反应制取。乙二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试剂,广泛用于制造药物、乳化剂、农药、离子交换树脂等,也是粘合剂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以及酪蛋白、白蛋白和虫胶等的良好溶剂。乙二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过敏,高浓度蒸气可引起气喘,严重时可导致致命性中毒。
以乙二胺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二乙酰乙二胺,综合考虑了催化剂、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产品品质的影响。优化了二乙酰乙二胺的合成工艺,不仅提高了产品收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产品中副产物的生成,有利于下游产品低温漂白活化剂四乙酰乙二胺的合成。
常用招标术语、投标术语、采购术语 [作者: 赛凌翻译 | 更新时间: 2007-5-26|文章来源: 赛凌翻译网 ]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赛凌翻译有限公司 如转载请注明 URL 出处: http://www.sailingo.cn/library/term_bidding.htm 保密性 confidentiality 保证金 advance payment, security 报价 quotation 备选方案投标 alternative bid 标准招标文件 Standard Bidding Documents SBDs 不可抗力 force majeure 采购 procurement 采购代理 procurement agent 采购公告 procurement notice 采购计划 procurement plan 采
我国乙二胺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国内下游市场,尤其是医药、农药等领域的需求,国内建设多套中小型乙二胺生产装置,最多时候达到30余家,年产量多为数十吨的小装置。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原材料及能耗比较高,导致生产成本高,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因此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据观察,目前我国乙二胺产品90%依赖进口,市场上流通较多的货源主要来自日本东曹、美国陶氏、美国亨斯曼、德国巴斯夫、荷兰德拉名等。国内乙二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仅靠进口,下游产品成本控制难度大,国内需要像江西飓风化工一样的企业,建设规模化的生产装置。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外商合资合作,或引进国外的技术与设备,技术应考虑莲花碳化、巴斯夫、拜耳或者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技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
由二氯乙烷与氨直接合成,在钼钛不锈钢反应管道内进行,反应温度控制在160~190℃,压力为2.452 MPa,反应时间1.5min,反应后的合成液经蒸发一部分水分和过量氨进人中和器,用30%碱液中和,然后经浓缩、脱盐、粗馏得粗乙二胺、粗三胺、粗多胺等混合物,最后再将粗乙二胺在常压精馏得乙二胺成品,其含量70%,在加压下蒸馏可得90%纯度的产品。
将乙醇胺、氨和循环物料蒸发成气相混合物通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在氢气流中进行,反应温度为300℃,压力为25 MPa,反应生成物部分冷凝后分出气相的氨和氢气,经压缩返回反应器,液相反应物经脱氨后脱水塔后进入精馏塔,从塔顶蒸出乙二胺和哌嗪,进一步分解得乙二胺成品。
NH2CH2CH2OH+NH3→NH2CH2CH2NH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