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比例达90%以上。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4人,有22位教师拥有国家各类注册资质。已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共4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管理”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和1个工程管理MEM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结构工程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800人。
学院下设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等4个专业教研室和结构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工程结构与系统质量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机构。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下设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力学、测量、土工、工程仿真、建筑环境与设备等7个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300万元,实验室面积1600平方米。日益改善的实验条件保障了我院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
教授 周绪红* 刘伯权 * 赵均海* 周天华* 王毅红* 郑宏* 颜卫亨 李建峰 石坚 傅光耀 ...
郑大本部已经取消二本招生 除西亚斯三本
肯定是北京交通大学好一些的,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40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全国排名280名,差距不是一点点的事情啊,所以,你还是选择北交大。
学院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以质量工程为牵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土木工程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团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被列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院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已逐渐形成了工程结构与系统可靠性分析、岩土渗流理论及应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等稳定的学科方向和研究团队,先后主持承担了120多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超过1900万元。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获部省级奖20多项。
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共有12人次在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学术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先后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教授在内的23位专家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并与成都军区测绘大队、四川博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港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市新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20家军、地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全院师生秉承“源自石油、面向社会、开创未来”精神,依托建院20年的文化积累,全方位展示其“责任·潜力·希望”,大家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悄然无声地续写着新的辉煌。
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87年,注册资金210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国家乙级资质,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工程勘察、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的工程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全院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加强改革和自身建设,主动面向市场增强竞争实力。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2人,其中具有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7人,一级注册结构师5人,其他注册工程师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4人。专业设置齐全、合理,技术设备仪器先进,完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能独立承担完成多种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咨询与人才培养任务。"_blank" href="/item/天府杯/6162071" data-lemmaid="6162071">天府杯”奖10余项。设计质量和服务信誉均得到业主和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及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四川省设计勘察先进单位”和“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机推广应用先进示范单位”。
法人代表、院长:李浴辉
党委 书 记:张天军
党委副书记:黎元龙
学院行政:
院长:刘建军
副院长:王泽根
副院长兼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浴辉2100433B
第 1 页 共 2 页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特 征码 标签 特征码 ]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于 1997年 9月由原土木工程系、水资源 与港湾工程系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合并成立, 下设 6个系和 1个基础 教学中心,并设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等十多个科学研究机构, 目前在职 教职工 210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 2700余名。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三个一级学科, 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水利工程一 级学科及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 制造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在新一轮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海船、 水利、土木 3个一级学科分列第四、第五、第八。工程硕士培养领域 包括: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 、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 博士培养领域:能源与环保。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水利工程实验中心、 船舶与海洋 工程实验中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西南石油大学最具影响力的学院,坐落于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学院源于1958年建校之初的地质钻采系,2013年更名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油气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为国家输送了2.3万余名优秀本、硕、博毕业生,其中2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现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流体力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石油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开发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校生4158名,其中本科生2428名,硕士生1303名,博士生369名,国际学生58名。设有5个教研室,5个研究所,1个研究中心和1个实验中心。教职工261人,专任教师198人,博士生导师62人,教授84人,副教授86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优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四川杰出人才奖1人,天府万人计划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8人,其他省部级拔尖人才108人次。
“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开发专项项目、课题(专题)93项,973项目课题、专题及子课题5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84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6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3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4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64项、三等奖42项;授权发明专利798件,授权国际专利38件;发表SCI论文1375篇,出版专著72部。
招生类别:理工 就读于成都校区
本专业依托“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中国一流的本科生培养能力,培养质量居国内前列。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油气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科学理论、工程实践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统理论,获得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及国际化能力,毕业后能在石油天然气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志向设立“创新班”、“国际化班”、“卓越(工程师)班”,以适应油气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及多样化的需求。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与传质学、地质学基础、测井原理及工程应用、油层物理、油气层渗流力学、钻井与完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天然气工程等。
硕博士点情况:该专业依托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拥有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2个博士点和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3个硕士点。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跨国石油公司、海陆油气田相关企业、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与规划机构以及油田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延长石油、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中海油湛江分公司、中海油深圳分公司、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川庆钻探公司、长城钻探公司、西部钻探公司、华北石油局、道达尔公司、贝克休斯公司、斯伦贝谢公司、壳牌公司、威德福公司、安东石油等。
深造去向: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在该专业依托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还可以选择硕博连读。
培养对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要求考生身体健康,脊柱不能严重弯曲,下肢残缺者不能影响行走。
招生类别:理工 就读于成都校区
本专业依托“油气储运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中国一流的本科生培养能力,培养质量居全国前列。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我国油气工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知识,获得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和科学素养,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城市燃气、石油石化和国防等行业与部门从事油气储运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志向设立“标准班”、“卓越(工程师)班”,以适应油气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及多样化能力的需求。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过程控制与仪表、金属腐蚀与防护、油气储运设备、油气矿场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管道输送、管罐结构设计、城市配气等。
硕博士点情况:该专业依托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拥有油气储运工程1个博士点和油气储运工程、流体力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3个硕士点。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油气田企业、油气管道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单位、石油化工企业、石油销售企业、城市燃气公司、部队和民航的油料公司以及国家物资储备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庆钻探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中石油管道局、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CPE)、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油田建设公司、中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港华燃气公司、昆仑燃气公司等。
深造去向: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推免攻读硕士学位。另外,在该专业依托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还可以选择硕博连读。
培养对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要求考生身体健康,无色盲,脊柱不能严重弯曲,下肢残缺者不能影响行走。
招生类别:理工 就读于成都校区
本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属于“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依托“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面向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海洋石油工业钻井、采油、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除具备一定的工科基础理论和海洋法规基础知识外,应熟练掌握海洋钻井、完井、采油和油气集输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好外语水平,可胜任海洋钻井与完井、海洋采油气、海洋油气集输等工作的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油层物理、海洋平台与结构工程、海洋钻井工程、海洋完井工程、海洋采油工程、海洋油气集输工程。
硕博士点情况:该专业依托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拥有海洋油气工程1个博士点和海洋油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2个硕士点。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跨国石油公司、海洋石油公司等油气田相关企业、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与规划机构以及油田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如: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中海油上海分公司、中海油湛江分公司、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公司、中海油监督监理公司、贝克休斯公司、斯伦贝谢公司、康菲石油、道达尔公司等。
深造去向: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推免攻读硕士学位。另外,在该专业依托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还可以选择硕博连读。
培养对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要求考生身体健康,脊柱不能严重弯曲,下肢残缺者不能影响行走。 2100433B
学院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院团委。
建筑工程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教研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研室、测绘工程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城乡规划教研室等6个教研室。
结构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工程结构与系统可靠性研究所、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燃气工程研究所等实验和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