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三宅市嘞(Miyake)在河北省的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上采到过 Podosphaera属的白粉菌,定名为 Podosphaera oxyacanthae(DC.)De Bary,以后的60多年间未见过报道,这次鉴定的标本采自湖北省。
Podosphaera minor Hacke 的形态与 Podosphaera clandestina(Wallr.)Lév. 相近似,主要区别是:(1)前者的附属丝短,仅为子囊果直径的0.5-1.2倍,后者的附属丝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7-)2.4-4.2(-5.2)倍;(2)附属丝的隔膜前者少,0-2个,后者多,(2-)3-7(-9)个;(3)子囊孢子数目前者为6(-8)个,而后者多为8个。
绣线菊叉丝单囊壳形态描述
菌丝体叶背生,稀疏,形成白色斑片,存留;子囊果聚生,暗褐色,球形,直径54-72 (-78)μm,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壁厚,直径10.9-14.2μm;附属丝5-8(-10)根,生于子囊果'赤道'上部,稍弯曲,顶端双叉状分枝,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1.2倍,下部较粗,6-9μm,上部分叉处变细,6μm,基部褐色,壁厚,有1-2个隔膜,短的附属丝顶部不分叉,长的顶部双叉状分枝3次,第一次分枝较其他分叉稍长;子囊单个,圆形、椭圆形、不正椭圆形,有短柄,51.7-55.9×45.9-48.3μm;子囊孢子6-8个,多数是6个,长椭圆 形、长矩圆形、肾形,12-21×9-12μm。
金焰绣线菊为落叶灌木,芽小,芽鳞2-8。单叶互生,具锯齿、缺刻或分裂,稀全缘,羽状脉,或基部具3-5出脉,叶柄短,无托叶。花两性,稀杂性;花序伞形、伞形总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萼筒钟状,萼片5,花瓣5,...
金山绣线菊的形态特征:高达30-60cm,冠幅可达60-90cm。老枝褐色,新枝黄色,枝条呈折线状,不通直,柔软。叶卵状,互生,叶缘有桃形锯齿。花蕾及花均为粉红色,10-35朵聚成复伞形花,8月中旬开...
金焰绣线菊为落叶灌木,芽小,芽鳞2-8。单叶互生,具锯齿、缺刻或分裂,稀全缘,羽状脉,或基部具3-5出脉,叶柄短,无托叶。花两性,稀杂性;花序伞形、伞形总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萼筒钟状,萼片5,花瓣5,...
目的用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榆叶合叶子中绣线菊苷、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的量。方法使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1 000 mL水+55 mL乙腈+20 mL醋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结果绣线菊苷、金丝桃苷、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15.54~155.4μg/mL(r=0.999 0),5.18~51.8μg/mL(r=0.999 1),10.22~102.2μg/mL(r=0.999 3),9.8~98μg/mL(r=0.999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4%、97.18%、98.73%、97.73%。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重复性好,可作为榆叶合叶子中4种黄酮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区别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从纤芯的尺寸大小来简单地判别。单模光纤的纤芯很小 ,约 4~ 10um,只传输主模态。这样可完全避免了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这种 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它是未来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模光纤又分为多模突变型光纤和多模渐变型光纤。 前者纤芯直径较大, 传输模态较多, 因而 带宽较窄,传输容量较小; 后者纤芯中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减少, 可获得比较小的模态色 散,因而频带较宽,传输容量较大,目前一般都应用后者。 由于多模光纤中不同模式光的传波速度不同, 因此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很短。 而单模光纤 就能用在无中继的光通讯上。 在光纤通信理论中,光纤有单模、多模之分,区别在于: 1. 单模光纤芯径小 (10m m 左右),仅允许一个模式传输, 色散小,工作在长波长(1310nm 和 1550nm),与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