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207074850 | 作 者 | 张晓山,李周,等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 | 出版时间 | 2007年1月 |
页 数 | 345 | 定 价 | 48.00元 |
《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是黑龙江人民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晓山,李周,等
内容简介
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2007),ISBN:9787207074850,作者:张晓山 李周 杜志雄 包宗顺2100433B
对于村庄撤并建社区现象,熟悉基层情况的山东聊城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夏正智非常关注。“要通过建设中心城市的办法来吸引农村居民进入中心城市居住和生活,而不是以村改居的方式强制农民‘被城市化’。”夏...
这个的看每户的建筑面积为多少。 一般要求每户的建筑面积为60平左右。 你就按每户60平的建筑面积计算,三万户总计建筑面积 为 180万平。 所以两年 中水泥需求 432000吨的,每年需求216000...
新农村建设包含以下内容:1、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素质教...
1 平罗党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时光荏苒,来到高明镇平罗党村工作近一年了,逐渐熟悉和 掌握了基层农村工作。在 2011年 5月 16日至 5 月 20日,我通 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对高明镇平罗党村的 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一、基本情况 平罗党村位于高明镇镇西南五公里处,全村辖三个村民小 组,246户, 1012人,耕地面积 2530亩,共 48名党员,其中女 党员 7 名。生产发展中实现了“ 115”种植格局(即千亩苹果、 千亩红堤葡萄、 五百亩桃李杏杂果),是县上有名的水果专业村, 一村一品示范村, 升级晋档一类村。 村班子团结敬业, 社会稳定, 村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 2010 年,实现人均纯收 入超 8000 元,呈现出文明共建、富裕共创、和谐共享的大好局 面。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红堤葡萄。主要的水果产品有:苹果、桃、 杏、李子、核桃
万北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 ,是今后一段时 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 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农民生活水 平明显提高,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 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 农村经济与 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人就万北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 情况作此报告。 一、万北村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万北村共 240户,1150口人,耕地 1148亩,商业门店 100余家。有规模的 民营企业 10家,外来务工经商人员 1000余人,养殖专业户 20多家,专业运输 车辆 40多辆。大的企业有邯郸正大饲料有限公司 (总投资 3300万元,年产饲料 12万吨)、智成畜牧有限公司(总投资 1800万元,年产饲料 6万吨,年出栏育 肥猪 4000余头,青年鸡
第一章 载入青史的成就
第一节 中央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节 昔日封闭的乡村而今公路畅通无阻
第三节 农民的生活设施得到很大改观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为建设新农村寻找万全之策
第五节 乡村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第六节 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第七节 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形势喜人
第八节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第九节 “科教兴村”为新农村建设助劲
第十节 新农村建设典型层出不穷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实际操作与中央本意出现偏差
第二节 亿万农民工大流动给城市生活造成压力
第三节 农民工向城市转移透视出“五个”社会问题
第四节 人口无序流动导致社会管理难度增大
第三章 用科学发展观调整新农村建设模式刻不容缓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这一仗必须放在农村打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是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第三节 客观估量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
第四节 今天的农村具备了企业发展的“四个条件”
第五节 事实早已证明乡村可以办企业
第六节 为农民工就地打造出全新的就业舞台
第七节 运行模式的抉择原则
第八节 运行模式的抉择方法
第四章 用“万镇"模式夯实新农村发展基础
第一节 全国农村形成“万镇”格局的客观依据
第二节 “万镇”模式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万镇”模式的显赫作用
第四节 挑选“万镇”应考虑的“六个”方面条件
第五节 挑选“万镇”应严格遵循基本程序
第六节 “万镇”选址应该注意的参考因素
第七节 从实际出发确立“万镇”发展规划
第八节 以“万镇”发展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
第五章 用“企业战略转移”模式创建新农村建设主战舞台
第六章 用“城市内优外特”模式打开新农村建设突破口
第七章 用“扬弃式现代农业”模式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第八章 发挥舆论优势进行食品革命大讨论
第九章 新农村建设的配套措施
第十章 尊重客观现实帮助农民走上安居乐业之路2100433B
这是一部心血之作。
历时十多载,作者踏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市)乡村,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关注农村问题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就解决“三农”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在获得丰厚研究素材的基础上,作者遵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根据我国国情,站在推进民族长足发展高度,深刻剖析了由农村问题而透视出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着力宏观层面上,架构了一整套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运行模式,这将使我国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又一大奇迹!
李珀榕,曾于共青团组织、政府机关、高校、国务院研究机构工作。 长期从事农村问题调查研究,先后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和文章百余篇,出版有报告文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