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斜向地震作用下梁柱节点破坏机制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李振宝 | 依托单位 | 北京工业大学 |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形成了“强梁弱柱”型破坏机制而破坏甚至倒塌,没有形成预期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设计中沿两个主轴方向单独进行节点“强柱弱梁”校核的抗震设计。本课题针对梁柱节点、钢筋混凝土柱、钢框架进行了斜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进行了斜向地震作用下无板梁柱节点和带板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轴方向强柱弱梁设计的梁柱节点,在斜向荷载作用下出现柱铰破坏,没有实现强柱弱梁设计;2.进行了斜向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及角部加强柱的抗震性能研究,得到了承载力在加载角度从22.5°到45°呈下降趋势,角部集中配筋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3.对三层钢框架进行了多方向输入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45°时形成了明显柱铰破坏机制,且结构的自振频率随着加速度幅值的增大迅速下降。4.提出了梁端钢丝网加固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总结了其耗能特性。 2100433B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形成了强梁弱柱型破坏机制而破坏甚至倒塌,没有形成预期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设计中沿两个主轴方向单独进行节点强柱弱梁校核的抗震设计,没有考虑地震动输入的多维性特别是斜向地震输入时节点周边梁柱强度比的变化,即斜向地震输入时节点周边2个方向的梁参与工作,梁的强度大幅提高而柱的强度基本不变。本项目将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斜向地震输入下梁柱节点破坏机制进行研究,以揭示在斜向地震输入下梁柱节点的破坏机理以及确定在斜向地震输入下实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强柱系数等抗震设计参数,建立斜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基本不改变原来沿两个主轴方向单独进行抗震设计前提下,提出一种角部集中配筋柱方法,在保证不发生钢筋粘结破坏的条件下可以大幅提高柱子斜向承载力,以实现斜向地震输入下梁柱节点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设计目标。
您好,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希...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 1、多遇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作用效应组合,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以满足第一水准的设防要求。 2、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构件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
梁柱节点主要是核心区的箍筋不能少而且要按照图纸进行加密的呢就是梁和柱子重叠的区域呢
地震灾害会对桥梁工程结构稳定性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会造成桥梁倒塌,对此,必须对桥梁工程进行抗震设计。首先对桥梁震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桥梁工程延性抗震设计进行介绍。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延性抗震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论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对于像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电视塔等,一般在低烈度区会产生斜裂缝或交叉裂缝,在高烈度区会产生水平裂缝、错动、扭转、顶部塌落等,且随着烈度增高其产生破坏部位的高度也有所降低。
塔架的自振周期比较长,与软弱地基的卓越周期接近,因此在软弱地基上的塔架结构震害较重,且竖向地震对塔架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震中区或高烈度区这一影响尤为显著。钢结构塔架来说一般震害较轻。
塔架在地震作用下有哪些破坏特征与破坏形式
对于像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电视塔等,一般在低烈度区会产生斜裂缝或交叉裂缝,在高烈度区会产生水平裂缝、错动、扭转、顶部塌落等,且随着烈度增高其产生破坏部位的高度也有所降低。塔架的自振周期比较长,与软弱地基的卓越周期接近,因此在软弱地基上的塔架结构震害较重,且竖向地震对塔架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震中区或高烈度区这一影响尤为显著。钢结构塔架来说一般震害较轻。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批准号 |
59678037 |
项目名称 |
三向地震作用下钢框筒的恢复力特性和破坏模式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4 |
项目负责人 |
陈以一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7-01-01 至 1999-12-31 |
支持经费 |
1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