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时烟气卷吸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烟气流。
按照火焰及烟的流动情形分为:
1、轴对称型烟羽流:上升过程不与四周墙壁或障碍物接触,并且不受气流干扰的烟羽流;
2、阳台溢出型烟羽流:从着火房间的门(窗)梁处溢出,并沿着火房间外的阳台或水平突出物流动,至阳台或水平突出物的边缘向上溢出至相邻高大空间的烟羽流;
3、窗口型烟羽流:从发生通风受限火灾的房间或隔间的门、窗等开口处溢出至相邻高大空间的烟羽流。
1 轴对称型烟羽流
当Z>Z1时,Mρ=0.071Qc1/3Z5/3 0.0018Qc
当Z≤Z1时,Mρ=0.032Qc5/3Z
Z1=0.166Qc2/5
式中:Qc——热释放速率的对流部分,一般取值为0.7倍的热释放速率(KW);
Z——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
Z1——火焰极限高度(m);
Mρ——烟羽流质量流量(Kg/s)。
2 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Mρ=0.36(QW2)1/3(Zb 0.25H1)
W=ω b
式中:H1——燃料面至阳台的高度(m);
Zb——从阳台下缘至烟层底部的高度(m);
W——烟羽流扩散宽度(m);
ω——火源区域的开口宽度(m);
b——从开口至阳台边沿的距离(m),b≠0。
3 窗口型烟羽流
Mρ=0.68(AwHw1/2)1/3(Zw αw)5/3 1.59AwHw1/2
αw=2.4Aw2/5Hw1/5-2.1Hw
式中:Aw——窗口开口的面积(m2);
Hw——窗口开口的高度(m);
Zw——窗口开口的顶部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
αw——窗口型烟羽流修正系数(m)。2100433B
深基坑 基坑工程简介: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 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 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 基坑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 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 险情,需要及时抢救。 2)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软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 有差异。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 本地情况进行,外地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搬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 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构)筑物和地 下管线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
图形的定义 :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他既不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更不是单 一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装饰, 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下的多某一个或多个视 觉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的刻画和表达形式。 它是有别于词语、 文字、语言的视觉 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 图形的特征 :图形设计范围极为广泛,它覆盖着艺术造型、涉及思维、语言符 号、心理研究、大众传播、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 图形设计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大致有几个方面: 独特性 文化性 单纯性 认同性 象征性 传达性 图形的历史与发展 :图形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息息相关。 早在原始社会, 人类就开始以图画为手段,记录自己的理想、活动、成就,表达自己的情感,进 行沟通和交流。 当时绘画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 而是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被 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在人类社会的语言期与文字期中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简称烟羽型,由于气象条件和地形的差异,点状排放源的烟流所呈现的形态。
烟羽型是指由于扩散条件的差异,扩散烟羽呈现几种基本形态。
从工厂烟囱中连续排出外形呈羽状的烟体,也称烟流。它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依次排放的烟团组成,每个烟团排出后即沿风向运动。排烟量通常用排放率(g/s或kg/h)表示;排放的污染物在下风向的分布,一般用排放期间的平均浓度表示(mg/m3)。烟羽在垂直于烟轴方向上的尺度,通常用浓度分布标准差表示。烟羽形状与大气稳定度即大气的湍流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大气稳定度产生不同的烟羽形状,从而导致不同的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