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纤巧神韵古民居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页 数 | 129页 | ISBN | 9787112085422, 711208542X |
作 者 | 徐跃东 | 出版日期 | 2007年1月1日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品 牌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总序
前言
荣衰兴替世沧桑 民居的历史
原始社会的民居
夏商用民居
秦汉民居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民居
宋代民居
明清民居
合院温馨今犹存 北京四合院
绿树村边话家常 皖南民居
千宇瓦屋不染尘 陕西党家村
浩瀚民宅气派多 晋中大院
祁县乔家大院
灵石王家大院
返璞归真乡居宅 窑洞民居
鸳鸯蝴蝶梦江南 江南水乡民居
巴山蜀地又一村 四川民居
红光映日照人脸 泉州红屋子
高原姑苏水乡院 丽江民居
苍山洱海南国情 大理白族民居
怡然自得世外园 朝鲜族民居
异国风情葡萄院 新疆阿以旺
穹庐夜月宿野营 蒙古包
屋脊高峰筑楼宅 藏族碉房
金汤永固马蹄莲 广东围拢屋
巍巍耸立万国厦 开平碉楼
依山结室自然风 贵州石板房
楼阑月下风尾竹 干阑式民居
美庐围楼朴中情 赣南围子
扑朔迷离乾坤宫 福建土楼
空灵蕴藉丽不俗 民居的艺术特色
民居与传统文化
民居与环境艺术
民居的装饰艺术
后记2100433B
《纤巧神韵古民居:民居建筑》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徐跃东,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求真学院艺术系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水彩水粉画家协会理事,湖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人与自然油画院院士。作品曾参加“浙江’85新空间画展”、“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等。
芹川村是个典型的徽派古村落,整个村庄以小桥流水古民居为主要特色,尤其是部分建筑的雕梁画栋,乃古民居建筑之精品。 芹川村内至今有古民居约300幢,其中明代建筑有2处,其余多为清代和民国建筑。现保存完...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 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依次前后平行排列有序地分布于大约3公顷 (40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通长200...
1、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民间称为“五岳朝天”.(马头墙原来的作用是封火,防止邻家失火殃及自家.而今,马头墙则演变成了徽派民居的特点.)2、他们利用徽州山地“高低向背异、阴晴众...
古建中国 -开启建筑 +互联网 +文化的新纪元 ! 新疆民居建筑——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体系 新疆的民居建筑 ,是中国民居 建筑文化 宝库中的一员 ,它的历史悠久 ,形成了 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体系。 它是文化艺术与民俗风情相结合的作品, 下面我们一 起来领略新疆民居建筑文化的魅力! 1、维吾尔民居 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 以及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的大沙漠, 将全疆分成 许多小气候地区。在这些地区里,为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的不同特点,维吾尔人 创造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民居,以适应本民族生活习俗。 其中,和田民居为阿以旺式,即以中央明亮厅为中心,布置所有房间,以适 应沙暴气候;喀什民居为米玛哈那式, 即以客房为主体的居住单元, 布置内向小 庭院,以适应地震干旱的气候;吐鲁番民居为集中式,高棚架庭院式,即建造半 地下和地上住房, 庭院中设高棚架遮荫, 以适应特殊干旱高热的气候; 北疆民居 为开敞式,即
10. 3969 /.i issn. 1008- 6781. 2010. 02. 008 收稿日期 : 2009- 08- 18 基金项目 : 2009年嘉兴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 ( 003090498BW )。 作者简介 :张新克 ( 1978- ),女 ,河南郏县人 ,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张新克 , 上官嫚嫚 , 包 琳 (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 : 建筑因其地域环境差 异 , 时代 变迁、地方民俗习惯 、功能等多种因素而体现出不同的 地域性特 征。试从嘉兴地方古民居 建筑的分布现状及建筑特征分析道家的 / 道法自然 0 思想 , 儒家的 /形式法度和秩 序和谐 0 , 以及佛教的吉祥寓意等传统文化在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中的体现 。 关键词 : 古民居建筑 ; 道法自然 ; 秩序和谐 ; 佛教思想 ; 吉
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甘肃省
胡氏古民居建筑V-431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属明代民居古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其规模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
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不同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或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厢房则采用俗称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前后两进四合院的正屋自明万历朝建成之后,未进行过大的翻修,至今依然保持着400年前的原貌,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由胡氏后代胡伯虎倡导编著的《天水胡氏民居》一书记载:最初定居天水的胡氏家族祖先胡国用,便是在元末随明太祖朱元璋从安徽凤阳起兵,出战甘肃定西失利,后随镇守陕西督都指挥使胡德济平定陇右,定居当时属陕西管辖的天水马跑泉。 明清时期的旧居,古色古香的庭院。
胡氏民居,就这样静立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很难想象,在天水的闹市之中,居然有这样一个游离于现代文明背后的世界。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属明代民居古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其规模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100433B
所属地区: 河北 · 张家口 · 蔚 县
文化遗产名称:蔚县古民居建筑技艺
遗产编号:1—8—16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