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荆江裁弯工程位于长江中游藕池口至城陵矶,弯道长37km,抑制了崩岸,保护了农田。
中文名称 | 下荆江裁弯工程 | 地点 | 长江中游藕池口至城陵矶 |
---|---|---|---|
弯道 | 长37km | 作用 | 抑制了崩岸,保护了农田 |
弯道长37km,狭颈两侧水面相距约4km。引河长4.3km,平均曲率半径2.3km,裁弯比即裁弯河道流程的长度与引河的比值为 8.5。引河地带上层粘性土厚6m,以下为中细沙,引河底宽30m,挖深以除去粘性土利于河水淘刷为准,断面面积为原河的1/30。人工开挖与机械开挖相结合。1966年10月开工,次年5月竣工。引河开始过流至1967年冬已冲刷形成主航道,1968年汛后达到设计尺度开始护岸。1971年新河护岸基本稳定。其间先后完成了新河北堤、调弦河湾颈防护工程及上下游河势控制工程。
河道原长33km,狭颈两侧水面相距3km。引河长3.5km,平均曲率半径2km,裁弯比9.3。引河地带上层粘性土覆盖层20~30m,下为中细沙。引河底宽30m,挖深至设计枯水位以下3m,开挖断面面积为原河的1/25~1/17。1968年12月开工,次年6月竣工。以人工开挖、水下机械开挖和爆破相结合开挖引河,过流后还采用了挖泥和局部爆破松动等辅助措施。1971年 5月形成主航道。新河护岸及上下游河势控制工程也先后实施。
未能按规划及时实施,1972年7月发生自然裁弯,裁弯线路较规划线偏北2km,河势发展迅速,但不完善。因其下游两湾已先裁成,沙滩子的自然裁弯也难以改变,同时与原计划线路接近,未再作调整,随后即对河势进行控制和稳定。
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降低了裁弯工程以上 200km河段内的洪水位。沙市、新厂、石首汛期同流量的水位分别降低0.5、0.65、1.05m,亦即在相同的水位时,扩大了河道泄量。这也相应减少藕池口、太平口等入洞庭湖的分流及分沙量,对荆江和洞庭湖区防洪都有利。在航运方面,三处裁弯共缩短航程78km,并裁掉碍航浅滩4处。由于河势稳定,抑制了崩岸,保护了农田,并为河曲带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裁弯段上冲下淤,监利水位有所抬高,已采取了相应的稳定措施。
长江中游藕池口至城陵矶称为下荆江。下荆江河道曲折,为蜿蜒型河道。裁弯前河长243km,全河道总弯曲系数即弯曲河道的流程与其直线距离之比约为3,几个大弯段,弯曲系数均为10。河曲带宽即蜿蜒型河道在顺河流延伸的地带内,河曲横向摆动所达到的最大宽度,约20km。该段崩岸频繁,河势多变,不利于防洪、航运和农业生产。为改善这种情况,计划进行三处河道裁弯工程,根据河势发展,先后实施(见图)。
我觉得应该要达到100(1)窗帘布的尺寸 窗帘布有定高布、定宽布之分。所谓定高布指一卷布的高度是固定的, 有2.8米、2.1米两种.定宽布的规格是1.45米,依据窗户尺寸合理选择规格,节省用布的 同时...
可能是你电脑系统的问题,是不是杀毒软件中阻止了下载
中国长江三峡风景极佳,水能资源丰富,久已闻名于世。7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大纲》中提出修建三峡工程。后来许多水利专家前往勘察,都认为工程巨大,难于修建。1944年美国政府主动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愿...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是航道整治工程难度大、水沙条件变化复杂的河段。目前,该河段典型的航道整治措施为软体排加抛石与钢丝网护坡相结合的稳滩固岸结构,而施工中水下抛石形态的监控难度较大,缺少简便、直观、实用的软件与地形测量仪器相结合。本研究基于多波束河床地形扫描技术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一种水下抛石着床形态实时监控系统,对抛石前后的水下地形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反馈抛石施工区域漏抛少抛超过安全允许范围的情况并预警。研究成果将对水下抛石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峡水库修建后,由于水库调蓄作用,进入坝下游荆江河道的水沙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荆江河道产生较明显的冲刷,已引起局部河段的河势调整,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对两岸堤防、已建护岸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及河道的稳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进而影响该地区的防洪、航运、生态与环境,以及河流的综合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采用长江防洪实体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三峡工程运用初期不同时期荆江重点险工段调关弯道的冲淤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河势调整趋势。研究成果可为该段河道的治理和河势控制工程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参考。
长江下荆江裁弯工程工程规划
该河段碍洪碍航严重,崩岸剧烈,为了扩大荆江的泄洪能力,改善航运条件,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于1960年编制了下荆江系统裁弯上程规划。经过比较,选定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由沙滩子、中洲子和上车湾3处裁弯工程所组成的南线方案(见图),实施方法采用引河法。在确定裁弯顺序时,经对3个弯道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经过比较和模型试验研究,居于中间位置的中洲子弯道具备较为理想的地质条件,可起控制河势、实现较为有利的南线河道方案的作用,并可通过中洲子裁弯取得实践经验,遂确定首先实施中洲子裁弯工程。
中洲子裁弯工程包括:①引河开挖工程,②新河护岸工程,③新河北堤工程,④防止调弦河弯狭颈冲穿的护岸工程,⑤新河上下游河势控制工程。引河长4.3km,平均弯曲半径为2300m,老河长36.7km,裁弯比8.5。引河地区的地质情况是:上层黏性土一般厚6m,下层为中值粒径0.17mm的中细砂。根据荆江水量大、汛期长、水流的挟沙能力较强、裁弯河段的裁弯比较大等特点,以及中洲子引河地区的土质情况,经过河床演变分析计算和模型试验,引河开挖断面面积采用原河道断面面积的1/30,引河设计底宽为30m,开挖深度以将黏性土层挖除为准。引河开挖工程于1966年10月开工,1967年5月竣工,采取人工开挖与水下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共完成土方186万立方米。引河过流后,经过1967年汛期水流的冲刷,冬季即成为长江主航道。1968年汛后,引河已发展至预计的宽度、深度,即开始进行新河护岸工程。至1971年汛前,护岸工程基本稳定,共用块石33万立方米,完成土方44万立方米。在引河竣工过流前后,还先后兴建了新河北堤工程、调弦河弯狭颈格堤和护岸工程,以及上、下游河势控制工程。
上车湾裁弯工程包括引河开挖工程、新河护岸工程和上下游河势控制工程。引河长3.5km,平均弯曲半径为2000m,老河长32.7km,裁弯比9.3。引河地区上层黏性土厚度,上段约30m,中段约20m,下段约4~6m,下层为中值粒径0.17mm的中细砂。引河断面设计底宽30m,开挖深度为设计枯水位以下3m,考虑到引河地区上、中、下各段的黏性土层厚度不同,且土质黏性较重,经对引河地区黏性土冲刷速度问题进行专门的试验研究,并参照中洲子裁弯工程经验,引河开挖断面面积采用原河道断面面积的1/17~1/25。引河开挖工程于1968年12月开工,1969年6月竣工,采用人工开挖、水下机械和爆破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共完成土方219万立方米。引河过流后,经水流的冲刷并采取挖泥和局部爆破松动等辅助措施后,于1970年5月成为长江的单线航道,1971年5月成为长江主航道,新河护岸工程和上下游河势控制工程也已先后实施。
沙滩子裁弯工程由于未能及时实施,1972年7月发生了自然裁弯。裁弯后的新河线较规划线偏北2km,河势没有实现比较理想的改造。
下荆江裁弯工程实施后,经历了不同洪水,特别是较大洪水的考验,达到了预期的工程目的:①在防洪方面,裁弯河段上游约200km范围内的洪水位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沙市水位比裁弯前降低约0.5m,新厂降低0.65m,石首降低1.06m。②在航运方面,中洲子和上车湾两处裁弯,缩短航程58km,加上沙滩子自然裁弯,下荆江共缩短了78km,原有的碍航浅滩裁掉了4处,航运条件得到了改善。③在农业方面,监利以上河段裁弯以后,经过护岸,抑制了堤岸崩退和农田坍失的严重局面,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1967年及1969年对下荆江中州子与上车弯两弯曲段,进行了人工裁弯取直工程。加上1972年位于监利县境的沙滩子又发生自然切滩和裁弯,河道弯曲系数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②。总计缩短河长八十公里,增加泄洪量约五千秒立米,对防洪和航运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