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菇栽培是通过对野生杨树菇遗传特征和生活史的深入研究,把野生杨树菇驯化育成可进行人工规模栽培生产的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杨树菇栽培时,应重点控制好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线以及酸碱度等关键要素。在我国,袋栽杨树菇是目前最普遍的栽培方式。
中文名称 | 杨树菇栽培 | 培养基 | 甘蔗渣 |
---|---|---|---|
生活史 | 菌丝体 | 生物学特性 | 连生或丛生 |
你好,1、扦插是种植黄杨的主要方法。时间应在春季的3月或秋季的8月。 2、为了促进插穗生根,插于砂质土壤中,深度为3厘米左右,插后用细孔喷壶喷透水。 3、黄杨幼苗生长缓慢,一般待其长到3—4厘米时,可...
你好 (1)整条沙储 入冬结冻之前,在苗圃地(有条件的最好在背风背阴处)挖成宽1.5—2m,长度依条材高度而定,深0.8m规格坑进行冬储底层铺10cm湿沙(手攥成团一触即散)...
杨树喜光。要求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因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比其他阔叶树均高。杨树小,蒴果成熟即开裂,因此采种用剪采果穗法或从地面收集。极易丧失发芽力,宜随采随播。在含腐植质...
[目的]用杨树木屑和杨树皮屑替代硬杂木屑作为主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配方对菌袋成活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屑完全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慢,香菇产量低;用50%杨树皮屑和50%硬杂木屑的混合料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快,香菇产量接近硬杂木屑的常规配方。[结论]利用杨树皮作为部分主料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
江苏省苏州市自古以来盛产杨梅,宋代即有"杨梅出光福铜坑者为第一"之说,目前全市栽培面积达990 hm2。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管理,存在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树体高大,不方便采摘,产量不稳,大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柳环菌。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杨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口感极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杨树菇子实体多糖的含量为6.63%,远高于香菇和灵芝。多糖具有增进机体免疫功能和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因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杨树菇既是新一代高档的珍稀食用菌,也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药用菌。
1、栽培季节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应选择在气温20-25℃的春秋季节栽培为宜。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春栽可在3-4月接种,秋栽可在8月接种。
配方一:杂木屑76%、鼓皮20%、石膏粉1%,蔗糖1%、尿素1%、过磷酸钙0.5%、钙镁磷肥0.5%。
配方二:玉米芯50%、熬皮21%、木屑27%、白糖1%、尿素0.5%、过磷酸钙0.5%。
配方三:甘蔗渣70%、鼓皮10%、米糠18%、石膏粉1%、尿素0.5%、过磷酸钙0.5%。
3个配方培养基含水量均在65%,pH值6左右。
2、制袋
培养料拌匀后,用17厘米x32厘米x0.05厘米的聚丙烯袋装料至袋高16-20厘米,适当压紧,袋口往下折倒封口。常压灭菌在100摄氏度维持10小时,并焖8小时左右。灭菌后冷却到30℃以下,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
3、发菌
接种后将菌袋移入消毒的培养室发菌,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 ,提供适当的散射光,并通风换气,经30-40天的培养,菌丝可长满袋。
4、催蕾
菌丝满袋后经10天后熟,即可移到出菇室催蕾。先将菌袋直立排放于架上,再松开袋口在袋口上盖上旧报纸,向地面、空间及报纸上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温度15-20摄氏度,早晚各通风30分钟,经7大左右培养可现蕾。
5、出菇
现蕾后要及时打开袋口,空气相对湿度增至90%-95%,加强通风和提供适当散射光,以促进子实体生长。若菇丛中菇蕾长得太密又参差不齐,应尽早疏去部分小菇蕾。约经10天子实体即可长大,待菌盖长到半球形,菌幕未破或将近开伞时采收为好。采收时应在菌柄基部整丛拔起,然后分级包装、销售,可晒干或烘干处理。
头潮菇采收后应及时除掉料面残留的死菇、菇根,并搔菌1次,盖上报纸继续催蕾,重复以上出菇操作,约25天可采收第二潮菇。一般采收二潮菇后将菌袋移至室外荫棚覆土出菇,即在宽1米,深0.2米,长7米的畦上,将菌袋脱袋后直立横排于畦床上,袋与袭间不留空隙,排与排间距离5--10厘米并用土填满,料面覆土厚1厘米左右,向土壤喷水,保持土层湿润,适当通风。覆土15天左右,子实体即大量发生,再采收二潮菇。
农产品:有机蔬菜轮作技术
滑子菇又名珍珠菇、滑菇、光帽鳞伞,日本叫纳美菇。属于珍稀品种,原产于日本。一种冬、春季发生的菌盖粘滑的木腐菌,为主要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属球盖菇科鳞伞属。又名光帽鳞伞,光帽黄伞。每100g干菇含粗蛋白质21.8g,脂肪4.25g,碳水化合物64.8g,纤维素7.35g。子实体含丰富的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自然界多生长于壳斗科等阔叶树的倒木或树桩上,松木或未完全死亡的阔叶树杆上也能生长。
一、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锯末50千克、麦麸和米糠7.5~10千克、玉米面1.5千克、石膏0.5千克、石灰0.25千克。
配方二:锯末30千克、粉碎的玉米糊15千克、麦麸2.5千克、米糠2.5千克、玉米面2千克、石膏0.5千克、石灰0.25千克。
二、栽培期的确定与品种选择
滑子菇属于低温型菌类,生长周期较长,一般春季播种秋季出菇。由于滑子菇属半熟料栽培,须利用低温发菌来抵制或减少杂菌生长,所以栽培期一定要早。我地在1月初播种,最晚不能晚于4月10日。应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适宜品种。
三、生产用具
1、菇房 栽培滑子菇的菇房必须选择干净,无杂物、无污染,防雨,门窗较多,便于通风换气,有利于调节温湿度的房间。也可以利用简易棚和地沟或大棚做菇房,上面要遮阴、不漏雨,地面垫河沙3.3厘米左右厚,室内培养架可用木杆分层搭设,一般架高1.7米,摆放6层,层距0.3米,底层距地面0.2米,每15米2的房间可以摆放250盘,用料625千克。
2、蒸锅 用铁板卷成或用砖垒成直径1.2米、高1.2米左右的蒸筒,锅台与蒸筒处要严密不漏气,铁皮卷成的筒外面要有3厘米以上的保温层,可用纸围成或用灰抹好,也可用草绳缠好,再用麻刀灰抹光,锅内也放1层保温层,距离水面20厘米。
3、托盘 也叫菇帘,用来盛装培养料,取9根0.6米长的玉米秸秆,用木条穿成0.35米宽的帘子。
4、菌块模具 用1厘米厚的木板钉成长60厘米、宽35厘米、厚6厘米的活动模块。
四、培养基配比与消毒方法
1、拌料 选以上两个配方中的一种称好拌匀,加入清水,调节含水量至60%~65%,堆闷半小时备用。
2、蒸料 待蒸锅内水开上气后,上铺1层麻袋,上面再铺1层干料,装上锅后等大气上来,然后揭开盖看哪里上气,就往哪里撒料,料要撒得松、撒得匀,不得拍压,待装至离蒸锅筒上口10厘米时停止,盖严锅盖待上大气后,测上层料温达100℃时保持2小时停火,待表层料温降到70℃左右时开始出锅。
3、上盘包料 料蒸好后要趁热包装,塑料布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抖掉水珠后顺模具铺好,将热料放入模具中稍压平,并将塑料布包好,取下模框,放入接种室摆放冷却,等待接种。
五、接种与养菌
1、接种 在接种室内,按每立方米用10毫升甲醛、8克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后,将冷却至30℃以下的料包打开接种。菌种选用洁白、健壮、无污染的适龄菌种。菌种瓶、接种工具和手必须用3%来苏尔或0.1%高锰酸钾洗净消毒,以免染上杂菌。将掰成杏核大小的菌种混播在1厘米厚的料面上,也可先在料面上分散扎9个1厘米大小的孔,再撒菌种并稍压平,每盘需要500克(1罐头瓶)菌种1瓶,然后包好包严,防止开包。
2、养菌 将包好的盘放在架子上养菌,如果春季气温低,可多堆上几层发菌,但是必须每7天倒1次垛,到了4月中旬就应上架。
六、发菌及越伏管理
滑子菇发菌期要十分注意菇房空气清新,室内要保持干燥,切忌闷热潮湿,室温不能超过30℃,窗前搭棚遮光,防止阳光直射,地面过湿空气发酸时更应加强通风,并撒生石灰吸潮,防止杂菌滋生。三伏天菇房长时间高温无法降低时,可以向地面、四壁和屋顶喷冷水降温。发菌期间每30天应将培养架上下、南北不同方位的菇盘交换一下位置,促使发菌整齐,如果发现料盘底部有水渗出,应轻轻打开一角,控出多余的水分。
七、出菇期管理
1、开膜划菌 对极早生种,在7月末8月初气温降至20℃时,应立即清理菇房的菌块,将污染的淘汰,并清除室内杂物,用来苏尔或石灰水消毒,喷洒敌敌畏800倍液或氰戊菊酯1500倍液灭虫,地面可用河沙垫好,洒上净水,调节室内湿度至80%以上,过1~2天可揭开薄膜进行划菌。方法是在菇料上用消过毒的刀或锯条每隔3厘米由一头向另一头划1刀(深1厘米左右),以利通气和长菇。
2、催菇 划菌2~3天内给地面多洒水,保持空气湿润清新,促使菇蕾出现,催菇期约半个月。水要少喷勤喷,菇房地面、四壁和顶棚都应喷到,早晚要多喷冷水,使菌盘含水量达70%以上,以手按料块发软有水渗出为宜。
3、分化期管理 当菇蕾像米粒般出现时,应该减少或者不向菌盘上喷水(防止盘上积水引起死菇),给其他部位喷水,以保证空气湿度,此时空气湿度一定要保持在85%~95%。随着菇的生长,需氧量增加,要注意更换新鲜空气,但是只能开背风窗,不能吹过堂风,以免吹干菇体和导致小菇过早开蕾。
4、长菇期管理 菇盖长到0.5厘米时,可往菌盘上轻喷水,水不可过冷过热,不要大水冲击菇蕾。以后随着菇长大逐渐多喷水,每天至少2~3次,风大天气干燥时要多喷水,如夜间能多喷1次,则可增加产量。出菇期室温保持15℃左右,湿度在90%以上,水温要求在10~20℃。
5、病虫害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发菌期每个月喷两次农药灭虫,菊酯类药物(如溴氰菊酯等)要在两潮菇间隔期使用。
八、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用手按住菇根轻轻拔下,不要将料带起,采后要停水3~4天,清除死菇、残根杂物,并提高室温养菌,以利于下潮菇丰产。二潮菇仍是以浇水管理为主,方法同第一潮菇。结合喷水施用丰菇宝,能提高产量15%以上,一般出3~4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60%~80%(每盘1.5~2千克)。加工方法和盐渍平菇的方法相同,按收购部门要求加工即可。
农业栽培:杂交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在高淳、金坛等地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近年来受资源、技术、市场等影响,茶树菇栽培面积持续减少。从技术层面看,影响茶树菇高产稳产的主 要因素有:一是菌株退化。茶树菇育种工作相对滞后,菌株来源单一,并且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二是配方不合理。茶树菇生产上培养料配方随意性大,特别是氮素 营养的配比把握不到位,严重影响茶树菇产量。三是制袋成品率低。茶树菇秋季制袋正处于高温条件下,制袋成品率只达到70%~80%,差的甚至低于50%。 四是病虫危害。茶树菇生长期长,易受螨类、菇蝇、菇蚊等害虫危害。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茶树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