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习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8年通村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养护情况的通报 | 发布时间 | 2009年3月6日 |
---|---|---|---|
发布单位 | 习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件类型 | 政府文件 |
二○○九年三月六日
各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
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通村公路建设情况
2008年,全县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共13条158公里,由14个乡镇组织实施。检查发现,相关乡镇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工程进度普遍缓慢,到目前为止,工程完成量能达到90%以上的乡镇(区)只有永安、习酒、隆兴、同民、马临5个乡镇(区),其余乡镇工程完成量只有65-75%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计划早、动工晚,所选择施工队伍技术差,垫资能力弱,准备不充分,土地协调不力;二是公路建设标准低,质量差。主要体现在:资金安排不足,指导不力,路基宽度不够,强度不足,边沟尺寸偏小,纵坡过大,弯道半径无法满足标准要求,路面材料铺装少,碾压不到位,有的根本没有碾压;三是缺乏监督,随意肢解项目。有的一条线路肢解成两三条,零星分散,不便于提供省市检查,影响全县通村公路检查信誉。
二、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
2008年,全县列入财政补助养护资金的乡村公路共134条973.9公里,其中乡公路36条418.6公里,村公路98条555.3公里。养护管理情况如下:
(一)养护实施情况:实施养护线路共134条973.9公里,占应养护线路和里程的100%。实行专人养护的线路93条668.8公里,其余41条305.1公里交由村委会突击性养护。
(二)养护质量及效果。养护线路中,有125条911.9公里能晴雨畅通,占养护线路的90.3%,占养护里程的91.6%。晴通雨阻的线路9条62公里,分别是大烟杆至赵村(东皇)、王公田至红卫、花场至新华(土城)、大安至田光(良村)、条台至兴岩(寨坝)、狮子至红圈子(三岔河)、醒民至永乐(醒民)、箐角至大杉(仙源)、河包桥至小罗(大坡)。养护管理较好的乡镇(区)有永安、习酒、坭坝、温水、程寨、双龙、马临等。
(三)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乡镇将养护任务承包给低保户,既增加了低保户的收入,又完成了公路养护任务,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养路办法。而有的乡镇认为补助资金太少,养护不好属情理之中,主观上认识不到位,重修轻管,导致公路养护质量不合格;二是人员不落实。有的乡镇交管站人员不稳定,以其他工作业务为主,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专抓专管人员。同时,养护人员不稳定,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养护线路发生晴通雨阻现象;三是养护方法不科学。只注重填坑补凼,未处理边沟排水、坍塌淤积,导致养护效果不好,耐碾压能力弱,使用周期短;四是少数乡镇克扣补助资金。部分乡镇养护资金未通过财政所帐户,更有甚者对本就紧张的补助资金“雁过拨毛”,资金监管出现脱节现象。
县人民政府重申:在农村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养护问题上,哪个地方的群众有积极性,哪个乡镇能把辖区内的路养好,县人民政府就支持哪个地方加快交通发展,改善交通落后面貌。对那些不重视交通发展、重建轻养、前修后坏的乡镇,县人民政府将调整公路建设指标,重新安排计划,真正让积极性高,想修路、能养路的乡镇享受交通便利带来的实惠,早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县人民政府要求:通村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乡镇(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提高通村公路建设质量和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切实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习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据我所知,目前的新农村公路建设分两种情况:一、农们自发的修路建设,这需要集资人和全体村民出资,政府给与一定补贴。收费标准是经过村委会提议,征求本村大多数农户意见而形成的。也就是说群众收益,群众出资,政...
应该有赔偿责任,因为公路养护行为的开始与结束是从家里出去的过程+现场养护经过+回家的过程!也就是说公路养护这种行为必须要有去和回两个必要条件!没有这两个必要的条件,直接公路养护那就太离奇了!所属公路局...
第四章 公路养护 第三十五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三十六条 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具...
延政办发[2011]13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0年4月以来,我市消防队站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截至今年7月底,吴起县消防队站建设项目完工并顺利投勤,洛川县消防队站建设项目主体完工、进入辅助设施建设阶段,延川、延长、安
<正>郴政办函[2017]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中省驻郴有关单位
文件全文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根据中央、省、地通村公路建设的有关精神,为加快我县通村公路建设步伐,现对我县的通村公路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建设通村公路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是历史性转变。要在继续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通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提高公路保障水平,开创通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通村公路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建设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农村客货运输做到“路通车通”。
通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任务要求
从2003年国家启动通村公路建设以来,我县共建设通村公路89条461.3公里,完成投资1845.2万元,采取的实施方式是项目所在乡镇负责施工,县交通局负责技术指导和资金拨付。当前,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劳动力缺乏,有的乡镇管理人员不懂道桥建筑、施工安全知识,造成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建设质量不高,施工安全隐患大,全县通村公路建设陷入了“启动晚,进度慢,质量差”的困境,实施难度大。截止目前,尚未完成建设的公路仍有10条101.5公里,有的乡镇还拖欠民工工资,甚至出现了资金管理违纪现象。
根据去年(2006年)11月份地区在织金、金沙召开的通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和07年全区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今年(2007年)建设通村公路的任务要求是:必须扭转通村公路建设进度慢,建设质量差,完成不了建设任务的现状;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公路建设方式;力争使通村公路建设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做好服务。
建设通村公路的措施
组织施工方式
通村公路实施采取“统一实施建设;统一机械化操作;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按工程量实施资金调度;统一验收标准”的方式进行。
1、项目业主
通村公路的项目建设单位为县交通局,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县的通村公路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项目的测量设计,制定工程的管理办法,负责工程进度、质量、资金拨付,统计上报工程进度,总结施工经验,组织公路交竣工验收。
2、设计和审批
一般通村公路路线和小桥涵工程,由县交通局组织有设计资质人员按一阶段施工图进行设计,报地区交通局审批;中桥以上项目,由县交通局委托有设计资质的单位按规范进行设计,报地区交通局初审后上报省公路局审批。
3、工程招投标
路线工程和小桥涵工程,不实行招投标,里程长、成片的工程由纳雍县养护工区组织交通机械施工队负责施工,里程短、易施工的零星工程由乡镇组织实施。中桥以上的工程要采用邀标的形式,选择有施工资质的队伍施工。属招投标工程必须严格按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进行管理,确保建设标准和质量。
4、交竣工验收
通村公路完工后,路线工程(含小桥涵)由县交通局组织初验,报地区交通局验收,省公路局进行抽查。中桥以上工程,由地区交通局组织初验,报省公路局验收。验收后,县交通局按规定收集、整理有关技术资料,建立技术档案,按档案管理有关要求妥善保管。
5、质量监理和监督
为确保通村公路建设的标准质量,必须加强质量的监理和监督工作。通村公路路线工程和小桥涵工程可由县交通局抽调技术人员组成监理组进行监理。中桥以上的工程,必须由业主单位采取招标形式确定有资质的监理队伍负责监理。
所有通村公路工程的监督工作,均由毕节地区质量监督站总负责,县交通局明确二名有监督能力的专业人员负责全县质量监督。同时,热情欢迎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主动参与质量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确保通村公路的标准质量。
6、加强安全管理
通村公路建设,施工方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要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负责人,特别注意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教育群众,自觉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施工。要按照公安部门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爆炸物品及其它危险物品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的规定,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和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7、养护工作
通村公路建成后,按《公路法》第一章第八条“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的规定。乡镇政府及受益的村是责任主体,要落实一定的养护资金解决通村公路的养护问题,建立机构精干、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管养机制,使通村公路养护工作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扭转重建轻养甚至只建不养的局面,把建、养并重的方针落实到实处。
技术标准
为保证全县通村公路建设质量的一致性,在严格按照省颁标准建设的前提下,再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灵活掌握。具体的技术要求如下:
1、在地形比较平缓,地质条件较好,工程量较小的路段,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路基宽度6.5米,最大纵坡不大于9%,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5米。
2、在地形、地质特别复杂、困难的路段,可按省颁标准进行建设,路基宽度4.5米,并每隔300米在视线较好地方增设错车道,最大纵坡可放到12%,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0米。
3、通村公路要做到路基稳定,排水设施完善,路面平整,土边沟尺寸要求40公分×40公分,石边沟尺寸达到30公分×30公分,原则上每公里涵洞不得少于3道。路面要求底基层铺筑3.5×0.12米硬质基层,路面铺筑不少于3.5×0.06米机制碎石,路面要进行碾压,确保建一条成一条,为开通农村客运班车打下良好的基础。
落实配套资金,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1、认真落实配套资金,严格资金管理
根据省交通厅的安排,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每公里按8万元补助。其中,中央车购税补助7万元,地、县每公里各补助0.5万元。为便于资金调度,严格资金的管理,按上级要求在县交通部门设立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省、地、县的资金统一拨到专户上,县交通局统一调度,按工程量支付工程款(每次付款按照工程进度即已完成工程产值的80%预付),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支付工程款,要有交通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交通局主要负责人签字方可付款。
由于我县地形条件较差,工程量偏大,目前尚未建设的通村公路是一些硬骨头工程。为此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直接工程费用上,资金分配是地区统筹10000元,负责大、中小桥修建;县交通局统筹10000元,用作勘测、设计、协调、管理等费用开支;余下作为路基、路面、涵洞、挡墙等建设资金,由县交通局按照工程量统一调剂使用。
2、作好公路建设用地和料场的调剂等协调服务工作
通村公路是直接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是一项民办公助的公益事业。因此,通村公路建设用地、料场等,以乡(镇)为单位,内部调剂解决。涉及通信、电力、林木、水利、房屋、坟墓等拆迁问题由项目所在乡(镇)政府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由建设实施单位按照2000元/公里的标准拨付给项目所在乡镇作为协调工作经费。
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通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县政府成立了纳雍县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纳府办通〔2007〕33号),对全县的通村公路建设工作进行领导。各乡镇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尤其是交通部门要充实技术和管理力量。各乡镇各部门都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通村公路建设工作,理顺工作关系,落实责任,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能,把通村公路建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我县的公路建设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七年三月二十日
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习水县通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通村公路的建设、协调、检查、督促、评比、考核工作。
组 长:杨朝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陈明镜(县人防办主任)
晏友华(县交通局副局长)
成 员:袁开寿(县财政局局长)
何建新(县监察局局长)
余贡泽(县审计局局长)
陶 冬(县公安局局长)
韩 勇(县国土局局长)
罗安洪(县林业局局长)
王秀江(县水利局局长)
余鸿举(县环保局局长)
封月培(县安监局局长)
李兴强(县电力局局长)
袁远忠(县交通局副局长)
各乡镇(区)乡镇长(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交通局,由何水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各乡镇(区)成立通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人专抓,落实职责,负责本乡镇(区)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一、验收工作的组织
二、验收时间及具体日程安排
验收时间从2008年1月16日开始,到1月23日结束,
具体日程安排见附表。
三、各乡镇办验收资料的准备
1、通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总结;
2、通过自检合格的项目验收申报表;
3、辖区内的公路布局示意图(注明公路起点、终点、连
接点和乡镇办之间及村与村之间分界处的地名)。
四、验收工作的汇总
验收工作结束后,由验收小组负责汇总,并报市人民政府。五、验收工作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严肃工作纪律,不能有违纪违规行为;
2、保障行车安全,严防安全事故。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二日
通村公路验收具体日程安排
时 间 |
验收乡镇办 |
住宿地点 |
1月16日 |
天台 旺隆 |
赤水 |
1月17日 |
大同 宝源 |
赤水 |
1月18日 |
文华 复兴 丙安 |
赤水 |
1月19日 |
两河口 |
赤水 |
1月20日 |
元厚 |
赤水 |
1月21日 |
葫市 官渡 |
官渡 |
1月22日 |
石堡 长期 |
长期 |
1月23日 |
长沙 白云 |
赤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