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修篱筑道——家庭庭院的设计与布置 | 作 者 | 【日】株式会社主妇之友社 |
---|---|---|---|
类 别 | 图书>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 出版社 |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定 价 | ¥25.00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17055174 |
本书能够给初次尝试家庭园艺设计的人提供详尽的指导。在介绍庭院设计基础时,采用大量图片与示例,操作简单,效果美观;在介绍庭院植物时,充分考虑到初学者的状况,选择的植物多以容易栽培的种类围住。全书图文并茂,帮助家庭园艺初学者快速入门,从而进一步打造出拥有独特风格的庭院。
CHAPTER 1
庭院规划 6
充分利用狭小空间
微型花园 8
为阴凉处增添时髦色彩
日阴花园 10
感受自然之安逸
杂木之庭 12
也可以欣赏芬芳
蔷薇花园 14
美味又养眼
果蔬花园 16
植物种类、位置变化多端
盆植花园 18
空间利用是关键
阳台、露台花园 20
CHARTER 2
庭院制作的基础 22
围起庭院 24
围栏的设立方法 26
树篱的制作方法 30
可攀上围栏的缠绕性植物 38
培育树木 32
苗木的种植 44
庭院树木的打理 46
庭院树木的挖掘和移栽 48
可用作标志树的树木 34
可用于遮蔽的中型树木 36
芬芳的开花树木 38
长出美丽红叶的树木 40
开出美丽花朵的树木 42
制作花坛…50
正式挑战高设花坛…52
制作红砖围边花坛…54
草本花卉苗和球根的种植…58
从种子开始培育…60
多种多样的播种方法…62
花坛的打理…64
可在半阴处培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期在早春~初夏的花…66
可在半阴处培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期在秋季~冬季的花…68
适合向阳处的多年生草本植物…70
可轻松培育的一年生草本植物①
花期在春季~夏季的花…72
可轻松培育的一年生草本植物②
花期在夏季~秋季的花…74
拥有存在感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76
不费功夫的美丽球根花卉…78
一年一换的美丽球根花卉…80
美丽的彩色观叶植物…82
清爽的绿色观叶植物…84
铺装材料地面…86
打造红砖露台…88
打造红砖小径…91
碎石的铺设方法…92
草坪地面…94
暖季型草皮的铺设方法…96
草坪的打理…98
地被植物…100
CHAPTER 3
从庭园开始的快乐生活…102
从种植到装饰,为生活添彩的蔷薇…104
在院子里种植…112
在花盆里种植…114
适合种在庭园里的蔷薇
古老蔷薇…106
古董月季…108
现代月季…110
蔬菜、药草、果树:培育可食用植物…116
生长在容器里的混合沙拉…130
种植蓝莓…131
美观又美味的蔬菜…118
带来丰收乐趣的蔬菜…120
可用作调料的药草…122
气味芬芳的人气药草…124
适合种在庭园里的果树…126
可轻松培育的小型果树…128
CHAPTER 4
庭园打理的基础知识…132
春季
辛勤打理使好花长开…134
夏季
应对暑气和干燥要趁早…136
秋季
种子、球根的种植和过冬准备…138
冬季
迎春准备和庭园树木的打理…140
专栏
来描绘庭园的设计图吧…93 2100433B
1、 本书介绍了家庭庭院制作的基础理论,大量采用图片的同时,还展示了许多简单而又美观的操作范例。
2、 书中介绍的植物全都以容易栽培的种类为中心,对于完全没有园艺经验的人来说也能轻松将植物养活。
3、 将本书作为你从零开始的*本庭院制作入门书吧!逐步丰富你的知识和经验,制作出属于你自己风格的家庭庭院!
目前庭院的风格蛮多的具体要看个人爱好,这方面还是---西安有熊景观园林。。可量身定制更独特有品位。--- ~~~好象是第一次听母亲对我说对不起,说得怯怯的,因为她的生病,认为给我造成的辛苦是给我...
主要可以根据以下两条来设计就好了: 1. 庭院设计更要懂得欣赏。 懂得欣...
你好,一般人都喜欢房子的内范围大,所以会对庭院缩小而设计,但是其实每家每户都有一定的房子大小比例,因为自家的设计,相当房子大,庭院小,不管自家房子与庭院比例失调,和别人家的房子也比例失调。庭院墙壁与房...
园艺设计师简介:香山三纪,毕业于惠泉女学园短期大学园艺生活专业。是香山园艺装饰事务所的主理人,从花草种植到园艺设计,所精通的领域十分广泛。用砖搭建花坛,制作木板等体力劳动也不在话下。 以《园艺指导》一书为七点,现活跃于多个领域。
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太阳能家庭庭院照明系统。由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的太阳能作为照明系统的能源,使用89C51单片机来智能控制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蓄电池的温度保护以及对照明电路的控制,并采用脉冲充电法对电池保护。此系统适用于学校、家庭、工厂以及公园的夜间照明,对于有供电限制的地区尤为适用,并且节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对于建设绿色能源社会具有长远意义。
家庭居室装修中,厨房常被忽视。厨房往往空间狭小,其既要追求实用、安全、卫生,又要兼具艺术享受的装修要求,使厨房空间的布置与装修更需要有所讲究。厨房中家具的布置、装修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都要求业主精心考虑,创造一方理想的天地。
溢水道的设计和布置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土石坝一般中小型溢水道,约占水库枢纽工程造价的25~30%及劳动力的25%,故溢水道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在水库工程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关键词:土石坝中小型水库溢水道常见问题对策溢洪道的设计和布置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土石坝一般中小型溢洪道,约占水库枢纽工程造价的25~30%及劳动力的25%,故溢水道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在水库工程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溢水道是洪水期间保证水库安全的重要设施,中小型水库由于受工程造价的限制,其设计采用的洪水标准往往偏低、选用洪水数据偏小,因而必然带来溢水道设计尺寸偏小,再加上周边岩体风化坍落,往往造成泄流能力不足,因而不能保证安全泄水。在布置上,某些工程设计的溢水道其进出口段离坝身太近,坝肩与溢水道之间仅有单薄的山脊相隔。进口段如未进行有效的护砌,泄水时一旦发生冲蚀现象,将危及坝肩安全,有些设计的陡槽末端与坝脚紧贴,假如发生横流冲刷,更易危及坝脚安全,因此这二种情况均对大坝的运行安全十分不利。溢水道设计的平面弯道半径过大和收缩过剧,对泄流十分不利。非凡在溢洪道陡坡段布置有弯道时,由于弯道流态、流势剧烈变化,导致二岸产生了水面差,这时凹岸水面壅高,并在下游衔接的平直段内产生折冲水流,大大影响了泄流能力和消能效果。另外陡坡段或缓流段的过剧收缩,也会发生显著的壅水和流态变化,并对溢水道衬砌造成冲击,如砌护过高会增加投资,砌护过低了又不安全。
溢水纵横剖面及平面布置设计不当,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陡坡设计比降过陡。部分溢水道布置在非岩性山坡上,其底部未做有效的反滤衬砌,致使渗水后易产生滑坡;结构上也不稳定。在横断面设计中,有些工程对两侧山坡开挖坡度注重不够,有的过陡,加上衬砌厚度偏薄,不能满足抗滑抗倾稳定,也易造成坍方和滑坡;平面布置上,存在着上下游断面连接不配套,形成“瓶颈”现象,从而影响了泄洪能力;此外溢水道末端与河道衔接部分注重不够,导致有的末端高出河床很多,有的末端未做砌护处理,常造成严重冲刷,并向上延伸,直至整个建筑物破坏。
现有水力设计方法尚不够完善,如溢水道进口布置有引洪平流段的情况下,由于水力计算中忽略了平流段时进口水位的壅高。而实际壅高有时较大,不可忽视。有些设计对溢水道的消能工的设计考虑不够充分,或者型式选择不当,导致消力墙长度和深度均不能满足需要,消能不够充分,致使下游河段发生严重冲刷。另在侧槽式溢水道设计中,过去大多采用“扎马林法”进行计算。经多年实践及水工模型试验证实:使用该法计算所确定的水面坡降偏小,导致侧槽深度不够,流量系数减小,使侧堰局部呈现沉没出流,其实际泄洪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泄量,因而对工程是不安全的。
有些工程在结构设计中对泄洪的特点和基础特性考虑不周,溢水道下泄的高速水流具有很强的冲出力、由于急流的掺气和脉动现象十分显著常会产生剧烈的震动;有些溢水道采用低标号的浆砌石或砼砌护,且砌护厚度与边坡砌护高度都不能适应结构稳定要求,因而不能抵御高流速的冲刷;有些非岩基上的溢洪道设计时,底部几乎没有反滤排水设备,极易发生塌滑;有些大面积圬工砼衬砌由于未设伸缩沉陷缝,致使溢洪道衬砌发生一些裂缝,总之这些都使工程安全受至影响。
溢水道设计中把握的基本资料是否充分与完善,选用的设计标准是否恰当,均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及经济,现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1.规划布局
溢水道工程的规划布局应尽量利用有利地形地貌,即要经济合理又要保证安全。如大坝四周有天然山坳可以布设溢水道则最为理想,如主坝口子狭窄无法布置正堰则可考虑选择侧槽式溢洪道。其规划布置的主要原则是:基础坚硬均一,线路短,无弯道,出口远离坝体;工程严禁布置在滑坡或崩塌体地上。溢水道通常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引流段、控制段、泄流段及消能工。
2.引流段
为引流平顺其进口外形最好做成喇叭口,为减小损失其长度不宜过长。如因地形所限必须在该段内设置弯道时,则应使弯曲段尽量平缓外、还应使弯道与下游衔接段和出口段尽量远离坝脚,以免冲刷坝脚。引流段截面一般选用梯形或矩形,当流速≤1~2米/秒时一般可不砌护,但与坝端邻近和紧接控制建筑物的范围内应砌护一定长度,同时在弯道二侧的凹岸亦应砌护,如为坚硬的岩基则可不考虑。
3.控制段
为使泄流均匀,可使近口水流垂直于控制段建筑物;根据地形条件和泄流需要必需设置宽顶堰或实用断面堰,堰宽度可按答应单宽流量选定,岩基上单宽流量为40~70m3/s,非岩基上为20~40m3/s,土基上为20m3/s。除近口段设有引流段外,一般应使堰顶宽度≤3h堰;为使水流平顺,堰口与其上游引流段可采用渐变段连接,其收缩角以12度左右为宜。如堰体较宽则应在其横向设置温度缝与沉陷缝,其间距可按10~15m布设。
4.泄流段
该段平面均采用直线布置,并尽量避免弯道和设置扭坡顺引流态的急骤变化甚至产生负压;其纵断面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形、地质而选用缓坡、陡坡或多级跃水等多种形式;陡坡段应采用均一比降;由于泄水段流速很高,故应尽量布置在岩基上,如为非岩基则该段衬砌厚度应按答应流速与地质条件选择进行设计,一般浆砌石用0.5~1.0m,砼0.2~0.5m,钢筋砼0.15~0.3m,其坡度一般以≤1/2.5为宜。
新鲜岩基上的泄水道,可不砌护;如为松软风化岩石仍须用0.3~0.5m的浆砌石或0.2m厚的砼作砌护,并加设锚固筋;如需大面积砼衬砌则应按地质情况,结合温度变化布置伸缩缝和沉陷缝,两侧边坡可仅设横缝,底部则应设纵横缝,间距一般为8~12m,同时在衬砌底部需敷设排水的反滤料;考虑高速水流掺气的特点,边坡的砌护高度应有适当超高。在泄水段末端需设置消能工,其具体选择型式可根据地形、地质和水力条件的要求而定,采用多级跃水或溢水道末端的跃流段应使其泄流方向远离坝脚≥100~150m。对于非岩基上一般均采用底流消能,并在末端设置消力池。如泄流量不大,亦可考虑消力槛形式;如为远驱式水跃,由于极易造成冲刷,此时可考虑采用差动式消力槛形式;在岩基上,如溢洪道尾端有较陡边坎时,采用挑射消能较为有利,由于这种形式可省去消力池、护坦与海漫等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小、造价低,因而常被采用。根据工程实践鼻坎形式以矩形差动式最好,但鼻坎以上陡坡最好做成矩形断面,千万不可作成梯形断面以免需用扭坡与鼻坎衔接。
5.侧槽段
该段布置应垂直于来水流向,其长度可根据等高线向上游延伸,水流特点是侧向进流,纵向泄流。
侧堰与深槽连接的渐变过渡段,其收缩角应控制在12°左右,其长度一般为槽内水深的3~5倍,其主要作用是避免槽内波动和横向旋滚的水流直接进入陡坡段。
为使水力计算与工程特性相一致,故正确选用计算公式十分重要。
1.引流段的水力计算:可采取自下游控制断面向上游反推求水面曲线的方法进行,引流段进口处端须先计算水位壅高,才能求得泄洪时的正确库水位。
2.控制段的汇流计算:可根据“直井堰水力计算设计规范”建议的方法计算,同时正确选用流量系数时并使其与选用的堰型相一致。
3.泄流段陡槽水力计算:推求陡槽段水面曲线的方法较多,如陡槽底宽固定不变时,可采用BⅡ型降水曲线或用查尔诺门斯基方法计算;对底宽渐变的陡槽段则可用查氏方法分段详算。
4.消能设施的水力计算:采取底流式消能可以采用A-C:巴什基洛娃图表计算。由于巴氏对各种消能设备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均较明确、具体,计算省时又能保证精度;但是我们在选定消能设施的尺寸时应该留有余地,对于一些重要的中型水库其水力计算成果还应通过模型试验加以验证;至于挑射消能计算,目前还未找到一种比较成熟适用的计算方法。
5.侧槽段的水力计算:过去采用的“扎马林法”由于计算时采用了均匀流假定,而实际水流状态是沿程变量流,故不符合适用于均匀流的谢才公式,因而与实际泄流情况有较大出入。
近年来有些水利科技工根据水流动量或能量关系而建议采用的水面曲线推算的公式比较符合实际泄流情况,如“西南水工所在《中小型水库侧槽式溢洪道的设计》一书中介绍的公式”、“美国<小坝设计>一书中用的公式”、以及“浙江省《水利科技情》77年第三期介绍的南斯拉夫哈丁公式”等均与水工模型试验吻合。其中南斯拉夫的哈丁公式又可结合实际验算,计算方法简便、省时,故可供设计参考。由于侧槽内实际的流态十分复杂,故在堰顶对面的岸坡水面要比平均水位抬高5~20%,因此其设计的衬砌的高度、厚度要要考虑上述影响。
由于侧槽式溢水道在侧向进流时,水流的冲击、掺气和槽内水流波动很大,流态十分复杂,故精确计算十分困难,因此对于重要的大中型水库其侧槽式溢洪道设计需依据水工模型试验来确定其相应尺寸。
为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结构计算是不可缺少的,除一些护坡及挡土墙的稳定可按一般方法计算外,必须进行陡坡面砌护厚度与消力池底板的稳定分析,而对挑射消能则应进行鼻坎的稳定与基础应力计算。
1.陡坡的护砌厚度应满足滑动安全,设置伸缩缝沉陷缝以后,坡面砌护类似大面积薄板,故对基础应力以及倾复稳定一般可不须计算,其主要控制条件是滑动稳定,作用在护面上的滑动力主要有水流拖泄力、砌体自重顺坡方向的分力及护面凸体产生的阻力;抗滑力则包括砌体自重垂直坡面的分力和水流静压力、护面上的上举力和渗透压力,其抗滑安全系数应≥1.3~1.5即为安全。
2.消力池底板厚度应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由于底板四面边界的约束作用,一般没有滑动问题,因此仅需对其抗浮要求进行稳定计算。作用在底板上的上浮力包括渗透压力、脉动压力、底板上凸出体产生的上举力,以及下游消力池水深与水跃段内压力差。抗浮力包括底板的浮重和底板上的水重,其抗浮安全系数≥1.3~1.5即为安全。
3.挑流鼻坎的尺寸应满足滑动稳定、倾复稳定和答应的基础应力。作用于鼻坎上的向下的垂直力包括鼻坎自重、鼻坎上的水重,挑流曲面离心力的垂直分力;向上的垂直力包括脉动力、渗透压力、鼻坎下游尾部形成的上浮力、以及鼻坎上凸出体产生的上举力。作用于鼻坎的水平推力包括水流的拖泄力,挑流时其鼻坝曲面离心力的水平分力,以及鼻坎上凸出体产生的水平分力。按一般力学方法计算鼻坎的滑动与倾复稳定时其要求抗滑安全系数≥1.3~1.5,抗倾安全系数≥1.5,同时计算上述各力的合力,其作用点应位于基础面中三分点之内,且基础最大与最小应力比值≤3~5,以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陷。
矿山机修厂总平面布置,根据其工艺联系和安全、卫生等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要保证生产流程合理、布置紧凑、联系方便。机修厂各车间的布置。宜采用南北朝向,以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保证生产工人有良好的操作条件。对于产生烟尘、尘、热量或散发有害气体的铸造、锻压和热处理车间以及锅炉房,应布置在厂区最小风频的上风侧,木模车间宜靠近铸造车间;铸造、铆焊、木模车间周围要设置必需的堆料场和操作场地;产生噪声的铆焊车间和露天操作场宜布置在厂区边缘并远离行政生活设施 。2100433B
【学员问题】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的要求?
【解答】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要满足三个水力要素:管道充满度、流速和坡度。
1、管线最短、水力条件好
⑴排水立管应设在最脏、杂质最多及排水量大的排水点,以便尽快地接纳横支管的污水而减少管道堵塞机会。
⑵排水管应以最短距离通向室外。
⑶排水管应尽量直线布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采用两处45°弯头或乙字弯。
⑷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支管宜采用90°斜三通连接。
⑸横管与横管及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45°三(四)通或90°斜三(四)通。也可采用直角顺水三通或直角顺水四通等配件。
⑹排水立管与排水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⑺排出管宜以最短距离通至室外,以免埋设在内部的排水管道太长,产生堵塞、清通维护不便等问题;排水管道过长则坡降大,必须加深室外管道的埋深。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其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有跌落差并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限制。
⑻最低排水横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
⑼当排水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无专用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规定。
⑽当建筑物超过10层时,底层生活污水应设单独管道排至室外。
2、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⑴尽量避免排水管与其他管道或设备交叉。当排出管与给水引入管布置在同一处进出建筑物时,为便于维修和避免或减轻因排水管渗漏造成土壤潮湿腐蚀和污染给水管道的现象,给水引入管与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⑵管道一般应在地下埋设或敷设在地面上、楼板下明装,如建筑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管槽、管道井、管沟或吊顶内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维修。
⑶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设备振动影响或重物压坏处,因此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⑷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过伸缩缝、沉降缝,若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因建筑内部物的沉降或伸缩受到破坏。
⑸排水立管中心与墙面距离:
立管直径(㎜)5075100125150200
管轴与墙面距离(㎜)50708090110130
3、生产及使用安全
⑴排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或建筑物的使用。
⑵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与设备上面。
⑶架空管道不得布置在居室、食堂、厨房主副食操作间的上方;也不能布置在食品储藏间、大厅、图书馆和对卫生有特殊要求的厂房。
⑷架空管道不得吊设在食品仓库、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室及配电间内。
⑸生活污水立管应尽量避免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及安装要求较高的房间,并应避免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⑹管道不得穿过烟道、风道。
⑺当建筑物有防结露要求时,应在管道外壁有可能结露的地方,采取防露措施。
⑻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4、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⑴排水埋地管道,不得布置在可能承受重物施压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应与有关专业协商处理。
⑵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烟道和风道,并不得穿过伸缩缝。当受条件限制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⑶排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孔洞。并且管顶上部净空尺寸不得小于建筑物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
⑷排水立管穿越楼板时,应设套管,对于现浇楼板应预留孔洞或镶入套管,其孔洞尺寸要求比管径大50~100㎜.
⑸在厂房内排水管道最小埋深应符合规定,在铁轨下应采用钢管或给水铸铁管,并且最小埋深不得小于1.0m
⑹铸铁排水管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柔性接口。
①高耸建筑物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内。
②排水立管高度在50m以上或在抗震设防的9度地区。
③其他建筑在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柔性接口。
⑺排水埋地管道应进行防腐处理。
⑻排水立管应采用管卡固定,管卡间距不得超过3.0m,管卡宜设在立管接头处;悬空管道采支、吊架固定,间距不大于1.0m.
5、防止水质污染
⑴下列设备和容器不得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
①生活饮用水贮水箱(池)的泄水管和溢流管。
②厨房内食品设备及洗涤设备的排水。
③医疗灭菌消毒设备的排水。
④蒸发式冷却器、空气冷却塔等空调设备的排水。
⑤贮存食品或饮料的冷藏间、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和冷风机溶霜水盘的排水。
间接排水是指卫生器具或用水设备排出管(口)与排不管道直接相连,中间应有空气间隔断,使排水管出口直接与大气相通,以防水质受到污染。
注:饮料用贮水箱的间接排水口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150㎜.
⑵设备间的排水宜排入邻近的洗涤盆,如不可能时,可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漏斗或容器。
⑶间接排水的漏斗或容器不得产生溅水、溢流,并应布置在容易检查、清洁的位置。
⑷排不管与其他管道共同埋设时,最小水平净距为1.0~3.0m,垂直净距为0.15~0.2m左右。如果排水管平行设在给水管之上,并高出净距1.5m以上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5.0m.交叉埋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4m,并且给水管应设有保护套管。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