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是蒸发操作单元中极为重要的设备,它在热泵蒸发过程中和压缩机一样重要。要想使稀溶液变成浓溶液,也即让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多为水)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蒸发器进行蒸发。
我们知道采用热泵蒸发技术的目的在于节约热能,为此对蒸发器的设计要考虑采用大的加热面积和小的温差(△t)。这样,才能使压缩机投入的功率比较小,实现节能的目的。
悬筐式蒸发器属于竖管式蒸发器的一种,如图1所示。
悬筐式蒸发器操作原理与中央循环管式相同。液体循环发生在外壳的内壁与悬筐的外壁之间的环隙中,因而热量损失较小。其特点是加热室可以取出,便于清理。但结构复杂.所需材料较多。适于蒸发容易结晶的溶液。
加热蒸汽由中央管进入管束的管间。包围管束的外壳外壁面与蒸发器外壳内壁的环隙通道代替了中央循环管,操作时溶液沿环隙通道下降而沿加热管束上升。一般环隙截面积约为加热管束总截面积的100%-150%,较中央循环管蒸发器的比例大,故改善与加速了料液的循环速度,循环速度可达1m/s-1.5m/s,不但提高了传热效果,也阻止了加热管内的结垢,这种蒸发器传热面积限于100m以下,总传热系数在600W/( m·℃)-3500/(m ·℃)之间。
由于在循环管与加热管中液体的密度不同。 料所以产生液体的循环。在蒸发器内。溶液由加热管上升。受热而达到沸腾。所产生的二次蒸气经分离器与除沫器由顶部排出。液体则经中央循环管下降。降至蒸发器底的液体又沿加热管上升。如此不断循环。溶液的循环速度也不断加快。可达0.1~0.5 m/s。因而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与生产强度。此种蒸发器适用于黏度大的溶液和易结垢或结晶的溶液。
钛材防腐蚀,物料腐蚀性强就要用钛,不过很贵。板式蒸发器是可以用钛材来做的,所以你说的两个是不存在对比性的。板式蒸发器的一些特点:优点:1.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与膜蒸发器一样可实现负压蒸发。2.适用于热...
建议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效果肯定都能达到效果板式换热器对小温差换热的效率要高,但是他的冷水侧板片结垢也比较难受,还是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换热器吧
(1)升膜式蒸发器:是原料液从蒸发器底部进入,被2次蒸汽带动,沿着管往上流。 降膜式蒸发器:是原料液从蒸发器顶部进入,随重力作用沿着管壁向下流动。(2)不管是什么蒸发器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加热...
悬筐式蒸发器的优缺点如下:
①悬筐式蒸发器的优点:加热室可从顶部取出便于清洗和更换;溶液循环速度大,改善了结垢情况,提高了K值,强化了传热过程;由于加热室内与外壳直接接触的是循环溶液,它的温度比加热蒸汽低,所以外壳表面温度低,热损失少。
②悬筐式蒸发器的缺点: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材料消耗量大,装置较复杂。使用于有结晶的溶液,可在下部设置析盐器,在此设备上蒸发与结晶两个单元操作同时进行。
干膨式与满液式蒸发器——稿件介绍了干膨式与满液式蒸发器各自的优缺点及相互差异。
悬筐式蒸发器竖管式蒸发器的一种。操作原理与中央循环管式相同。液体循环在外壳的内壁与悬筐的外壁之间的环隙中进行,因而热量损失较小。其特点是加热室可以取出便于清理。但结构复杂,所需材料较多。适于蒸发容易结晶的溶液。
干膨式蒸发器冷媒系于管内蒸发,在蒸发器出口端通常约有5至10K的过热度,膨胀阀则以感温球侦测到的过热度来调节蒸发器所需的冷媒流量。
干膨式蒸发器之优点:
大都以感温式膨胀阀(TXV)为节流装置,能适应负载的变动,控制性良好,且施工容易、成本低廉。
冷媒流经管内,因流速较大,可藉气态冷媒的速度直接将冷冻油带回压缩机。
缺点:
过热的冷媒蒸气约占蒸发器热传面积的20%,却仅能提供少量制冷的焓值,故蒸发器总热传效率较低。
流经TXV的冷媒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差,以确保系统的冷媒循环量及制冷能力。通常是以设定冷却水入水温度为30℃的高压控制(HeadPressureControl)来保持一定的压差,但此种控制模式须维持一定的系统高压,当高压侧的操作条件低于设计条件或于部分负载时,系统效率无法随之提升。
于多压缩机之系统中,冷媒循环各自独立,卸载后便有部分闲置的热交换面积无法利用,因此系统的部分负载性能受到限制。
满液式蒸发器常与离心式压缩机或螺旋式压缩机配合使用于中、大型冰水机,系统效率佳,制造成本及技术困难度较高。冷媒系于管外蒸发,可藉高压侧或低压侧的液位控制器(如浮控阀)来调节蒸发器所需的冷媒流量,液位的高低是以能将蒸发器管排完全覆盖为原则,沸腾的冷媒液可完全将热传表面润湿,因而能有较佳的热传效率。
满液式蒸发器之优点:
完全润湿的热传表面,可增加蒸发器的使用效率,提高系统低压侧压力。
液态冷媒于蒸发器壳侧沸腾,压损较小,温度亦较均匀;且因吸入端的蒸气以接近饱和的气态进入压缩机,故可增加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与质量流率。
由于多压缩机机组可共享一蒸发器及冷凝器,于部分负载时仍能有效地利用热传面积,故可拥有较高的部分负载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
液气分离空间要能够将大部分的气态与液态冷媒分离,以免造成大量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压缩。
由于进入蒸发器的冷冻油无法随气态冷媒直接返回压缩机,回油的问题必须特别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