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纤维强度 | 外文名 | Fiber strength |
---|
纤维强力试验仪器种类很多,从原理上分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大类。机械式强力仪有摆锤式、斜面式和杠杆式等。从动力来源来分,有电动式、重力式、水压式和液压式。
A、摆锤式强力仪,纤维束所受力与摆杆偏转角度的正弦成正比。
B、电子强力仪,电子强力仪测力传感器有电阻式、电感式等。电阻式传感器是电子强力仪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力传感器,其基本工作原理在于金属电阻丝的应变电阻效应,即电阻丝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引起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变化推知所受外力的大小。
(1) 一次拉伸试验,可以得到材料负一荷伸长曲线,以及试样的断裂强力、伸长、初始模量、屈服点应力—应变等指标。
(2) 应力松弛试验,最大伸长限设置在某一定伸长值,拉伸试样时,横梁运动达到设定的伸长值时自动停止。由于试样内应力松弛,负荷会随时间而逐渐减小。
(3)定伸长弹性试验,最大伸长限设置在某一伸长值,当拉伸试样至最大伸长限,如图所示曲线由O到A时,横梁停止运动,此时记录纸也停止运动。横梁停顿一定时间后,由于试样内应力松弛,曲线由A下降到B。然后横梁反向运动至试样原始长度时自停。在横梁反向运动时,记录纸后退,得到BCO曲线。横梁经过一定时间停顿后,再进行第二次拉伸,得图中OEF曲线,由所得拉伸图可计算试样的弹性指标。
(4)定伸长反复拉伸试验,拉伸试样时,横梁自动在最大伸长限和最小伸长限范围内往返运动,记录纸运动与横梁同步,得到如图所示曲线。经一定循环次数后,测其永久变形大小。
(5) 负荷循环试验 ,用于控制横梁运动,使拉伸过程中试样负荷保持不变,可进行试样蠕变及定负荷反复拉伸试验。
C、纤维电子强力仪,是一种数据处理功能很强的电子强力测试仪器,它可以象普通纤维强伸度仪一样测量纤维的绝对强力,也可与振动式纤维细度仪联机使用,通过微机接口通讯自动计算单根纤维的比强度,以及计算与纤维线密度有关的单根纤维的模量与断裂比功,绘制负荷一伸长曲线。可测试纤维比强度。
纤维绝对强力不是纤维强度。纤维电子强力仪若不能振动式细度仪联机,测试的纤维强度就是近似值,不符合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标准试验方法要求,不能作为进出口质检、论文等有权威数据用。
纤维强力试验仪器种类很多,从原理上分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大类。机械式强力仪有摆锤式、斜面式和杠杆式等。从动力来源来分,有电动式、重力式、水压式和液压式。
A、摆锤式强力仪,纤维束所受力与摆杆偏转角度的正弦成正比。
B、电子强力仪,电子强力仪测力传感器有电阻式、电感式等。电阻式传感器是电子强力仪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力传感器,其基本工作原理在于金属电阻丝的应变电阻效应,即电阻丝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引起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变化推知所受外力的大小。
(1) 一次拉伸试验,可以得到材料负一荷伸长曲线,以及试样的断裂强力、伸长、初始模量、屈服点应力-应变等指标。
(2) 应力松弛试验,最大伸长限设置在某一定伸长值,拉伸试样时,横梁运动达到设定的伸长值时自动停止。由于试样内应力松弛,负荷会随时间而逐渐减小。
(3)定伸长弹性试验,最大伸长限设置在某一伸长值,当拉伸试样至最大伸长限,如图所示曲线由O到A时,横梁停止运动,此时记录纸也停止运动。横梁停顿一定时间后,由于试样内应力松弛,曲线由A下降到B。然后横梁反向运动至试样原始长度时自停。在横梁反向运动时,记录纸后退,得到BCO曲线。横梁经过一定时间停顿后,再进行第二次拉伸,得图中OEF曲线,由所得拉伸图可计算试样的弹性指标。
(4)定伸长反复拉伸试验,拉伸试样时,横梁自动在最大伸长限和最小伸长限范围内往返运动,记录纸运动与横梁同步,得到如图所示曲线。经一定循环次数后,测其永久变形大小。
(5) 负荷循环试验 ,用于控制横梁运动,使拉伸过程中试样负荷保持不变,可进行试样蠕变及定负荷反复拉伸试验。
C、纤维电子强力仪,是一种数据处理功能很强的电子强力测试仪器,它可以象普通纤维强伸度仪一样测量纤维的绝对强力,也可与振动式纤维细度仪联机使用,通过微机接口通讯自动计算单根纤维的比强度,以及计算与纤维线密度有关的单根纤维的模量与断裂比功,绘制负荷一伸长曲线。可测试纤维比强度。
纤维绝对强力不是纤维强度。纤维电子强力仪若不能振动式细度仪联机,测试的纤维强度就是近似值,不符合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标准试验方法要求,不能作为进出口质检、论文等有权威数据用。
纤维强度 概念纤维强度是指纤维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g、cN表示。 棉纤维与纤维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强度高的纤维成纱后的强度也高。如陆地棉纤维拉力通常为4~11克,海岛棉为4~7克。化学纤维的强力和伸长可在加工过程中控制。除拉伸断裂特性外,纤维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回复能力,影响纺织品的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等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义乌市港龙木业有限公司追求为客户创造技术领先的产品和为客户提供卓而不群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永不满足、不流于平庸,把每一次成功当成事业前进的起点,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
200~600元 碳纤维绳是用碳纤维制成的绳,简称碳绳。以聚丙烯腈基碳绳为例,常用直径2.0,每米重量1.8g,最小拉伸载荷100N,最大环扣强度100N,最小环扣强度60N,灰分含量
有时还要测定纤维的蠕变、应力松弛、反复拉伸特性等。
断裂比强度表示纤维的相对强度,它是纤维强度和细度的综合指标单位为g/dtex,cN /dtex。
各种纤维织品的燃烧特性:
1. 棉、麻、竹等植物纤维和粘胶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容易燃烧,产生黄色及蓝色火焰,有烧纸或草的气味。灰烬呈灰色,易飞扬。
2.羊毛、蚕丝(蛋白质):燃烧缓慢,徐徐冒烟;燃烧时缩成一团,有特殊的焦臭味;灰烬呈小球状,一压即碎。
3.合成纤维:
⑴尼龙:边燃烧边熔化,无烟或略有白烟。火焰小,呈蓝色。有烧焦的芹菜味,灰烬为浅褐色小硬珠,不易捻碎。
⑵涤纶:燃烧时边卷缩边熔化边冒烟,火焰为黄白色,有芳香味,灰烬为褐色小珠,可以用手捻碎。
⑶腈纶:一边缓慢燃烧,一边熔化,火焰为亮白色,有时略有黑烟,有鱼腥味,灰烬为黑色小珠,脆而易碎。
⑷维尼纶:缓慢燃烧并迅速收缩,火焰小,呈红色,有黑烟和特殊气味,灰烬为褐色小珠,可用手捻碎。
⑸氯纶:难于燃烧,当接近火焰时边收缩边燃烧,离火即灭,有氯气的气味,灰烬为黑色硬块。
⑹丙纶:燃烧时边卷缩边熔化,火焰明亮,呈蓝色,有燃烧蜡质的气味,灰烬为硬块,但可以捻碎。
4.无机纤维
玻璃纤维:不燃烧,熔融不变色,灰烬为本色,小玻璃珠状。
5.特点对比
纤维特点对比
褪色:棉>混纺>化纤;
易变形:针织>梭织;
起毛、起球:棉织物<混纺织物(涤棉)<毛腈织物;
起静电:化纤>棉;
缩水:棉>混纺>化纤;
抗皱:棉<混纺<化纤。
基于网格理论,可根据工艺参数预估壳体的理论水爆压强。通过对复合壳体点火试验后解剖测绘,同时结合先前水爆试验结果,反算得出缠绕纤维的实际发挥强度,从而对纤维的强度发挥系数进行修正,为后续类似复合壳体纤维缠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网格理论,可根据工艺参数预估壳体的理论水爆压强。通过对复合壳体点火试验后解剖测绘,同时结合先前水爆试验结果,反算得出缠绕纤维的实际发挥强度,从而对纤维的强度发挥系数进行修正,为后续类似复合壳体纤维缠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强度。铜氨纤维强度比粘胶纤维高,湿态时,强度是干态时的65-70%。
耐热性。铜氨纤维在150度强度下降,180度即枯焦。
耐酸碱性。铜氨纤维对酸和碱类的抵抗能力差。稀的热酸和冷的强酸都会使它溶解,在一定浓度的稀酸中处理。也会受到一定损伤。在低浓度的弱碱液中,短时处理,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强碱液中处理,会受到损害,甚至溶解。
氧化剂作用。铜氨纤维对含氯漂白剂,过氧化氢的抵抗能力差。
光泽柔和,具有真丝感,手感柔软。
考虑到高强混凝土基体破坏时强度较低的异型纤维有些被拉断,同时异型纤维的效能与其本身的强度有关,所以将钢纤维强度划分为三个等级:380MPa(380~599 MPa),600 MPa(600~999 MPa)1000 MPa(不小于1000MPa)。应当指出,对中低强度的混凝土,钢纤维的强度并不重要,日本的规范设计中就只规定钢纤维强度的最低限制为380MPa。因此在设计和应用中,一般情况下对钢纤维本身的强度不应提出过分要求。
为防止钢纤维在纤维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被骨料碰撞折断,钢纤维本身不能太脆。吸收美国ASTM A820的有关规定,要求对钢纤维做弯折检验:钢纤维应围绕直径3mm的圆棒弯折90°不折断。
温度影响棉纤维发育
棉纤维的诸多特性与温度关系甚密,棉纤维强度、马克隆值、纤维素含量和聚合度均随温度不足而下降。
在10-25℃范围内,气温对纤维长度的效应是曲线型的;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纤维长度则缩短。当5天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对棉花纤维素的沉积有利;低于20℃时,纤维素沉积明显降低;一般铃期平均气温为20-25℃纤维素沉积多,成熟良好,纤维壁较厚;铃期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纤维强度等品质性状变差。
夜间平均气温对纤维发育影响极大,夜间平均气温在27-15℃范围内,气温越低纤维增重越多。当夜温太低(20℃),会使纤维缩短1-3毫米。根据离体棉铃发育的研究,纤维素合成的最适温度为28-29.9℃,一般后期棉铃纤维之所以成熟度低、强度差,主要是由于低温影响纤维素淀积,次生胞壁较薄的缘故;虽然陆地棉品种纤维强度、成熟系数、主体长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细度呈显著负相关,但温度过高也会使纤维变短、变粗。
几乎所有研究报道都认为马克隆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随温度降低,棉纤维干物质积累减慢,终值降低,在增长高峰期内干重增加量减少,纤维干重占全铃重百分比值呈现“先降后升”趋势。
温度影响棉籽发育
在温度较高时,籽指变化与温度关系不明显;但温度降到适宜范围以下(低于20℃)时,籽指变化与温度关系十分密切,籽指随温度下降而递减。对一定品种来说,纤维和种子生长同时受温度影响。开花前7-10天正值胚珠发育时期,对外界条件最为敏感,连续高温会导致单铃胚珠数减少。
高温极显著地提高单铃不孕籽率,在30.6-39.7℃间,气温每增加1℃,单铃不孕籽率将提高5.29%。种子含氮量与夜间温度呈线性关系,与含油率趋于双曲线型,最适点是在接近20℃处。低温改变了单糖的比率和在种子中最大积累时间。种子含油率与最高温度的相关系数为r=-0.57,种子内矿物质和贮存物的积累速率也因低温而改变。
以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而成,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兵团植保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