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展历史
2021年10月,河南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公布,该实验室在列。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
钎焊是采用比焊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焊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按照钎料的熔点来分有:软钎焊,即钎料...
单位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日前,天冠集团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本次验收由浙江大学教授、国家能源清洁利用实验室主任骆仲泱任专家组组长。在听取情况汇报、专题询问及实地考察实验室建设现场后,专家组结合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基本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集中讨论和综合评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天冠集团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实验室2012年被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建设期为3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瞄准生物燃料领域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强化产学研结合,注重科研
实验室提出了新成分新功能钎焊材料、绿色高效钎焊材料、钎焊材料先进成型技术、钎焊材料质量及可靠性和钎焊技术及装备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前沿、共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特色优势明显,目标定位准确,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
实验室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创新理论、服务行业。主要从事钎焊材料和技术的基础、共性、关键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还开展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1)新型钎焊材料。研发应用于新材料、重点行业以及航空航天、核工程、国防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专用钎焊材料;研发新型无害化钎料,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需求;研究建立新的高品质洁净钎料质量评定规范及标准。
(2)钎料先进成形技术。研发自动钎焊用预成型钎料、复合钎料、粉状钎料、膏状钎料等新形态新规格钎料相关制造技术;研发钎料的洁净熔炼技术、粉末成形技术、直接合成技术、连续铸轧成形技术、钎料自动化生产技术和智能控制成形技术等。
(3)钎焊工艺与装备。研发无损钎焊、高温钎焊、异种材料钎焊、低脆性钎焊等特种、专用钎焊工艺;研究与新型钎焊工艺相配套的钎焊装备。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河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依托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计划汇报,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建设计划合理可行,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计划。专家组在肯定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同时,还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和目标,重视建设期间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标志性成果的获得。
2013 年12月23日,经质询、答疑及现场考察等,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的验收。
详情
实验室研究领域涉及石油钻探、地质、电机、电子、家电、军工等各行各业,先后共取得12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得机械工业联合会、省科技进步奖、火炬奖等省部市院各项奖30多项,掌握钎焊材料及钎焊工艺装备的核心技术并拥有知识产权,申请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相关专利百余项(授权发明20项),参与制定28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成果转移、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企业1000余家。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04专项课题、科技支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河南省和郑州市科研项目60余项;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21项,其中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各级科技奖项9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18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郑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发表论文248篇,出版专著12部,其中主编专著8部。授权专利135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制修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实验室团队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际科技合作示范性基地、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