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地    区 宜昌市
内    容 节约用水管理 隶    属 政府文件
目    的 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文件全文

第一条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节约用水,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取水、用水过程中水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杜绝用水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各种活动。

第三条本市节约用水管理,遵循统筹规划、总量控制、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

本市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发展节水型产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淘汰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本市及各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第四条本市及各县市区水利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组织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

本市及各县市区住建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组织落实节水型城市建设。

发展改革、经信、规划、环保、卫生、财政、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第五条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根据上级确定的用水总量分配指标,结合用水定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对年度取水计划实行总量控制。

第六条节约用水实行居民用水和非居民用水分类管理。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管理制度,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管理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七条 自建供水设施的取水户和使用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户,应当根据行业用水定额和生产经营需求,于每年年底前向同级节约用水主管部门申请下一年度用水计划。

自建供水设施的取水户的用水计划,由水利部门核定;使用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户的用水计划,由住建部门核定。

第八条取用水户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对用水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对自建供水设施的取水户超计划取水部分实行累进征收水资源费。具体办法按照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对使用公共供水的用水户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具体办法按同级物价及住建部门相关文件执行。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用水的,建设单位应当编制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发展改革、住建、水利等部门要按照建设项目的行业管理分工,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审查、节水设施验收等环节,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

第十条取用水应当安装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的水表、流量计。取用水户应当加强对水计量设施的检查与日常维护,并实施周期检定,保证计量准确。

第十一条城市供水企业、非居民用水户应当加强供用水设施的维护管理,降低管网漏失率。

供水企业管网漏失率、供水产销差率以及水厂自用水比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超标准部分的用水不得计入水价成本。

第十二条城市建筑施工、生态景观以及市政环卫用水应当优先利用江河湖泊水、再生水。

居民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有条件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的,不得使用城市供水。

第十三条推广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效率。

第十四条 加强农业灌溉节水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行畜禽养殖节水型饮水设施和饲养方式。

第十五条 用水单位应当建立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并采取下列方式节约用水:

(一)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更新、改造落后的工艺、设备和生活用水器具;

(二)实行循环用水、一水多用;

(三)年取水量20万吨以上或者使用城市供水3万吨以上的,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

(四)经营洗浴、游泳、水上娱乐等特种用水行业的,必须安装使用净化循环用水设施;

(五)经营洗车业务的,必须采用低耗水循环用水洗车设备;

(六)不得停止使用已建成的节水设施。

第十八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投入机制,对节约用水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十九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节约用水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区、各单位节约用水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定期进行考核。

第二十条 各级政府应当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普及节约用水科学知识,推进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建设。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节约用水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播放和刊登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第二十一条各级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节约用水管理队伍建设,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必要装备,保障工作经费,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水利、住建等法定主管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节约用水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由市水利、住建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施行过程中上级国家机关有新的规定的,从其规定。

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90;公称压力PN,MPa:0.6;SDR26;公称壁厚(mm):3.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160;公称压力PN,MPa:0.6;SDR26;公称壁厚(mm):6.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200;公称压力PN,MPa:0.6;SDR26;公称壁厚(mm):7.7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225;公称压力PN,MPa:0.6;SDR26;公称壁厚(mm):8.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250;公称压力PN,MPa:0.6;SDR26;公称壁厚(mm):9.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315;公称压力PN,MPa:0.6;SDR26;公称壁厚(mm):12.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400;公称压力PN,MPa:0.6;SDR26;公称壁厚(mm):15.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PE给水管 公称外径DN:75;公称压力PN,MPa:0.8;SDR21;公称壁厚(mm):3.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丰泽

m 13% 肇庆市丰泽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PPR饮用水管 Ф32(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2年1季度信息价
PPR饮用水管 Ф40(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2年1季度信息价
PPR饮用水管 Ф20(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1年3季度信息价
PPR饮用水管 Ф25(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1年3季度信息价
PPR饮用水管 Ф32(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1年3季度信息价
PPR饮用水管 Ф25(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1年2季度信息价
PPR饮用水管 Ф40(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1年1季度信息价
PPR饮用水管 Ф25(热 2MP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清远市英德市2020年4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10厘PVC板UV,雕造形30cmX10cm|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提莫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21-06-28
节约用水Pleasesavewater -|10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腾龙广告装饰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6-01
"请节约用水"标识牌 节约用水;不锈钢烤木纹漆;粘贴式安装;尺寸(mm)300×150×2(附照片)|10块 3 查看价格 广西南宁诚进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市 2022-11-23
IN-28节约用水标识 尺寸详见方案及点布(0042地块)|109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三屹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0-17
IN-28节约用水标识 尺寸详见方案及点布(0119地块)|81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三屹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0-17
节约用水亚克力标识牌 180×80|20块 2 查看价格 东莞市一艺广告装饰有限公司 广东   2020-04-07
节约用水亚克力标识牌 180×80|20块 1 查看价格 联兴文化创意(深圳)有限公司 广东   2020-04-07
小心地滑指示牌、节约用水指示牌 亚克力丝网印刷,180×80×2mm|1个 3 查看价格 广州再洋之舟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22-05-17

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常见问题

  •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是部门规章还是行政法规

    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1988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经批准,1988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号发布《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该《规定...

  • 自来水管理办法

    1、公司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协调配合工作,严禁各自为政,推拉扯皮。不协调配合者,造成损失、影响正常生产,追究分管领导责任。2、全体员工要紧紧团结在公司领导班子周围,服从组织分配,听从组织指...

  • 农村自来水管理办法有谁了解

    你好,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自来水管理,维护用水户和供水单位的合法权益,保障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用水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农村供水单位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实施检查、抢修。   第...

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文献

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格式:pdf

大小:45KB

页数: 4页

评分: 4.3

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 75号 根据 1997.12.25 省政府令第 99 号,2004.8.10 省政府令第 175 号修订 《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已经 1996年 6 月 28日省人民政府第 104次常务会议 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 回良玉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一日 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国务院批准的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等有关法律、 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城市(包括市、建制镇)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 和个人,必须执行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和本办法。 第三条 省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水行政主 管部门指导。 各地、市、

立即下载
银川市特种行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银川市特种行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格式:pdf

大小:45KB

页数: 3页

评分: 4.8

1 银川市特种行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2012年 11月 8日银川市人民政府第 107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2 年 11月 23日银 川市人民政府令第 9号公布 自 2012 年 12月 24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特种行业节约用水管理,规范特种行业用水行为,依据《宁夏回 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银川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特种行业用水是指洗车、洗浴(足浴)、人造雪场、高尔夫球场、 游泳场等行业用水。 在本市市辖区范围内从事前款所列特种行业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特种行业节约用水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市城市 节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特种行业节约用水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水务、交通、规划、体育、工商等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同做好特种行 业节约用水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立即下载

《宜昌市燃气管理办法》是2018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办法。

关于印发《宜昌市燃气管理办法》的通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燃气管理工作,规范燃气经营市场秩序,保障燃气供应,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经营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气的规划和建设、经营和使用、设施保护、器具管理及燃气事故预防和处置等管理活动。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燃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的使用,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燃气事业的发展应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配套建设、安全第一、保障供应、节约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燃气工作的领导,将燃气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工作协调、燃气应急储备等机制。

第六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是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燃气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对各县(市、区)燃气管理工作进行行业指导。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所属的燃气管理机构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委托,具体承担宜昌城区(不含夷陵区,下同)管道燃气和宜昌高新区燃气的日常管理工作。

县(市)及夷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主管部门,其所属燃气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燃气日常管理工作。

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燃气(管道燃气除外)的日常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相关机构具体承担燃气管理职责,建立本区域内燃气安全管理的监督机制,协调解决燃气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接受市燃气主管部门监管。

安监、质监、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工商等部门依照本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各自职责,负责燃气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燃气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燃气安全意识,防止燃气事故发生。

市、县(市、区)及宜昌高新区教育部门应当将燃气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市、县(市、区)及宜昌高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安全和节约使用燃气的公益性宣传。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市、县(市、区)燃气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能源规划,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燃气发展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燃气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城市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新(改、扩)建城市道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政区域燃气发展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预留燃气设施建设用地。配套建设的燃气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预留的燃气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第十条燃气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活动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燃气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燃气主管部门委托的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十一条新(改、扩)建燃气工程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

燃气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不得使用。

施工单位应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因燃气工程施工或燃气设施检修对市政设施、建筑物、绿化等造成损坏的,施工单位应及时修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十三条燃气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燃气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的监督。燃气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文件报当地燃气主管部门备案。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建设单位取得备案证后,应当按照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建设工程档案。第三章经营与服务

第十四条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燃气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从事燃气相关活动。

燃气经营企业必须领取燃气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宜昌城区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和宜昌高新区燃气经营企业的燃气经营许可证由市燃气主管部门核发;宜昌城区燃气(管道燃气除外)经营企业、各县市和夷陵区的燃气经营企业由所在县(市、区)燃气主管部门核发。

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需要延期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满30日前向许可决定机关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设立燃气供应站(包括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燃气车船加气站等),应当符合燃气供气场站设置相关技术规定。

瓶装燃气供应站应由燃气经营企业设立,应当合理布局,方便用户。

第十六条管道燃气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取得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应当与燃气主管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燃气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并落实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用户服务制度,健全、落实安全宣传教育和检查制度,指导用户安全用气;

(二)与燃气用户签订供气用气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建立健全用户档案;

(三)供应的燃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其组分、热值、压力等指标;

(四)不得向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用户供气;

(五)在经营服务场所公布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办事程序等事项;

(六)不得限定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燃气器具和相关产品,不得限定用户委托其指定单位承装燃气器具;

(七)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十八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燃气设施和安全生产条件定期进行安全评价。

第十九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立并公布24小时用户服务电话,为用户缴纳、查询燃气收费和其他服务提供便利。

(二)公布管道燃气报装、改装条件,不得拒绝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的报装、改装申请,不得拒绝向经验收合格的管道燃气设施供气。

(三)因施工、检修等原因需对用户进行降压或者暂停供气的,提前48小时公告或者书面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用户,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恢复正常供气;因突发事故降压或者暂停供气的,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通知用户并报告市燃气管理机构。

(四)落实燃气管网、设施巡查管理制度,对其供气范围内的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承担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等管理责任。

(五)每年至少为用户免费提供1次入户安全检查,发放燃气安全手册,指导和帮助用户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瓶装气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只给自有气瓶和用户托管的气瓶充装燃气,不得给非法制造、报废、检验不合格、超期未检、非自有的气瓶充装燃气。

(二)建立钢瓶管理台账制度,对自有钢瓶喷涂权属单位标记,对进出站钢瓶实行登记管理。

(三)不得向无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

(四)不得用槽车直接向钢瓶灌装燃气或用钢瓶相互倒灌燃气,不得销售不合格或者超过检验周期钢瓶充装的燃气。

(五)按照技术标准充装燃气,充装前对钢瓶称重并按规定抽取残液;充装完毕后,逐瓶检漏检重,检查合格的,粘贴合格标识。

(六)不得冒用其他企业名称和标识从事燃气经营、服务活动。

第二十一条汽车加气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汽车加气前,主动提示驾驶员将加气车辆熄火,乘客离车到安全区域等候;

(二)不得向无压力容器使用证或者与使用证登记信息不一致的汽车储气瓶加气;

(三)不得在有燃气泄漏、燃气压力异常、附近发生火灾、雷击天气等不安全情况下进行加气或者卸气作业;

(四)落实燃气设施巡查管理制度,定期检验燃气泄漏报警系统。

第二十二条运输燃气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规定,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船舶,并取得危险物品运输许可;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按要求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第四章设施保护和器具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市、县(市、区)燃气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划定燃气设施保护范围,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建造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二)进行爆破、钻探、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

(三)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

(四)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五)移动、覆盖、拆除、损坏燃气设施及其安全警示标志;

(六)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住建、城管、交运、水利水电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管辖区域内燃气设施进行监管。

第二十五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巡查、检测和维护,确保燃气设施安全运行。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不得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可能危及燃气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经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立即告知燃气经营企业或者向燃气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与燃气经营企业共同制订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一)铺设管道;

(二)进行打桩、顶进、挖掘等专业活动;

(三)其他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在本市生产、销售的燃气器具应当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

第二十九条燃气器具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应当依法设立或者委托设立售后服务站点,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人员,负责售后安装维修服务。

第三十条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条件,并依法取得燃气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其从业人员应当经岗位培训,按国家规定取得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岗位证书持证上岗。第五章使用

第三十一条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和由燃气经营企业统一管理的气瓶,按照约定期限支付燃气费用,为燃气经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抄表提供便利。

第三十二条燃气用户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用气规定,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

(二)盗用燃气;

(三)擅自用钢瓶倒灌或转供燃气;

(四)擅自改装、拆除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

(六)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七)擅自操作燃气管道上的公共阀门;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经营服务质量等事项向燃气经营企业、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进行查询、投诉,相关企业应予以答复或处理。

第三十四条管道燃气用户需要拆除、改装由用户管理的燃气设施的,应当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实施。第六章安全监管

第三十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住建、发改、国土资源、规划、城管、质监、安监、工商、消防、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参加的燃气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燃气的重大问题,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十六条各级燃气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燃气安全、燃气工程建设、燃气供应、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燃气设施保护等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燃气企业经营服务行为。

第三十七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立视频监控装置,监控区域应当覆盖场站出入口、槽罐车停放及装卸区域、储配罐及周边区域、充装作业区域、瓶库等。

视频监控装置由燃气经营企业负责运行维护,并提供与相关管理部门监控系统的接口。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要建立燃气管网信息系统,在燃气场站、箱、阀等设施附近设置耐久明显的警示标识,敷设有地下燃气管网、设施的道路和地表应按规范设置地面标识。

第三十八条各级燃气主管部门应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区燃气主管部门制定的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报市燃气主管部门备案。

燃气经营企业负责制定本企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和必要应急装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三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安全事故或者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向负责供气的燃气经营企业或者燃气主管部门报告。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燃气设施,是指人工煤气生产厂、燃气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加气站、灌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市政燃气管网等的总称,包括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以及户内燃气设施等。

(二)燃气燃烧器具,是指以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商业用户所使用的燃气灶、热水器、沸水器、采暖器、空调器等。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抄送:市委各部门,宜昌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监察委,市法院,市检察院。

中央、省属在宜单位。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14日印发 2100433B

第十八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包括技术改造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已建成的建设项目应当逐步建设和改造节约用水设施。

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和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居民住宅区,应当配套建设中水利用系统。中水利用系统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节约用水设施和中水利用系统应当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施工中确需临时用水的,施工单位应当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向供水企业办理用水手续。施工单位应当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提高循环用水率,防止用水浪费。

第二十条 工业用水单位应当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冷却、洗涤等用水应当进行循环、回收使用,不得直接排放。

以水为原料生产饮料、纯净水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当采用节水型生产工艺和技术,其原料水的利用率不得低于有关标准,生产后的尾水应当回收利用,不得直接排放。

第二十一条 鼓励绿化用水使用雨水、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再生水及河水,逐步减少使用自来水。

城镇地区的绿地、树木、花卉应当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并严格执行园林绿化灌溉制度,提高绿化用水效率。

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有条件使用雨水或再生水的,不得使用自来水。

第二十二条 从事车辆清洗经营业务的单位以及单位内部的车辆清洗点,应当安装、使用节水洗车设施、设备,或采用其他先进的节水、环保清洗技术。月用水量超过500立方米的车辆清洗站点,必须安装、使用循环用水设施。

禁止使用居民供水设施从事经营性车辆冲洗业务。

第二十三条 经营洗浴、游泳等耗水量大的单位用户,应当安装、使用节约用水设施或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节水工艺,提高水的利用率。

第二十四条 供水企业应当加强生产自用水的回收利用和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供水企业管网供水漏失率、供水产销差率以及水厂生产自用水比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超过标准部分的用水不得计入水价成本。

第二十五条 物业管理单位、房屋产权单位和用水户应当加强对内部供用水设备、设施(含屋顶水箱,下同)、器具的维护管理,采取防漏防渗措施,降低漏损率。发现供水设备、设施、器具漏水的,应当及时处理。

消防、环境卫生等市政设施的产权人或管理单位应当加强设施管理,防止水的泄漏、流失或被取作他用。

第二十六条 居民用户应当节约用水,使用节水型器具,不得将生活用水用于生产、经营。

第二十七条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省、市明令淘汰的技术落后、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名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要求用户购买指定的节水型设备、器具。

鼓励居民用户和单位用户采用或使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器具。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1994年6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68号令发布)

宜昌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