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油藏驱动类型 | 外文名 | Reservoir drive type |
---|---|---|---|
分类依据 | 油藏驱动力 | 领 域 | 油气开发 |
当油藏存在气顶,气顶中的压缩气为驱油的主要能量时为气压驱。若油藏进行人工注气也可形成气压驱动。压驱动与气顶中的气体压头的优势作用有关。气压驱动在气顶边缘的运动中表现出来。气压驱动的主要条件是开
发区上的油层压力下降,而这种油层压力下降现象,传到气顶就引起了气顶的膨胀。
气顶驱油藏的有效开发,有赖于气顶区的膨胀体积与含油区因开发的收缩体积之间保持平衡。
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引起气顶气沿高渗透带形成气窜,而绕过低渗透带的原油,并在油气接触面
的油井形成气锥。(2)尽量避免由于气顶区的压触面的油井形成气锥。(3) 尽量避免由于气顶区的压力下降和气顶的收缩,致使原油侵入收缩部分的气顶区,形成难以再采出的原油饱和度。
在没有外部能量补充情况下(如既无气顶,又无边水和底水),油藏开发是一个不断消耗自身能量的过程。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原来溶解在石油中的天然气会逐渐分离出来,形成气液两相流动。这种依靠膨胀驱动力将原油驱替到井底的开采方法称为溶解气驱。解气驱动能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油层中原油溶解气体的数量。
条件:(1)气泡膨胀驱油向井底,气泡膨胀驱动能量为主要驱动能;(2)油藏应无边水,无气顶或有边底水而不活跃;(3)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
开采特点:(1)地层压力随时间增长而较快下降;(2)油井产量也随时间增长一较快速度减少;(3)气油比开始上升很快,达到峰值后有很快下降。
油藏的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五类: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实际上,油藏的开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驱动能量,也就是同时存在着几种驱动方式。
油藏开采后由于压力下降,周围水体(边水、底水、或人工注水)对油藏能量进行补给,这就是水压驱动。当油藏的边部或底部与较广阔的天然水域相连通时,油藏投入开采之后,含油部分产生的地层压降,会连续的向外传递到天然水域,引起天然水域内的地层水和储层岩石的累加式弹性膨胀作用,同时造成对含油部分的水侵作用。天然水域越大,渗透率越高,水驱作用越强依照能量补给而使油藏压力的保持情况不同,水压驱动又分为刚性水压驱动和弹性水压驱动两种。
刚性水驱:天然水域的储层与地面具有稳定供水的露头相连通,可形成达到供采平衡和地层压力略降的理想水驱条件,此时地层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此种情况称刚性水驱
弹性水驱:当边水、底水或注入水较小时,不能保持地层压力不变,则称弹性水驱。
弹性驱动是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驱油的一种驱动方式。驱油动力是油藏本身的弹性膨胀力,该类驱动的油藏常常是断层封闭或岩性封闭油藏。
发生条件:(1)油藏无原生气顶;(2)油藏无边水或底水、注入水;(3)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始终高于饱和压力。
开采特征:(1)地层压力随时间增长而下降;(2)产油量量随时间增长而减少;(3)生产气油比为一常数。
对于一个无原始气顶和边底水的饱和或未饱和油藏,当其油藏储层的向上倾斜度比较大时,就能存在并形成重力驱的机理 靠原油的自身重力将油驱向井底时为重力驱油。
条件:重力驱油藏一般具备倾角大、厚度大及渗透性好等条件。
概述了胜利油田现河采油二矿地面驱动单螺杆泵在深层断块稠油油藏中的应用情况。
提供了水驱开发油藏电潜泵采油的两种典型开采动态曲线 ,即产油百分数与累计产油量关系曲线和产油量与累计产油关系曲线 ,并加以说明。另外还给出了 7个油田的开采动态曲线 ,这 7个油田曾应用电潜泵采油增加产油量和最终原油开采量 ,提高了经济效益。
A盘 类型:5.2英寸软盘卷标:5.2软盘 图标:失传3.5英寸软盘卷标:3.5软盘 图标:见第一行图标
B盘 类型:3.5英寸软盘卷标:3.5软盘 图标:见第一行图标
C盘-Z盘类型:如果有5个硬盘的话,分别是CDEFG,光驱就是H,可移动磁盘就是I-Z了。
相关专业术语:
1. | address driver 地址驱动器 |
2. | driver, quad power 四重功率驱动器 |
3. | driver, address 地址驱动器 |
4. | driver 驱动器 |
5. | quad power driver 四重功率驱动器 |
6. | correction driver 校正驱动器 |
7. | Windows Driver Library 视窗驱动器程序库 |
8. | Virtual Extended Driver 虚拟延伸驱动器 |
9. | Virtual Communications Driver 虚拟通讯驱动器 |
10. | Serial Input/Output (driver) 串行输入/输出(驱动器) |
11. | Packet Driver Specification 信息包驱动器规格 |
12. | Open Architecture Driver 开放结构驱动器 |
13. | Network Device/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网络器件/驱动器接口规格 | |
14. | Multi-Link Interface Driver 多链路接口驱动器 |
15. | MOS Gate Driver MOS门控驱动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门控驱动器 |
16. | File System Driver 文件系统驱动器 |
《不同类型油藏复杂结构井产能评价技术》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国石油学会(API)1967年将312个油藏按天然驱动方式分为如下五类:
①无辅助驱动的溶解气驱油藏;
②有辅助驱动的溶解气驱油藏;
③气顶驱油气藏;
④水驱油气藏;
⑤重力驱油藏。
美国石油学会的这一分类,突出了原始驱动能量这一制约油气藏开发的重要因素,所分类型简明扼要,有较强的实用性。不足之处在于:完全未涉及储集层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