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价值

窑洞建筑美观耐用,冬暖夏凉,舒适安静,既可以节约土地、保护植被,又经济省工,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在农耕文明时代西北地区建筑史、社会生活史和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窑洞营造技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价值。

传承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盖起了瓦房,加上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原来的窑洞被大量废弃,因无人居住而致塌陷。有些村庄甚至推倒窑洞,填坑造田。在此形势下,窑洞营造技艺有可能随着窑洞的消失而彻底走向绝灭。对原有窑洞进行选点保护,对窑洞营造技艺进行抢救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传承人物

李茂政,序号:05-2875,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项目窑洞营造技艺。

张和成,序号:05-2873,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项目窑洞营造技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庆阳市西峰区文化馆、平陆县文化馆获得“窑洞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截至2020年10月,西峰区已举办过窑洞营造技艺保护研讨会和作品展。

窑洞营造技艺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彩板(术装饰板) 规格(mm)2440×1220×9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菲力绿色

13% 广东菲力绿色板业有限公司
彩板(术装饰板) 规格(mm)2440×1220×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菲力绿色

13% 广东菲力绿色板业有限公司
艺术洞石漆 G-7023包装规格kg/桶:28kg/桶;系列:术质感涂料及外墙真石漆系列;说明:来样价格具体再定;施工配比和用量:直接涂刷施工,理论用量:2-2.5kg/m2;产品:内外墙涂装产品;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高雅

kg 13% 杭州高雅涂料有限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艺术洞石漆 G-7023包装规格kg/桶:28kg/桶;描述:来样价格具体再定;施工配比和用量:直接涂刷施工,理论用量:2-2.5kg/m2;系列:术质感涂料及外墙真石漆系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高雅

kg 13% 杭州高雅涂料有限公司
Upho脉络 2800×12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Phomi

13%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第斯浅咖 1200×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Phomi

13%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第斯浅咖 600×3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Phomi

13%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第斯灰 600×3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Phomi

13%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9年4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9年3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整体氛围营造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100m² 2 查看价格 温州贝尔教仪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5-24
雕塑《渔家传承 作品尺寸:500X220X50cm|1项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格颖雕塑工艺品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1-18
整体氛围营造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100m² 2 查看价格 温州贝尔教仪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5-24
整体氛围营造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100m² 2 查看价格 北京紫光基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5-24
传承中心-货梯 详见附件|1套 3 查看价格 悍马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广西  贺州市 2022-05-23
传承中心-乘客电梯 详见附件|1套 3 查看价格 悍马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广西  贺州市 2022-05-23
民间戏曲、民间舞蹈、传统技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 1.内容:民间戏曲、民间舞蹈、传统技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2.尺寸:825×210mm×5个3.底板材质:20mm厚PVC板雕刻成型,UV喷印4.安装方式:机具、人工、制作安装|5个 2 查看价格 四川甲骨文标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2019-12-18
保护管抱箍 保护管抱箍|1个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18-11-07

窑洞营造技艺丰富多样,如平顶式窑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垒砌而成。靠崖式窑洞是将山坡一面垂直铲平后在平面上凿挖而成。天井式窑洞较为讲究,一般先在平地上挖坑,深约七米,四周见方,然后在坑的四壁下部凿挖,形成天井式四方宅院。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广泛流布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窑洞一般长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树木较少等自然地理状况也为经济实用、不需木材的窑洞营造技艺提供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在不同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样式。

窑洞的种类很多,根据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划分,主要有明庄窑、土坑窑、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等。

窑洞营造技艺传承保护常见问题

  •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什么

    合肥玖栎装饰帮您解答’吊脚楼的营造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不用一颗铁钉,全用木条做铆,牢固耐用,有“墙倒楼不倒”的说法,营造技术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

  •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啥?

    吊脚楼是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山区土家族的独特建筑形式,它是结合当地山多岭陡、木多土少、潮湿多雨、夏热冬冷等生态特点而建造的具有典型生态适应性特征的传统山地建筑,它同时也是土家族民风民俗、艺术审美等...

  •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有哪位熟悉?

    传统木结构建筑是由柱、梁、檩、枋、斗拱等大木构件形成框架结构承受来自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形成了以抬梁式和穿斗式为代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是榫卯结构,即木质...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中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位于庆阳市的董志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厚,为营造窑洞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诗经》中记载“陶复陶穴”,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先河。

山西省平陆县的窑洞称为“地窨(地下)院”,又称“地坑院”、“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等,依不同用途可分为居住窑、储存窑、牲畜窑、茅厕窑及门洞窑等,其营造技艺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这一民谣对地窖院的营造特征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以窑洞为基本居处之所。夏商时期,先人们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耕耘稼穑,开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窑洞越来越多。据《庆阳方志》记载,20世纪40年代末,全区有窑洞86491孔,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占乡村民居建筑总面积的88%;60年代末,全区有窑洞86491孔,建筑面积504.112万平方米,占全区民居建筑面积的47%。

窑洞营造技艺

社会活动

2015年6月4日至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甘肃省文化厅和香港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举办的“根与魂——甘肃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上现场展出窑洞营造技艺。 2100433B

窑洞营造技艺传承保护文献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格式:pdf

大小:3.3MB

页数: 4页

评分: 4.4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我国古人科技和艺术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其传承发展至今,却面临日渐消亡的危险境地。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并概述了具体的保护与传承方法,主要包括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记录与宣传,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方式的创新,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应用和改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创新应用四个方面,旨在为中国各地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立即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 基于BIM技术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对策

格式:pdf

大小:3.3MB

页数: 4页

评分: 4.5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建筑数据信息的保护面临诸多困难及挑战.文章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现存代表广西三江程阳永济桥实例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研究站在\"侗族木构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当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特点,及其建筑数据保护存在的问题,利用BIM技术参数化、可视化、一致性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对研究个案进行建筑遗产基础性数据的测量、提取、整理分析,开展基于BIM技术的\"侗族木构建筑\"信息模型建构思路和策略的初步设计,提出过程参数化保护、建筑可视化保护,营造虚拟化保护的对策建议.

立即下载

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到周代形成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也就是现在的土窑,而窑洞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在明末清初。由于窑洞民居具有冬暖夏凉、节能节地、便于施工操作等特点,窑洞为广大陕北人民所接受,是陕北居民最主要的居所并沿用至今,被称为生土建筑的“活文物”。由于窑洞建筑在当地的适用性极高,窑洞营造技艺在陕北代代传承。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这里山大沟深,万壑纵横。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陕北人民,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陕北窑洞。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陕北窑洞大体可以分为土窑、砖窑、石窑三种。土窑是以黄土作为基本材料,在黄土坡建造;砖窑是用粘土砖砌筑而成;石窑是将人工采用撬凿法和爆破法开采出来的石块加工后砌筑而成。

传承价值

陕北窑洞民居具有保湿、节材、环保、长寿、减灾、保鲜、贮藏、经久耐居等实用价值。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聚落群体,都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2100433B

窑洞营造技艺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