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必将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铁路工程辅助决策系统和工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水平,推动铁路规划、设计及管理中的高科技应用发挥较大作用;特别在培养较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独特的作用。
考虑到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已加强了计算机软件和编程的基础课程教学,本书在编写中着重于介绍线路工程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原理、开发战略和研究方法,而不再包括具体的语言编程和源程序举例等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尚缺乏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在讲授相应章节时补充一些编程实例和布置一些作业。在书末附有参考文献,教师和学生都可从中获得参考知识。希望在本课程教学中着重于开拓思路,扩大视野,发挥创造性,让学生自己在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动手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教材是作者在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开发研究和“铁路纵断面计算机辅助设计”、“铁路线路CAD”、“铁路勘测设计信息技术”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目前国内尚无“线路工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出版,全面系统地介绍工程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的书也很少。本书正是从这点出发,结合作者数年来对线路工程信息技术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以及线路工程信息技术软件开发体会,把诸多具体操作上升为一般概念,提供给读者的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线路工程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的书。
易思蓉,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选线设计”主持人,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第四届铁路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铁道部铁路特色专业(铁道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城市轨道交通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选线设计理论、线路勘测设计现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路设计理论以及磁悬浮交通技术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铁道部科技开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攻关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
20世纪90年代,在线路勘测设计现代技术领域积极倡导了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首先提出了虚拟环境选线设计的理念,在线路设计智能cAD方法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就积极参与了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技术标准的研究,作为特聘专家指导完成了首条上海磁悬浮交通示范运营线的选线设计工作。
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为铁道工程和轨道交通领域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并编写了大量教材,其中主编的《铁路选线设计》教材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2006年获“四川出版奖图书奖”一等奖。
绪论
第一节 线路工程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
第二节 线路工程信息技术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线路工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第四节 线路工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章 线路工程信息技术的支撑环境
第一节 硬件支撑环境
第二节 运行软件环境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技术
思考题
第二章 现代线路勘测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概述
第三节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第四节 线路工程中的遥感技术
第五节 地面数字测图
思考题
第三章 数字地形建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获取数字地形数据的方法
第三节 数字地形数据预处理
第四节 数字地形模型
思考题
第四章 工程数据库系统设计
第一节 工程数据库系统分析
第二节 DBMS的数据模型
第三节 EDBMS的专业信息处理设计
第四节 线路工程数据库原型系统(RLEMDBS)
思考题
第五章 铁路线路设计优化技术
第一节 工程优化技术的基础
第二节 线路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第三节 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
第四节 数字地价模型与铁路用地征用费计算
第五节 纵断面优化设计
第六节 线路平面优化技术
思考题
第六章 铁路新线设计CAD系统
第一节 线路CAD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
第二节 线路平面CAD系统
第三节 线路纵断面CAD系统
第四节 路基横断面CAD系统
第五节 排水用地CAD系统
第六节 铁路站场CAD系统
思考题
第七章 铁路既有线改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第一节 既有线改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第二节 增建二线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思考题
第八章 线路工程计算机制图
第一节 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线路工程图参数化设计方法
第三节 等高线地形图绘制
第四节 线路工程图绘制
思考题
第九章 铁路工程中的智能决策技术
第一节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铁路工程决策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铁路线路走向选择智能决策方法
第三节 线路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第四节 新建铁路中间站、会让站分布决策分析
第五节 既有铁路技术改造决策专家系统
思考题
第十章 铁路工务管理系统
第一节 工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第二节 工务养护维修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节 铁路轨道养护维修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第四节 国外典型系统介绍
思考题
参考文献 2100433B
线路工程测量的重点和难点工作是曲线测设,传统的测量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曲线放样的精度和效率问题;使用RTK技术进行线路测量,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在曲线测量中的局限性。通过RTK在线路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RTK技术用于线路工程测量的优越性。
- 1 - 1设计依据 1.1《客户委托书》; 1.2地方电力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高压电力客户供电方案批准 单(编号 XXXXX ) 2设计范围 2.1 根据委托书,本次设计为 XXXXXXX配电工程的设计。 2.2 编制施工设计图纸 3线路路径 供电电源 XXXXXXXXX 4主要完成工程量 新建 10kV线路路径总长 0.35 公里 ,线路导线选用 LGJ-50。安 全系数为 2.5. 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 杆塔总数: φ190/12米砼杆 5根。 5.2 导线: - 2 - LGJ-50 250公斤 5.3真空开关 (带计量) 1台 5.4变压器( 250KVA) 1 台 5.5综合配电箱 1个 5.4计量 采用高压计量,在 10kv 线 528 线路支线 11#杆处安装具有计 量带开关的三相组合互感器 1 台,电压比选用 10000/100,准确度 为 0.2级
12月9日,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陕京四线北京段线路工程正式在北京市延庆区打火开焊,标志着陕京四线北京段线路工程全面开始建设。
陕京四线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于8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本期建设包括1条干线1条支干线,线路总长1114公里,设计输气量250亿立方米/年。
干线起自陕西省靖边首站,途经内蒙古、河北,止于北京市高丽营末站,全线隧道穿越4处,河流大型穿越6处,河流中型穿越35处,铁路穿越28处,高速公路穿越26处。工程设站场9座,线路截断阀室50座,线路阴极保护站10座。
北京境内全长约139公里,包括延庆-高丽营干线段(108公里)、高丽营-西沙屯联络支线(31公里),涉及延庆、怀柔、昌平、顺义四个区。其中包含四处控制性工程(军都山、杨树沟、大杨山隧道已贯通,新王峪隧道正在建设),新建延庆分输站,扩建高丽营末站、西沙屯末站。
陕京四线工程建设是西部进口中亚气和国产气输送的重要通道,是“西气东输”战略通道的延伸,符合全国的管网总体布局,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该管道工程将打通大唐克旗煤制气供应北京市场通道,改善北京市供气格局,提高北京市供气管道的网络化程度,增强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管道沿线地区对天然气快速增长的需要,满足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是实现冬季高峰期平稳供气的重要保障。
为了配合国家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中国石油正全线抓紧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陕京四线工程2017年10月底前建成投产。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东北电力大学土木工程(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三峡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均设有输电线路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本书基于通信工程领域中最新的标准与规范,运用大量详实的案例和直观的图纸,并借鉴光缆线路工程中的前沿成果,系统地阐述了光缆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防护、测试、验收、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