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相关,又称大气遥相关或遥联,可简要地定义为相隔一定距离的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虽然早在17世纪中期人们就开始了对远距离气候异常之间联系的研究,但"遥相关"这个词,首先是瑞典气象学家Anders Angstrom 于1935年在其有关北大西洋地区气候研究的一篇论文中使用的。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沃克在世界天气研究中,就已经发现了这种现象,并由此推出了三大涛动,只是当时没有使用这个名词。
中文名称 | 遥相关 | 首次提出于 | 1935年 |
---|---|---|---|
定 义 | 相隔一定距离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 | 又 称 | 大气遥相关或遥联 |
气候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遥相关现象,这些大气环流变化和异常在空间上可以相距遥远,在时间上可以同时或有先后。一般认为遥相关是由准定常行星波在球面大气中的传播及平均气流上的正压不稳定造成的。譬如从热带太平洋传播到大西洋需要一个月左右,这正是短期气候变化的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规律,所以吸引着气象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当然,这些遥相关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遥相关机制:直接激发沿球面向高纬度传播的行星波[球面罗斯贝波],在这一方面,较多的研究集中在ENSO时遥相关及我国降水的遥相关。大气遥相关型对气候异常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过去的多年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用高度场资料确定了在北半球冬季500hPa气压场存在5种遥相关型分别为太平洋北美型(PNA)、太平洋西部型(WP)、大西洋西部型(WA)、大西洋东部型(EA)以及欧亚型(UA)。
南方涛动是地面气压年际变化的东西方向的跷跷板形势,即当东南太平洋及南美地区出现气压正距平时,印度洋地区将出现气压负距平,反之亦然。地面气压场除了东西向的跷跷板现象,还存在南北向的跷跷板现象,如格陵兰和北大西洋地区的气压变化。
北半球冬季遥相关型
1)太平洋-北美遥相关(PNA):表明中东太平洋与北美大陆500hpa环流形势不变化的遥相关型,与阿留申地区和美国东部500hPa之间的反相关。正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对应着北美大陆西岸为强高压脊控制,北太平洋和北美东部是高空槽控制;负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对应的形势不同,整个北美大陆为高空大槽控制,而北太平洋高压脊明显存在。
2)西大西洋遥相关(WA):北大西洋与热带大西洋和西欧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50°w~60°W)。正西大西洋遥相关型在500hPa上表现为弱的北美东岸大槽和弱的西大西洋急流;负西大西洋遥相关型相对应强烈发展的北美东岸大槽和强西大西洋急流。
3)东大西洋遥相关(EA):副热带东大西洋、北大西洋及欧洲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型。一般北大西洋有异常高的500hPa高度,而副热带东大西洋和东欧地区500hPa高度较低,则出现正东大西洋遥相关型;反之亦然。
4)西太平洋遥相关(WP):与地面气压的北太平洋涛动相对的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型(150°E~160°E)。在500hPa环流形势是哪个若阿留申地区为弱低压槽,而日本上空的高空急流也比较弱,则对应正西太平洋遥相关型、;反之为负西太平洋遥相关型。
5)欧亚-太平洋遥相关(EUP):西伯利亚与欧洲、日本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型,其纬向特征明显。在500hPa环流形势上,正欧亚-太平洋遥相关对应着30°E附近有较强的高空槽,西伯利亚反气旋比较强;负欧亚-太平洋遥相关对应着60°E附近有较强的高空槽,西伯利亚反气旋比正常偏弱。
北半球夏季遥相关型
1)日本-太平洋遥相关型(P-J型)或东亚-太平洋相关型(EAP型):Huang等(1987)揭示出菲律宾附近的对流活动激发的东亚-太平洋相关型(EAP型)遥相关。Nitta(1987)通过定义一个云量指数,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求相关,发现存在起始于菲律宾移动洋面到达北美的遥相关波列,称为日本-太平洋遥相关型(P-J型)。
2)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oscillantion,APO):夏季对流层扰动温度在亚洲与太平洋中纬度之间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当亚洲大陆中纬度对流层偏冷是,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偏暖,反之亦然;这种遥相关也出现在平流层中,只是其相位与对流层相反。
3)全球遥相关(CGT):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环流异常可以导致亚洲副热带急流区环流异常,并和印度夏季风相互作用,形成从巴基斯坦经东亚和别太平洋到达北美的遥相关波列。
4)东京-芝加哥"快车"和上海-堪萨斯"快车":研究指出,夏季东亚-北美遥相关型似的东亚降水与北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且欧亚和北美夏季气候异常受到北太平洋的调节 。
观测事实表明,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和异常存在相关性,一个区域的环流异常可以引起距离遥远的另一个区域的环流异常,这种遥远距离的大气环流变化与异常间的相关联称为遥相关。遥相关最早由1879年Hiedbrandon提出。
遥相关一般分为三种情形:
1固定空间的时间遥相关,如韵律关系
2固定时间的空间遥相关,如遥相关型
3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时空遥相关,如海气时空遥相关。
相关函数法计算相关距离的分析探讨
观测事实表明,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和异常存在相关性,一个区域的环流异常可以引起距离遥远的另一个区域的环流异常,这种遥远距离的大气环流变化与异常间的相关联称为大气遥相关。遥相关最早由1879年Hiedbrandon提出。由热带热源强迫的大气运动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哈得来型的环流。这也包括沃克环流;另一种是遥相关场 。
大气遥相关一般分为三种情形:
1固定空间的时间遥相关,如韵律关系
2固定时间的空间遥相关,如遥相关型
3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时空遥相关,如海气时空遥相关。
折叠
南方涛动是地面气压年际变化的东西方向的跷跷板形势,即当东南太平洋及南美地区出现气压正距平时,印度洋地区将出现气压负距平,反之亦然。地面气压场除了东西向的跷跷板现象,还存在南北向的跷跷板现象,如格陵兰和北大西洋地区的气压变化。
北半球冬季遥相关型
1)太平洋-北美遥相关(PNA):表明中东太平洋与北美大陆500hpa环流形势不变化的遥相关型,与阿留申地区和美国东部500hPa之间的反相关。正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对应着北美大陆西岸为强高压脊控制,北太平洋和北美东部是高空槽控制;负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对应的形势不同,整个北美大陆为高空大槽控制,而北太平洋高压脊明显存在。
2)西大西洋遥相关(WA):北大西洋与热带大西洋和西欧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50°w~60°W)。正西大西洋遥相关型在500hPa上表现为弱的北美东岸大槽和弱的西大西洋急流;负西大西洋遥相关型相对应强烈发展的北美东岸大槽和强西大西洋急流。
3)东大西洋遥相关(EA):副热带东大西洋、北大西洋及欧洲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型。一般北大西洋有异常高的500hPa高度,而副热带东大西洋和东欧地区500hPa高度较低,则出现正东大西洋遥相关型;反之亦然。
4)西太平洋遥相关(WP):与地面气压的北太平洋涛动相对的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型(150°E~160°E)。在500hPa环流形势是哪个若阿留申地区为弱低压槽,而日本上空的高空急流也比较弱,则对应正西太平洋遥相关型、;反之为负西太平洋遥相关型。
5)欧亚-太平洋遥相关(EUP):西伯利亚与欧洲、日本500hPa位势高度变化的遥相关型,其纬向特征明显。在500hPa环流形势上,正欧亚-太平洋遥相关对应着30°E附近有较强的高空槽,西伯利亚反气旋比较强;负欧亚-太平洋遥相关对应着60°E附近有较强的高空槽,西伯利亚反气旋比正常偏弱。
北半球夏季遥相关型
1)日本-太平洋遥相关型(P-J型)或东亚-太平洋相关型(EAP型):Huang等(1987)揭示出菲律宾附近的对流活动激发的东亚-太平洋相关型(EAP型)遥相关。Nitta(1987)通过定义一个云量指数,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求相关,发现存在起始于菲律宾移动洋面到达北美的遥相关波列,称为日本-太平洋遥相关型(P-J型)。
2)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oscillantion,APO):夏季对流层扰动温度在亚洲与太平洋中纬度之间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当亚洲大陆中纬度对流层偏冷是,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偏暖,反之亦然;这种遥相关也出现在平流层中,只是其相位与对流层相反。
3)全球遥相关(CGT):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的环流异常可以导致亚洲副热带急流区环流异常,并和印度夏季风相互作用,形成从巴基斯坦经东亚和别太平洋到达北美的遥相关波列。
4)东京-芝加哥"快车"和上海-堪萨斯"快车":研究指出,夏季东亚-北美遥相关型似的东亚降水与北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且欧亚和北美夏季气候异常受到北太平洋的调节 。
气候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大气遥相关现象,这些大气环流变化和异常在空间上可以相距遥远,在时间上可以同时或有先后。一般认为大气遥相关是由准定常行星波在球面大气中的传播及平均气流上的正压不稳定造成的。譬如从热带太平洋传播到大西洋需要一个月左右,这正是短期气候变化的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规律,所以吸引着气象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当然,这些遥相关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大气遥相关机制:直接激发沿球面向高纬度传播的行星波[球面罗斯贝波],在这一方面,较多的研究集中在ENSO时遥相关及我国降水的遥相关。大气遥相关型对气候异常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过去的多年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用高度场资料确定了在北半球冬季500hPa气压场存在5种遥相关型分别为太平洋北美型(PNA)、太平洋西部型(WP)、大西洋西部型(WA)、大西洋东部型(EA)以及欧亚型(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