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种
丁香宜栽于土壤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向阳处。一般在春季萌支前裸根栽植,株距-3米。2-3年生苗栽植穴径应在70-80厘米,深50-60厘米。每穴施100克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及100-150克骨粉,与土壤充分混和作基肥。
浇水
栽植后浇透水,以后每10天江1次水,每次浇水后要松土保墒。灌溉可依地区不同而有别,华北地区,4-6月是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
修剪
栽植3-4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第2年就可以开出繁茂的花来。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修剪,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后要剪除残留花穗。
施肥
一般不施肥或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会引起徒长,枞而影响花芽形成,反面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
西蜀丁香繁殖方法
播种、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繁殖。播种苗不易保持原有性状,但常有新的花色出现;种子须经层积,翌春播种。夏季用嫩枝扦插,成活率很高。
嫁接
是主要繁殖方法,以小叶女贞作砧木,行靠接、枝接、芽接均可。
播种
可于春、秋两季在室内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为佳,于3月下旬进行冷室盆播,温度维持在10-22℃,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前需将种子在0-7℃的条件下砂藏-2个月,播后半个月即出苗。未经低温砂藏的种子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出苗。可开沟条播,沟深3厘米左右,株行别具匠心厘米乘以10厘米。无论室内盆播还是露地条播,当出苗后长出4-5对叶片时,即要进行分盆移栽或间苗。分盆移栽为第盆1株。露地可间苗或移栽-2次,株行别具匠心为15厘米乘以30厘米。
扦插
可于花后1个月,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5厘米左右,用50-100PPM的吲哚丁酸水溶液处理15-18小时,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个月后即可生根,生根率达80%-90%。扦插也可在秋、冬季取木质化枝条作插穗,一般于露地埋藏,翌春扦插。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砧木多用欧洲丁香或小叶女贞。华北地区芽接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接穗选择当年生健壮枝上的饱满休眠芽,以不带木质部的盾状芽接法,接到离地面5-10厘米高的砧木干上。也可秋、冬季采条,经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接穗当年可长至50-80厘米,第二年萌动前需将枝干离地面30-40厘米处短截,促其萌发侧枝。
产于中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北部。
常用的是播种法 1、播种,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开始出芽,待60%~70%"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阳台黄瓜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1、阳台黄瓜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早春1-3月时进行,当然在夏秋6-8月也可进行播种。春播的话就采用浸种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盖直播,而夏秋季播种则可选择浸种直播或干种直播两种方法。...
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庭园普遍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积水会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
西蜀丁香形态特征
西蜀丁香属灌木,高1.5-6米。枝粗壮,直立,具皮孔,小枝淡棕色或棕褐色,圆柱形,无毛或被短柔毛,疏生皮孔。
叶片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为椭圆形、宽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5-19厘米,宽1.5-7(-9)厘米,先端锐尖至长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干时常带红棕色,无毛或沿中脉被短柔毛,下面淡黄绿色,疏被短柔毛或沿叶脉较密,有时近无毛;叶柄长1-3厘米,疏被短柔毛或无毛。
圆锥花序由顶芽抽生,微下垂至下垂,紧缩或疏展,长圆柱形至塔形,长4-25厘米,宽3-13厘米;花序轴和花梗密被或疏被短柔毛至无毛,皮孔疏或密;花梗长0-1.5毫米;花萼被短柔毛或无毛,长2-3毫米,截形或萼齿锐尖、圆钝至平头;花冠外面紫红色、红色或淡紫色,内面白色或带白色,呈漏斗状,长1-2.2厘米,花冠管长0.8-1.5(-2)厘米,通常直径2-3毫米,裂片近直立或略开展,卵形、宽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2-4毫米,先端稍内弯而具喙或不内弯;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2毫米处或略凸出。
果熟时常反折,长椭圆形,长1-1.5(-2)厘米,先端锐尖而具小尖头,或钝,皮孔不明显或疏生皮孔。
危害丁香的病害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叶枯病、萎蔫病等,另外还有病毒引起的病害。一般病害多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期。害虫有毛虫、刺蛾、潜叶蛾及大胡蜂、介壳虫等。应注意防治。
丁香在过湿情况下,易产生根腐病,轻则停止生长,重则枯萎以死。丁香常见虫害有家茸天牛,为害枝干;还有蓑蛾、刺蛾、蚜虫等为害嫩枝及叶。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雾杀之。
序号 | 中文名称 | 学名 |
---|---|---|
1. | 西蜀丁香(原变种) | Syringakomarowiivar. komarowii |
2. | 垂丝丁香(变种) | Syringakomarowii var. reflexa (C.K.Schneid.) Z.P.Jien ex M.C.Chang & X.L.Chen |
3. | 凹叶丁香(变种) | Syringakomarowii var. sargentiana (C.K.Schneid.) C.K.Schneid. |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
朴树栽植技术 一、朴树概述 朴树,别名有沙朴、朴子树、朴仔树。落叶乔木,高达 20m,胸 径 1m;树冠扁球形。小枝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卵状椭圆形,长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对称,锯齿钝,表面有光泽,背脉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时橙红色,径 4-5mm, 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表面有凹 点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 肥沃、湿润、深厚之中性粘质壤土, 能耐轻盐碱土。 深根性,抗风力强。 寿命较长,在中心分布区常见 200-300 年生的老树。抗烟尘及有毒气 体。 三、朴树的主要品种 在四川地区,朴树主要品种为小叶朴 、大叶朴、珊瑚朴、西川 朴。 (一)小叶朴 别名:黑弹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 20米,树冠倒广卵形至扁球形。 树皮灰褐色 ,平滑 .当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较深,无毛,散生 椭圆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
独特的造园背景、造园思想和历史发展,使西蜀园林具有自身的历史进程、园林类型、造园艺术和园林风格。它既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又有别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及岭南园林。本书在调查和考证的基础上,对西蜀园林的造园背景、历史进程、造园思想、园林类型、造园艺术、造园风格及名园典例进行研究,并重点针对西蜀园林的历史、类型、艺术和风格展开论述。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何为西蜀
西蜀园林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造园背景
自然背景
社会历史背景
文化背景
宗教背景
第三章 历史进程
园林萌芽期——古蜀先秦
园林发展初期——秦汉、三国蜀汉、魏晋南北朝
园林兴盛期(形成期)——隋唐、五代前后蜀、宋
园林缓慢发展期——元、明
园林转折期——清
第四章 造园思想
哲学思想
诗文意境
纪念性与历史精神
民间审美观
第五章 园林类型
祠宇园林
寺观园林
衙署园林
宅院园林
陵寝园林
第六章 造园艺术
建筑布局
掇山置石
园林理水
花木配置
人文内涵
文学、书法、绘画艺术运用
第七章 园林风格
文风氤氲,格调高雅
清旷疏朗,不拘一格
古朴幽秀,乡情浓郁
第八章 西蜀园林名园考
杜甫草堂
武侯祠
望江楼
三苏祠
东湖
桂湖
罨画池
房湖
流杯池
文君井
乌尤寺
伏虎寺
报国寺
文殊院
青羊宫
太湖寺
宝光寺
青城山
二王庙
望丛祠
古瓮园
离堆公园
少城公园
刘氏庄园
夕佳山民居
永陵
附表1 西蜀祠宇园林概览
附表2 西蜀寺观园林概览
附表3 西蜀衙署园林概览
附表4 西蜀宅院园林概览
附表5 西蜀陵寝园林概览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