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紫含笑形态特征
原生态植物:大叶火烧兰
地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根;根多少呈"之"字形曲折,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后期毛脱落。茎直立,上部和花序轴被锈色柔毛,下部无毛,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叶5-8枚,互生,中部叶较大;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形,长7-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延伸成鞘状,抱茎,茎上部的叶多为卵状披针形,向上逐渐过渡为花苞片。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具10-20朵花,有时花更多;花苞片椭圆状披针形,下部的等于或稍长于花,向上逐渐变为短于花;子房和花梗长1.2-1.5厘米,被黄褐色或绣色柔毛;花黄绿带紫色、紫褐色或黄褐色,下垂;中萼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舟形,长13-17毫米,宽4-7.5毫米,先端渐尖,背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或斜卵形,长14-20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并具小尖头;花瓣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1-17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唇瓣中部稍缢缩而成上下唇;下唇长6-9毫米,两侧裂片近斜三角形,近直立,高5-6毫米,顶端钝圆,中央具2-3条鸡冠状褶片;褶片基部稍分开且较低,往上靠合且逐渐增高;上唇肥厚,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蕊柱连花药长7-8毫米;花药长3-4毫米。蒴果椭圆状,长约2.5厘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9月。
产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生于海拔1200-3200米的山坡灌丛中、草丛中、河滩阶地或冲积扇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草坡上。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醉香含笑,树干通直,树体高大,树冠浓密,枝繁叶茂,树形美观,新芽绢红,花色洁白,高35米,胸径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光滑不裂。中龄树塔形。树干通直圆满。芽、幼枝、幼叶均密被锈褐色绢毛。叶卵形或椭圆形,...
醉香含笑,树干通直,树体高大,树冠浓密,枝繁叶茂,树形美观,新芽绢红,花色洁白,高35米,胸径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光滑不裂。中龄树塔形。树干通直圆满。芽、幼枝、幼叶均密被锈褐色绢毛。叶卵形或椭圆形,...
墨紫含笑的果实在9~10月成熟,成熟时的外部特征不明显,外观圆滑而光亮,颜色为深绿色。最主要的识别特征是的假种皮完全变为鲜红色,种皮,完全变为黑褐色。每个瞢荚果有1~36个,每个瞢荚有1~2粒,有2粒...
对乐昌含笑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纤维形态的测定表明:(1)10年生乐昌含笑天然林木材的木纤维长度在1-4年间属短,在5-10年间属中等;木纤维长宽比在1-3年间较小,在4-10年间>45,较大;(2)10年生乐昌含笑人工林木材的木纤维长度在1-5年间属短,在6-10年间属中等;木纤维长宽比在1-5年间较小,在6-10年间木纤维长宽比>45。从木纤维的长度和长宽比综合来看,乐昌含笑天然林木材纤维质量略优于人工林。
乐昌含笑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天然群落稀少.首次对乐昌含笑群落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乐昌含笑群落组成的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多样,来源于12个地理分布型,区系特征过渡性明显,群落生活型,具有以中高位植物为主的中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在乔木各层片的群落结构中,乐昌含笑的重要值高达159.55,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通过乐昌含笑种群动态分析得知,该群落正处在相对稳定的演替阶段,建议对本群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