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等,拉丁学名:Amaranthus tricolor L.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顶端圆钝或尖凹,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无毛。喜温、喜光,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耐旱、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原产印度,分布于亚洲南部、中亚、日本等地。有清热,利窍。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等功效。
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中文学名 | 苋 | 拉丁学名 | Amaranthus tricolor L. |
---|---|---|---|
别称 | 雁来红,老来少,三色苋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石竹目 | 科 | 苋科 |
属 | 苋属 | 英文名 | Three-coloured Amaranth |
原产地 | 热带亚洲(印度) | 入侵地 | 中国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原产印度,分布于亚洲南部、中亚、日本等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原产印度,分布于亚洲南部、中亚、日本等地。
苋分类学
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等,拉丁学名:Amar anthus tricolor L.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中央种子目;苋科;苋属;苋,
苋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 叶 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0厘米,宽2-7厘米,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顶端圆钝或尖凹,具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无毛;叶柄长2-6厘米,绿色或红色。花簇腋生,直到下部叶,或同时具顶生花簇,成下垂的穗状花序; 花簇球形,直径5-15毫米,雄花和雌花混生;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5-3毫米,透明,顶端有1长芒尖,背面具1绿色或红色隆起中脉;花被片矩圆形,长3-4毫米,绿色或黄绿色,顶端有1长芒尖,背面具1绿色或紫色隆起中脉;雄蕊比花被片长或短。胞果卵状矩圆形,长2-2.5毫米,环状横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圆形或倒卵形,直径约1毫米,黑色或黑棕色,边缘钝。花期5-8月,果期7-9月。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 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
两者不是一种植物。苋菜的叶呈卵形或棱形,菜叶有绿色或紫红色,茎部纤维一般较粗,咀嚼时会有渣。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亦称为“凫葵”、“荇菜”、“莕菜”。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
马齿苋是田头路边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菜,它耐旱,生命力很强,即使拔起久晒,也不会枯死。也叫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马胜菜。叶像马齿,而且具有滑利性,因而得名马齿苋。它的茎柔软并且铺在地上...
苋生长习性
苋菜喜温暖气候,耐热力强,不耐寒冷。生长适温为23~27℃,20℃以下植 株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苋菜是一种高温短日照作物,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极易开花结籽。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良好;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有时逸为半野生。
苋属下种类
.苋 雁来红(救荒本草)、老少年(盛京通志)、老来少、三色苋 (华北经济植物志要)图版46:7-10
Amaranthus tricolor L. Sp. Pl. 989. 1753; Bailey, Man. Cult. Pl. 355. 1949; 崔友文, 华北经济植物志要61. 1953; 侯宽昭, 植物分类学报3: 75. 1954; 广州植物志145. 1956; 东北草本植物志2: 102. f. 100. 1959; 海南植物志1: 404. 196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606. f. 1211. 1972;秦岭植物志1 (2): 182. 1974.--A. mangostanus L. Cent. Pl. 1: 32. 1755;崔友文, 同上61. --A. gangeticus L. Syst. ed. 10. 1268. 1759 et Sp. Pl. ed. 2. 1403. 1763; kom. in Acta Hort. Petrop. 22: 165. 1903; Bailey in Gent. Herb. 1: 21. 1920; 中国北部植物图志4: 14. pl. 6. 1935;北京植物志上册, 231. f. 176. 1962.
苋栽培技术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粘壤土,而且喜欢偏碱性的土壤。一般采用直播,很少育苗移栽,以采收幼苗供食用。早春2~3月播种,多利用大棚和小拱棚栽培;春栽播种(4~5月),多套种在瓜类、茄果类及豆类下,或与其他绿叶蔬菜混播,分期播种,陆续采收。播种前要将菜地深翻,并撒石灰,每666.7平方米撒150千克。整地时施腐熟的人畜粪为基肥,每666.7平方米春播者约3500千克,夏播者1500千克,秋播者2000千克。畦面整细耙平,宜高畦深沟,畦宽1.2~1.5米为宜。每666.7平方米播种量0.5~0.75千克,播种期偏早,播种量稍大。播种后不盖土或盖薄土,或覆以细沙或草木灰或人畜粪尿。也可用镇土代替覆土。
播种后视天气和土壤进行浇水追肥,10天左右出苗。春季气温低, 水分多,一般应控制浇水,只有在高温或干旱时才经常浇水。
从播种到长有2片真叶时,选晴天进行第一次追肥;约过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当第一次间拔采收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以后每间拔采收一次追肥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或2~3成腐熟人粪尿。并及时除去田间杂草。
夏秋季播苋菜只需3~5天出苗,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并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在盛夏高温期,还需覆盖遮阳网进行降温保湿,做到昼盖夜揭,创造有利于苋菜生长的适温环境,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在植株高15厘米左右时及时采收(可间拔,也可一次采收)。在采收前15天可追施2~3成腐熟人粪尿,在后期,追肥主要用速效氮肥,并及时浇水。否则急速开花结实,影响品质和产量。
苋菜梗即苋菜的主秆,俗称老苋菜,种植苋菜梗,是为制作霉菜梗提供原料。为了获得粗壮的主茎,要采用叶带毛秆粗壮的青绿色的苋菜梗专用品种;采用育苗移栽,按20×20cm株行距定植,施足基肥,多次追肥,使苋菜梗又粗又绿。由于苋菜梗在不少地方处于零星种植,至今尚无文献资料明确报道适于作苋菜梗的品种。
苋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可用40%乐果1000~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灭杀毙6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6000倍液喷雾防治。 苋菜病害有白锈病和病毒病。白锈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8%雷多米尔一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每亩喷施30~50毫升增产菌或植宝素6000~9000倍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病毒病可用抗毒剂1号300~400倍液防治,由苗期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或菌毒清200~5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
苋菜是一次播种、分批采收的叶菜。第1次采收,多与间苗结合。一般在播种后30~40天开始采收,采收时要掌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匀的原则,以增加后期产量。春播收2~3次,秋播收1~2次。亩产量可达1000~1500千克,春播产量高,秋播产量低。收获种子成熟后立即采收。
利用沼气技术开发生物能在国内外都是成功并较普及的技术。在江苏以及以北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沼气池一般情况下不能产气,这也是在该地区推广沼气能源利用的障碍之一。利用塑料大棚开发太阳能在国内外也是成功并被普及的技术。在江苏以及以北地区,也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往往达不到生物生长发育的理想要求,从而制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是寄生在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一种常见病原体,由其引起的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人群感染比较普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7亿人感染[1]。阴道毛滴虫具有一定的侵袭性,
苋实基本信息
【出处】《本经》
【拼音】 Xiàn Shí
【别名】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种子。9~11月采。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阳明大肠、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繁穗苋分类学
繁穗苋,别名:天雪米、鸦谷,拉丁文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中央种子目;苋科;苋属;繁穗苋。
红叶苋简介
植物名:称红叶苋
学名:Iresine.herbstiiHook.f.
别名:血苋
科:苋科
属:红叶苋属
产地分布:原产巴西
应用:红叶苋叶色浓艳,适宜与五色苋类或浅色花卉配置花坛、花境,也可盆栽观叶。
药用:性味甘、凉、无毒。具有解毒清热,止血利尿功效,主治白喉,尿血等症及透发麻疹。不可与鳖同食。
习性: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耐阴,但过分阴暗易徒长且叶色不良。畏寒冷,耐干热环境和瘠薄土壤,忌湿涝。在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15~26℃。
繁殖与栽培:多于夏季扦插繁殖温室中四季均可扦插,湿度保持15-25℃,易生根。也可播种繁殖。生长期间注意修剪,高度控制在10-60cm为宜。每月少量施氮、磷、钾肥一次,但要注意肥水过多则叶色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