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浆肉质灌木。茎肉质,直立,株高30-60厘米,小枝白色。对生叶,叶片倒卵形,边缘呈波状,叶面密被银灰色粉,叶长8-12厘米,宽6厘米左右。聚伞状圆锥花序,高可达40厘左右,单花管状,下垂,长2.5厘米,橙黄色,顶端红色。自然花期春末、夏初。
原产南非开普省海拔较高的山区。中国引种,各地均有盆栽。性喜夏季干燥、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条件,主要在较冷凉的季节生长。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适宜通风透光的环境和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不耐高温、高湿。喜光,也稍耐阴。
扦插:扦插为主要繁殖方法。于深秋或早春剪下小枝,插入沙土盆中,并经常保持盆土稍湿润。扦插后正常管理极易生根。
播种:也可以采用播种繁殖。一般在春季4-5月播种。播前先对种子进行消毒,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晾干,直接播入沙床或盆内,并覆盖薄膜,保温、保湿。播后放背阴处,待出苗后再逐渐移至通风透光处, 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乔木,高10-25米;树皮暗灰色或暗褐色,具浅皱纵裂;嫩枝被锈色绒毛。叶长15-30厘米,二次羽状深裂,裂片7-15对,上面无毛或具稀疏丝状绢毛,下面被褐色绒毛和银灰色绢状毛,边缘背卷;叶柄被绒毛。总...
⑴形态优美,雄性不飞絮,净化美化环境,适宜城乡绿化。⑵速生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0~1.84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1.5cm。⑶耐寒,在齐齐哈尔经历了-39.5℃低温,未发生冻害,生长良好。⑷抗...
地下茎白色念珠状;地上茎簇生、光滑。叶丛生,线状披针形,长30cm,宽约1cm,有黄白色边缘。圆锥花序具长梗,约50cm,有分枝;小穗具两花,上面花两性或雌性,下面为雄花;花期6-7月。原产欧洲。习性...
栽植:春季萌芽前栽植。盆栽宜采用腐叶土、园土和粗沙混合的培养土,也可用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后放背阴处,浇水,待长出新根后移至阳光充足、通风处培养。
光照与温度:春秋生长季节要注意通风透光。夏季气温高,应搭棚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冬季寒冷的地区,应移进温室或室内,保持温度1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浇水与施肥:春、秋生长季节要定期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偏干状态,不可叶面喷水,也不能积水或长期过湿,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要节制浇水,特别是盛夏高温时期最好不要浇水,保持盆土适当于燥,以免高温多湿引起根部腐烂。
整形修剪:为保持良好的树形和较好的观赏效果,要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疏除过长枝、过密枝、病虫枝,并且要及时对老植株进行更新。
银波锦的叶片硕大,叶形杯状,叶色洁白,奇特而又美丽。 花序长,花色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室内盆栽观赏多置于室内、客厅,为优良的室内盆栽多浆植物。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2100433B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
该属共有9个种(如:熊童子Cotyledon tomentosa、银波锦Cotyledon undulata、达摩福娘Cotyledonpendens、轮回Cotyledonorbiculata等 )和多个栽培种,原产非洲东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南部。
轮回(cotyledon orbiculata)是景天科银波锦属的多肉植物。
轮回是景天科银波锦属多肉植物。 2100433B
银波锦属多肉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怕水湿和强光直射。生长期保持盆土稍湿润即可,冬季保持盆土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