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西南石油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 | 所属机构 | 西南石油大学 |
---|
岩土力学是岩土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支撑,西南石油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旨在整合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有岩土工程人员、设备和科研等资源,形成一支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将紧紧围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的关键岩土力学与工程问题,在岩土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细观渗流力学、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等领域形成优势,掌握若干项相关关键技术。力争将研究所建设成为本学科领域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水平研究机构。
(1)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目前该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团队成员中,博士6人,硕士4人。通过团队努力,力争三年后,现有3位副教授全部晋升教授职称;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全部晋升副教授,两位硕士讲师能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优化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初步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团队,同时争取引进1名国内知名的岩土工程专家加盟。争取3年后该学科每年招生硕士研究生20~30人以上,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2)建立具有特色的岩土力学与工程实验室
对现有实验设备进行整合和改造,5年内,利用学校、共建资金以及科研资金等支持,组建能够开展多场耦合细观和宏观力学实验的实验室。
(3)整合研究力量,培育优势学科生长点
根据我国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国家工程建设重大需求提出的许多重要基础性难题,结合由此产生的岩土力学学科热点和难点以及岩土所学科的优势,对现有的研究队伍、实验条件进行调整,重点建设和发展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地下储气库稳定性、冻土及特殊地质条件下油气管道稳定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等学科方向,在岩土多场耦合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优势,促进优势学科发展,培育岩土工程学科新的增长点。
(4)争取岩土工程领域前沿课题
针对石油天然气开发与储存、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开采等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对这些研究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前沿领域部署。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和国土资源部门的经费支持,力争每年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省部级科技项目、5-10项横向课题。每年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篇以上(其中三大索引论文每年大道20篇以上),为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争取国家重大基础科研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影响力
通过举办2010年岩土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国际会议、2011年GIS与防灾减灾国际会议、西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快速提升岩土工程学科在国内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6)分步骤实施,有计划推进研究所快速发展
为了实现建设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等目标,计划在三个五年达到这些目标:
第一个五年是打基础阶段。围绕石油天然气行业和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科研问题,多条渠道争取科研项目,争取在五年内使团队科研项目逐渐稳定,岩土工程学科整体实力达到博士点条件;
第二个五年计划是取得重大突破阶段。争取能申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参与国家973和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在有影响国际期刊每年发表3—5篇高质量论文,并争取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形成重大影响阶段。利用成果效应使科研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成为石油行业和省内相关研究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国内知名的岩土力学研究团队。 2100433B
关于 考研的一些资料链接: 提取码: 8fn4如资料有问题,欢迎追加询问
目前西南石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全国重点高校!成都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推荐中石油华东就业,大庆没有优势。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传统的就业区域,东北石油是大庆,华东是胜利,西南是新疆,四川。全国范围而言,还是中石大华东认可度高,无论是出国还是外企。中石大华东也是211院校,社会...
征文通知(第一号通知)第7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将在2011年的春夏之交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并得到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
2009岩土工程——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考博真题
研究所有教师和研究生近二十名,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生力军的科研队伍。研究所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
近五年来在《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世界地震工程》、《力学与实践》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
学院现有结构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工程结构与系统质量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燃气技术研究所等机构 。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院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已逐渐形成了岩土与道路工程、结构与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燃气、土木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测绘遥感与地理信息等稳定的学科方向和研究团队,先后主持承担了180多项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获部省级奖20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