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蓬的饲用价值中等,适口性在家畜中和季节之间差异很大。骆驼最喜食,马和羊较为喜食,牛不乐食。骆驼终年喜食,马和羊春夏几乎不食,秋季喜食。小蓬草场宜作小家畜的春、秋放牧场。粗蛋白含量高,晚秋是家畜催肥饲料,骆驼的好草场。产草量低,每亩产鲜草68千克。 2100433B
小蓬在中国新疆4月初萌发,6月底至7月初开花,8-9月结实,9月中下旬枯黄。
分布于中国新疆;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也有分布。
小蓬是小半灌木荒漠草场的主要组成植物。多数是呈小面积出现于海拔较高的低山残丘山麓洪积扇或者河流古老阶地上。海拔高度600-1000米,土壤通常砾质化较强,砾石占30-95%的强碱化、砾质、壤质的灰钙土、棕钙土和灰棕荒漠土。这类地区土壤排水良好,光照条件优越,土壤呈强泡沫反应,pH8-8.5,有碱化层发育,质地轻壤至中壤,多具粉砂质,并夹杂有小碎石和小卵石及石膏沉积。
小蓬适于≥10℃积温3000℃左右,年降水量120-300毫米之间,季节分配基本趋于均匀的温带荒漠气候。小蓬对大幅度温差适应能力也较强,在分布区,极端最低温度-31.8至-42.7℃,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5.2至40.9℃,生长良好。
小蓬植物群落外貌呈现稀疏而低矮,草层高度5-15厘米,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季相灰褐,较为暗淡。群落总盖度最高可达50%,一般在15-25%之间。
以小蓬为单优势种的群落分布最广。它多处在海拔600-900米低山、山麓洪积扇和河岸古老阶地上。小蓬在群落中形成高10厘米左右的小半灌术层片。总盖度10-30%。种类组成从10余种少到1-2种。伴生种有骆驼刺、小蒿、木地肤、盐生假木贼、角果藜等。
在新疆乌它古河以北和北塔山一带,海拔1200米的山麓冲积扇上,小蓬与超旱生半灌木或小半灌木形成群落。该群落具有盐生特征。从属植物有枇杷柴、盐生假木贼、小蒿。小蓬高10厘米。总盖度20-30%。组成植物6-8种,伴生种有驼绒藜、金钮扣、沙生针茅。在中国伊犁谷地、博乐谷地和阿尔泰山南麓海拔500米左右和低山砾质化仍很强的土壤上,常与草原禾草形成草原化荒漠群落。从属草本层片有砂生针茅、针茅、寸草苔等。总盖度10-15%,6-8种组成植物。伴生种有博乐蒿、小蒿、多根葱、准噶尔隐子草等。
垫状半灌木。 植株高不过30厘米。茎粗糙,弯拐,扭曲,灰褐色至黑褐色;老枝繁密,具多数侧生干枯短枝;当年枝绿色,通常长5-10毫米。叶长1.5-5毫米,先端多少呈钻状,锐尖,背面有乳头状凸起,基部半抱茎,腋内具棉毛。
花单生叶(苞)腋,通常1-4(7)个集生于每一当年枝的顶端;小苞片与苞片近同形,卞部具膜质边缘;花被片排列成2轮,外轮2片,内轮3片,果时长8-12毫米,麦秆黄色,互相包覆成扭曲的圆锥体,花药附属物稍带白色;花盘杯状,有5个稍肥厚的半圆形裂片;花柱淡黄色,长约1.25毫米;柱头2,条形,外弯或直立,稍短于花柱。胞果卵形,长2-2.25毫米,黄褐色。种子直立,胚平面螺旋形,黄绿色。
改革方案的设计需要价值工程●中南工学院颜长跃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各种改革方案一个接一个,令人应接不暇。各个领域改革的设计者们忙于设计各种改革方案。如何更好地分析这些方案的功能作用和设计成本、实施成本,以及寿命周期内预期的社会收益等状况,以...
小区介绍 小区名称 小区地址 鸳鸯小区 红旗南路与雨山西路交叉口西南角 西湖花园 江东大道与马濮路交叉口东北 鹊桥小区 雨山区朱然路与雨山西路交叉口 春天花园 红旗南路与雨山西路交叉口东南角 山南小区 红旗南路与雨山西路交叉口东北角 珍珠西苑 湖西路与雨山西路交叉口 康城花园 健康路东段 中央花园 马鞍山花雨路珍珠园小区珍珠园小区 碧云天城市花园 湖东南路与雨山路交叉口西北角 马钢花园 湖西南路与花园路交叉口至红旗南路与花园路交叉口 格林春天 江东大道与印山路交叉口的东南角生化新村康乐路北段 瑞慈花园 雨山路与佳乐路交叉口西南角 春晖家园 江东大道与印山路口东北角半山花园雨山东北角康乐家园康乐路中段 雨丰花园 湖东南路与雨山中路的西南角 国际华城 湖东南路与江东大道交叉口东北角 康嘉大景城 湖东路与雨山路交叉口东南角 湖景家园 红旗北路与湖北路交叉口东北 东方明珠 江东大道与健康路交叉口东
饲用:小蓬草嫩茎、叶可作猪饲料。
药用:全草入药消炎止血、祛风湿,治血尿、水肿、肝炎、胆囊炎、小儿头疮等症。北美洲用作治痢疾、腹泻、创伤以及驱蠕虫;中部欧洲,常用新鲜的植株作止血药,但其液汁和捣碎的叶有刺激皮肤的作用。
化学成份:
小蓬草全草含挥发油,其中含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亚油醇酯(linoleylacetate)及醛类,母菊酯(matrlcariaester)、去氢母菊酯(dehydromatricariaester)和矢车菊属烃(centaur)。地上部分含β-檀香萜烯(β-santalene)、花侧柏烯(cuparene)、β-雪松烯(β-himacha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γ-荜澄茄烯(γ-cadinene)、柠檬烯、醛类,松油醇(terpineol)、二戊烯(dipen-tene)、枯牧烯(cumulene)、邻苄基苯甲酸(o-benzylbenzzoicacid)、皂甙、高山黄芩甙(scutellarin)、γ-内酯类,苦味质,树脂,胆碱(choline)、维生素C(vitaminC)等。
小飞蓬其它研究
1.抗草甘膦小飞蓬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采用温室生物测定法建立小飞蓬对草甘膦的抗性检测方法.小飞蓬幼苗长至5~7叶期,单株移栽,15~20叶时,按不同浓度处理喷施草甘膦.用药后3d进行第一次观察,记录各浓度的药害症状,并划分药害级别.以后每隔4d记录1次,药害级别转化为药害综合指数.当不同处理间的药害症状有极显著差异时进行鲜重和干重的测定.分别以所获得的药害综合指数、鲜重、干重和药剂剂量的对数进行回归,所有的数据都用log-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比较两次重复实验的结果,证实采用药害分级、鲜重、干重的方法都能较好地反映小飞蓬受害情况和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间的关系,但药害分级的方法是3种方法中重复性最好的一种. 2.小飞蓬对Cd的耐性与吸收特性研究
[目的]分析小飞蓬的生长、生理及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探索小飞蓬对Cd污染的生理响应机制与耐性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5个Cd浓度(0、25、50、75、100μmol/L)处理对小飞蓬(赣南钨矿区优势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吸收Cd的影响.[结果]当Cd浓度为25和50μmol/L时小飞蓬能正常生长,各 生长指标与对照(0μmol/L)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当Cd浓度达到75和100μmol/L时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小飞蓬对Cd吸收有很强的分异特征,能将更多重金属积累在植物地上部.小飞蓬地上部和根系的Cd含量随营养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d浓度为75μmol/L时,植物地上部Cd吸收总量达到最高,为118.87mg.[结论]小飞蓬对修复低、中浓度Cd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潜力.
3.小飞蓬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生物测定
以高粱(SorghumvulgarePers.)、黄瓜(CucumissativusL.)、小麦(TriticumaestivumL.)和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小飞蓬(ErigeroncanadensisL.)全株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等3种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小飞蓬的乙酸乙酯与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作物均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浓度达100mg*mL-1时对小麦和油菜幼苗生长的抑制率均为100%.小飞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高粱和油菜的幼根及黄瓜和油菜幼茎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乙醇提取物对小麦和高粱幼根及幼茎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但高浓度时则对黄瓜和油菜的抑制作用较强;6.25mg*mL-1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油菜、小麦和高粱幼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50%、8.58%、21.51%和26.98%;25mg*mL-1乙醇提取物的抑制率则分别达到61.31%、 77.45%、39.78%和46.34%.表明小飞蓬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具有潜在的除草活性.
4.通过对高Cu污染区(Ⅰ)、低Cu污染区(Ⅱ)和非污染区(Ⅲ)小飞蓬盆栽实验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型Ⅰ、Ⅱ、Ⅲ电导率均随着Cu浓度增加而增大,并且两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b)含量随着Cu浓度增加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态型I的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随着Cu浓度增加均先有所升高,然后又降低,而生态型Ⅱ、Ⅲ则一直呈现降低趋势.3种生态型小飞莲体内SOD、POD、CAT酶活性在Cu胁迫下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当Cu浓度为1200mg·kg^-1时.生态型Ⅰ的SOD、POD、CAT活性分别为194.1%、206.2%、118.6%;Ⅱ的SOD、POD、CAT活性分别为170.1%、182.9%、111.3%;Ⅲ的SOD、POD、CAT的活性分别为115.196、155.496、107.3%.对3种生态型小飞蓬的生理生化指标及酶活性分析表明,高Cu污染区小飞蓬的耐受性要强于低Cu污染区.两者又均强于非污染区小飞蓬,这3种生态型小飞蓬的耐受性呈现出了明显的种间差异.
茎直立,株高50-100cm,具粗糙毛和细条纹。叶互生,叶柄短或不明显。叶片窄披针形,全缘或微锯齿,有长睫毛。头状花序有短梗,多形成圆锥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披针形,边缘膜质,舌状花直立,小,白色至微带紫色,筒状花短于舌状花。瘦果扁长圆形,具毛,冠毛污白色。种子繁殖。
小飞蓬幼苗除子叶外全体被粗糙毛。子叶卵圆形。初生叶椭圆形,基部楔形,全缘。成株高40~12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全体被粗糙毛。叶互生,条状披针形或矩圆形,基部狭,顶端尖,全缘或微锯齿。边缘有长睫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状或伞房状。花梗较短,边缘为白色的舌状花,中部为黄色的筒状花。瘦果扁平,矩圆形,具斜生毛,冠毛1层,白色刚毛状,易飞散。
小飞蓬为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主要靠种子繁殖。10月初发生,10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花期在次年6~9月份,果实7月份渐次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