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层析法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层析方法,特别适用于很多中等分子量的样品(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挥发性样品)的分离,尤其是脂溶性成分一一般不适用于高分子量样品如蛋白质、多糖或离子型亲水住化合物等的分离。吸附层析的分离效果,决定于吸附剂、溶剂和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这三个因素。
中文名称 | 吸附层析法 | 常用方法 | 液一固吸附层析 |
---|---|---|---|
吸附剂 | 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硅酸镁等 |
柱层析法定义:柱层析技术又称柱色谱技术。在圆柱管中先填充不溶性基质,形成一个固定相。将样品加到柱子上,用特殊溶剂洗脱,溶剂组成流动相。在样品从柱子上洗脱下来的过程中,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以中压柱层析法提取分离冬凌草甲素为例 以一定比例的石油醚一为洗脱液,60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的使用压力为2~ 3KG/C 。按每份500ML收集,TLC检识展开剂一氯仿(2:8),显色剂...
气体吸附 (氮气吸附法 )比表面积测定 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方法有多种,其中气体吸附法因其测试原理的科学性,测试过程的可靠性,测试结 果的一致性,在国内外各行各业中被广泛采用,并逐渐取代了其它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成为公认的最权威 测试方法。 许多国际标准组织都已将气体吸附法列为比表面积测试标准, 如美国 ASTM 的 D3037,国际 ISO 标准组织的 ISO-9277 。我国比表面积测试有许多行业标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标 GB/T19587-2004 《气 体吸附 BET 法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积》。 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原理, 是依据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 在一定 的压力下,被测样品颗粒(吸附剂)表面在超低温下对气体分子(吸附质) 具有可逆物理吸附作用, 并对应一定压力存在确定的平衡吸附量。 通过测定 出该平衡吸附量, 利用理论模型来等效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 由于实际 颗粒外
氨基酸的分离(纸层析法) 一、实验原理 1、层析法又称色谱法,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 配系数等),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中,并 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得到有效的分离。 操作方式: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等 分离机理:分配层析、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 析等 2、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展层溶剂由有机 溶剂和水组成。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在滤纸上水就被吸附 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当有机溶剂(流动相)沿纸流动经 过层析点时,层析法上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不断进行分配。由 于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不断进行分配。由于溶质中各组分的分 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物质被分离后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 值表示: 只要条件(如温度
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混合试样各组分的吸附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当采用溶剂洗脱时,发生一系列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的过程,吸附力较强的组分,移动的距离小,后出柱;吸附力较弱的组分,移动的距离大,先出柱。
薄层层析用的吸附剂与其选择原则和柱层析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薄层层析要求吸附剂(支持剂)的粒度更细,一般应小于250目,并要求粒度均匀。用于薄层层析的吸附剂或预制薄层一般活度不宜过高,以Ⅱ~Ⅲ级为宜。而展开距离则随薄层的粒度粗细而定,薄层粒度越细,展开距离相应缩短,一般不超过10厘米,否则可引起色谱扩散影响分离效果。
纸层析法应用
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试样组分,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并芘。但不如GC、HPLC应用普遍。在做叶绿体色素分离时用到,将叶片碾碎,浸出绿色液体,将液体与层析液(石油醚)混合,将滤纸一段进入混合液体,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由此观查出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
纸层析法一般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
纸上扩散地快,反之则慢;含量较多者色素带也较宽。最后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所以利用纸层析法
能清楚地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
纸层析法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如丙酮等,一般有挥发性、并有一定毒性,使用时要注意密封层析,避免吸入过多有害挥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