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方竹,拉丁文名:Chimonobambusa angustifolia C. D. Chu et C. S. Chao.禾本科、寒竹属起初绿色,密生白色柔毛和稀疏刺毛,后变无毛而具细疣点及印痕;竿环较平,惟在有分枝的节处则甚隆起;箨环留有箨鞘基部的残余及淡褐色纤毛;但亦有多枝者,枝条实心,其节处强烈隆起。箨鞘纸质至厚纸质,短于其节间,黄褐色,背面上部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或淡黄色圆斑,下部则疏生淡黄色柔毛及小刺毛,鞘缘密生黄褐色纤毛,纵肋明显,小横脉紫色;箨耳不发达;箨舌截形或拱形,甚至强烈拱状上突,全缘,有微小纤毛;箨片极小,锥状三角形,系由箨鞘顶端向上收缩而成。叶鞘无毛,惟鞘缘生易落的纤毛;叶耳缺;直立,苍白色;叶舌低矮,呈拱形;叶片纸质或薄纸质,线状披针形至线形,无毛,小横脉呈长方格状。花枝未见。笋期8-9月。
概述图片取之中国植物图库。
中文名称 | 狭叶方竹 | 拉丁学名 | Chimonobambusa angustifolia C. D. Chu et C. S. Chao |
---|---|---|---|
别称 | 线叶方竹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族 | 倭竹族 | 属 | 寒竹属 |
种 | 狭叶方竹 |
生海拔700-1400米。
产陕西、湖北、广西、贵州。模式标本采自融水九万大山。
狭叶方竹形态特征
竿高2-5米,直径1-1.5厘米,下部的节内环生短刺状的气生根9-14条;节间 略呈四方形或圆筒形,长10-15厘米,起初绿色,密生白色柔毛和稀疏刺毛,后变无毛而具细疣点及印痕;竿环较平,惟在有分枝的节处则甚隆起;箨环留有箨鞘基部的残余及淡褐色纤毛;竿每节分3枝,但亦有多枝者,枝条实心,其节处强烈隆起。箨鞘纸质至厚纸质,短于其节间,黄褐色,背面上部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或淡黄色圆斑,下部则疏生淡黄色柔毛及小刺毛,鞘缘密生黄褐色纤毛,纵肋明显,小横脉紫色;箨耳不发达;箨舌截形或拱形,甚至强烈拱状上突,全缘,有微小纤毛;箨片极小,锥状三角形,长3-5毫米,系由箨鞘顶端向上收缩而成。末级小枝具1-3 (4)叶;叶鞘无毛,惟鞘缘生易落的纤毛;叶耳缺;鞘口繸毛仅3-5条,长3-5毫米,直立,苍白色;叶舌低矮,呈拱形;叶片纸质或薄纸质,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6-15厘米,宽5-12毫米,无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呈长方格状。花枝未见。笋期8-9月。
通常以移植母竹或鞭根埋植法繁殖。母竹宜选植株健壮而较低矮者,移植时留竹鞭1米,切勿伤笋芽,且带宿土,竹秆截去枝梢,只留3--4盘枝丫。栽后沟穴埋土踏实,浇透水,盖以稻草保湿。以早春移植为宜。
北方为散生竹.用途上可以分为观赏竹和材料用竹.观赏竹又可分为观叶和观杆两大类. 具体种类:毛竹,箬竹,观音竹,罗汉竹,方竹,湘妃竹,紫竹,慈孝竹,龟甲竹,金镶玉竹,玉镶金竹,黄...
小型竹时杆呈圆形,成材时竹杆呈四方型。 相关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8251.htm?fr=ala0_1_1
花叶近实心茶秆竹是近年发现的近实心茶秆竹的一个新变型。2003年10月,笔者在福建古田县西部海拔550米的一个山场进行外业工作时,偶然发现了这种与众不同的竹子。其主要特点是叶片上有一至多条宽窄不一的浅黄色彩条,秆高一般在0.5~2.2米左右,是一种非常好的观赏竹。2004年5月,我们再次到该山场进行调查,采集标本,发现个别竹株抽穗开花。根据该竹子的地下茎与地上部分的形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贵港市山石建材有限公司 二○○九年九月 1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提交报告单位:贵港市山石建材有限公司 报告编写单位:平南县华兴矿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经 理: 编 制: 审 定: 二○○九年九月 2 目 录 一、概述 ...................................................... 1 (一)矿山位臵、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及矿山开发现状 . .............. 1 (二)编制依据 ................................................ 2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 ...................................... 3 三、矿产资源概况 ...................
实心狭叶方竹秆更矮小,高1.8m,直径0.5cm;秆和枝节间全为实心。
分布于中国中国(重庆梁平)。
适于地栽或盆栽观赏。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