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耐寒、耐干旱、抗有毒气体、生长慢、寿命长。
小叶朴物种分布
辽宁南部和西部、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湖北、四川、云南东南部、西藏东部。
小叶朴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色或暗灰色;当年生小枝淡棕色,老后色较深,无毛,散生椭圆形皮孔,去年 生小枝灰褐色;冬芽棕色或暗棕色,鳞片无毛。叶厚纸质,狭卵形、长圆形、卵状椭圆形至卵形,长3-7 (-15) 厘米,宽2-4 (-5) 厘米,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稍偏斜至几乎不偏斜,先端尖至渐尖,中部以上疏具不规则浅齿,有时一侧近全缘,无毛;叶柄淡黄色,长5-15毫米,上面有沟槽,幼时槽中有短毛,老后脱净;萌发枝上的叶形变异较大,先端可具尾尖且有糙毛。
果单生叶腋(在极少情况下,一总梗上可具2果),果柄较细软,无毛,长10-25毫米,果成熟时兰黑色,近球形,直径6-8毫米;核近球形,肋不明显,表面极大部分近平滑或略具网孔状凹陷,直径4-5毫米。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紫弹朴,朴树,毛叶朴,珊瑚朴,大叶朴,小叶朴
四川朴树价格、重庆朴树价格、南京朴树价格:胸径6公分朴树价格80元,8公分朴树价格200元,10公分朴树价格400元,12公分朴树价格650元,15公分朴树价格1100...
性喜温暖、湿润,喜光而稍耐阴,有一定的抗寒力和耐旱力。喜生于石灰性土壤和肥沃的砂壤土,虽在粘质土中亦能生长,但速度较慢。喜生于排水良好之地,但长在地下水位高处,极部渍水约40天亦能存活;而如长期水涝,...
紫弹朴,朴树,毛叶朴,珊瑚朴,大叶朴,小叶朴
用种子繁殖。
小叶朴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耐寒;喜深厚,湿润的中性粘质土壤。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较慢。对病虫害、烟尘污染等抗性强。中性,耐寒,耐干旱,抗有毒气体,生长慢,寿命长 。
小叶朴用途
可孤植、丛植作庭荫树,亦可列植作行道树,又是厂区绿化树种。庭荫树、行道树。 树皮纤维可代麻用或做造纸和人造棉原料,木材供建筑用,树干可药用,主治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气管炎。
以珍珠岩、锯屑、稻谷壳和泥炭土为材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设计14种轻型基质配方。以常规基质为对照,研究这14种基质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5,6和8号基质容器苗的生长极显著优于常规基质容器苗,而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的生长则极显著差于对照。5,6和8号基质容器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此外,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O2·-产生速率明显高于对照。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较低的光合性能是由于光合色素合成不足和光合机构活性较低所导致。光合机构中过剩激发能不能通过非辐射能的形式有效地耗散掉,诱导了O2·-生成,引起膜脂过氧化加剧而使光合机构受到损伤,加剧其光合速率的降低。不同基质中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分析表明:5,6和8号基质为无柄小叶榕容器育苗的优良轻型培养基质,对无柄小叶榕的容器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污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园林植物已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温室盆栽试验,分别设置不同用量城市污泥[低量(LC)、中量(MC)和高量(HC)]处理和无机肥(IF)处理,并以不施肥料和污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用量城市污泥对小叶黄杨幼苗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城市污泥可以提高小叶黄杨幼苗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但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下降趋势.在生长季的8月,与IF处理和CK相比,LC、MC处理的叶片Pn均提高,而HC处理却较IF和CK分别降低了25.9%和8.9%;至10月,LC、MC和HC处理的叶片Pn均低于IF处理,但LC处理的Pn仍高于CK,而MC、HC处理的Pn均低于CK,其中HC处理的Pn较IF处理和CK分别降低了48.4%和29.2%.IF处理小叶黄杨植株的株高、地径和根长最大,LC处理次之,且地上生物量最大;MC处理除了株高和地上生物量高于CK外,根长和地径均低于CK;而HC处理则严重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小叶黄杨幼苗的城市污泥施用量应限制在30t·hm-2以内.
1972年发现磁山文化遗址,在磁山遗址发掘的灰坑中,发现两座坑底部有树籽堆积层,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
胡桃就是现今的核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0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
杂木林系指多种阔叶树混生、优势种不明显的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山地丘陵区。胶东山丘区落叶阔叶杂木林树种以麻栎、水榆花楸、赤杨为主;鲁中南山丘区(特别褐土地带)树种则以黄栌、黄连木、栾树、榆、小叶朴、山合欢为主。
鹅耳枥是桦木科小叶朴属树木。在北京地区鹅耳枥多生长在较高的山坡上,其植株不高,枝干自然弯曲,树根外露而结节。鹅耳枥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新生枝条柔软,可蟠扎成多种形状,是制作盆景的良好树种。我国用鹅耳枥来制作盆景不过十余年历史,故有待进步发展。
树形制作
鹅耳枥在北京地区分布较广。用其制作盆景,可在春季萌芽前到山野掘取老桩。必须在萌芽前掘取,如发芽时再掘取就很难成活。由于鹅耳枥生长在山上,土地瘠薄,气候较冷,再经多年人工砍伐,故常能找到奇特多姿的树桩。鹅耳枥的造型,应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进行,造型方法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剪扎并用,可制成曲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提根式、双干式等多种款式的盆景,枝叶多制成自然式。
栽种与用盆
从野外掘取回来的鹅耳枥树桩,修剪后,先用素沙土盆栽或地栽。地栽者应用苇箔等物遮光,盆栽者应置于荫蔽处,并每日向树桩和地面喷洒几次清水,保持小气候的湿度,以利于树桩的成活。已上细盆的鹅耳枥,应在春季发芽前进行翻盆,用土以腐殖土为主,加适量沙土,如能加进部分原生长地的土壤则更好。鹅耳枥盆景多用紫砂盆,盆钵形状视树木款式而定,直干式、斜干式、卧干式、双干式多用长方形或椭圆形中等深度的盆钵,悬崖式常用签筒盆钵。
养护管理
1
养护场地。鹅耳枥喜光,已经成活的盆栽树粧,应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但在天气炎热时应适当荫蔽,地栽的鹅耳枥可在室外越冬;盆栽者在初冬应移入低温室内,室温在5度左右就可安全越冬。
2
浇水。盆栽鹅耳枥,浇水要见干见湿,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如浇水过多,常会发生烂根现象,但盆土过干植株又会脱水而枯死。浇水过多还会促使新枝徒长,不仅消耗营养,而且影响树形。入冬后要少浇水。
3
施肥。栽种鹅耳枥,要在盆钵底部放少许腐熟的饼肥作基肥。待春芽停止生长后,再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机液肥,连施3次-4次即可。如在新芽萌发时施肥,会促使新枝生长过快,影响树形。
4
整形。鹅耳枥萌芽力较强,对春季萌发的芽,凡造型不需要者,应及时剪除,以免消耗营养。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应对树桩进行一次修剪,以促进侧枝生长,使树形更加美观。
5
防病虫害。鹅耳枥的病虫害少,偶有食叶虫发生,一经发观要及时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