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树皮是植物的一种,生长于淮河以南流域,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黄色腺体。
中文名称 | 杨梅树皮 | 外文名称 | Yang Meishupi |
---|---|---|---|
来源 | 杨梅科植物杨梅树皮 | 采集 | 春初,剥取树皮 |
外用 | 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 资源分布 |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
1、东魁杨梅是较能耐寒的常绿果树,适宜于年平均温度15―20℃,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2℃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高温对杨梅生长不利,特别忌烈日照射。杨梅喜阴耐湿,雨水充足,气候湿润时,寿命长而丰产,果实汁多...
杨梅树高从几米到十几米都有。我家的杨梅树照片给你看看,今年刚拍的,正长着果实。
【 实生育苗 】杨梅的繁殖,目前主要以“实生育苗(或选挖野生苗)——嫁接”为技术模式。现代生物技术的引入、应用,还待于研究、试验。因受种了生理特性及优良度、圃地的环境条件、育苗技术过程等诸多因素的交互...
研究从毛杨梅树皮中提取杨梅醇的工艺条件及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色谱条件。实验数据显示,以甲醇作为溶剂,提取时间45min,提取效率最高,可达4.78%。采用Dima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V乙睛:V水=80:20,体系流速为1mL·minˉ1,紫外检测器(254nm的检测条件下,以实验室制备的杨梅醇为标准品,在2.552~12.76μg,范围内,相关系数为1.00,平均回收率为100.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精密度高、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毛杨梅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的依据及其质量评价的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物理的改性方法,在添加各种助剂的条件下制备了杨梅树皮纤维/PE(PP)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比例的PE(PP)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当纤维含量在34%~45%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丛生黄栌主要价值
【化学成份】木材含硫黄菊素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杨梅树皮素及 没食子酸等鞣质成分。另有谓木材(带皮,树龄20年)含鞣质6.54%。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遗》: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
《日华子本草》:洗汤、火、漆疮及赤眼。
该种在广西作药用,用根与水、酒、肉同煎,白糖冲服,可治白带下黄浊水。
附方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柱鹃花科植物马银花的根。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密林的边缘。
【化学成份】 叶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棉花皮素、双氢槲皮素。
【性味】 苦;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 清湿热;解疮毒。主湿热带下;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毒。有清热,利湿功能。用于湿热带下。根加适量樟树,水煎外洗治疗疔疮。
花含杜鹃黄甙和少量的杜鹃黄素。叶含多种黄酮类:有槲皮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另含杜鹃醇、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荚兰酸和丁香酸。
此外,从该植物中还发现邻-欢"para" label-module="para">
白花映山红-采集
4月采花,9~10月挖根,鲜用或晒干。
和血,散瘀。治吐血,肠风下血,痢疾,血崩,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梗叶同仙人对坐草,洗风火疮。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根及花:通经散瘀,治白带。
③《四川中药志》:花及根:治吐血红崩,赤白痢下,肠风下血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白杜鹃花如作野菜食用,常易发生中毒。曾报道一家4口因吃白杜鹃花而中毒,每人服食2~8两不等。食后1~2小时,4人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心慌、头昏、眼花、胸闷、呼吸困难、四肢发麻等.体检:口唇及指端紫绀,呼吸次数增加,血压降低,心音弱,心律慢而不规则,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徐缓及室性期前收缩(5~7次/分)。经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2~3天后均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