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通过时间 2017年6月30日
批准时间 2017年7月27日 施行时间 2017年11月1日

停车难如何解决?餐饮油烟污染怎么管理?日前,经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公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届时,解决上述问题将有章可循。

据介绍,孝感市积极推动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成立孝感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加挂“孝感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牌子,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考核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以及部分需要直接承担的城市执法管理事项。该委(局)将作为执法人,依照条例履行管理职责。

按照条例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民区、旅游区,应当按照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库),并且停车场(库)要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不得擅自停用或者改作他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情况下,可以由城市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泊位。

为应对餐饮油烟污染的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市、县(区)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违反规定在禁止区域露天烧烤食品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其经营工具,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对于噪音扰民问题,该条例规定,生产、施工、经营场所和广场、公园、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产生的边界噪声,应当符合国家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标准。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高音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音的方法招揽顾客。 2100433B

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智能综合机柜 GXHT-ZNJG-00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海通

13%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可视楼宇综合电缆 可视楼内联网线,RVP4*0.2*3(锡丝编织)+RVP2*1.0(锡丝编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要德

m 13% 江苏联通电缆有限公司重庆销售分公司
电梯综合线 品种:音箱线;产品说明:网线+钢丝+电源;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厚德揽盛

m 13% 吉林省红昌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楼宇综合电缆 可视楼内联网线 RVP4×0.2×3(锡丝编织)+RVP2×1.0(锡丝编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联通

m 13% 扬州联通线缆电器有限公司成都办事处
智能照明后台管理系统 RX-V2.8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荣夏

13% 江苏荣夏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中心综合布线 1.:3*2.5RVVP电源线,,超五类网线,VGA3+6视,频线,地插,线槽等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贵州狼邦科技有限公司
FZB3F综合保护器 品种:断路器附件;系列:CW3全系列可选功能、附件;规格:配用CW3全系列断路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常熟开关

13%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图方便智慧管理系统30-50M² 30-50M²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图方便

13% 图方便(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开孔机综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8年4季度信息价
9A15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功率120k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功率160k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9A15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功率240k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功率120k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9A15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管理条例、职责及制度牌 800×500×5亚克力板,uc打印|1个 3 查看价格 佛山市虹霞创展广告灯饰器材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27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1、综合安防管理平台2综合安防管理平台|2.000系统(套) 1 查看价格 深圳市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3-16
综合管理平台 综合管理平台|1套 2 查看价格 四川联合众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2018-06-01
综合视频管理平台 综合视频管理平台|18台 2 查看价格 深圳市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  百色市 2020-12-15
综合管理平台 综合管理平台|1套 3 查看价格 四川巨杉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   2018-05-31
综合管理平台 综合管理平台|1台 1 查看价格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0-12-09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台 1 查看价格 深圳市澳斯联科实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0-12-02
综合管理平台 综合管理平台|1个 1 查看价格 北京汇鑫盛泰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9-09-20

(2017年6月30日孝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7年7月27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第三章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第四章园林绿化管理

第五章其他事项管理

第六章综合执法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实施城市综合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综合管理,包括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管理,以及经依法确定的,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需要纳入统一管理的公共空间秩序、违法建设治理、环境保护、交通和应急等方面的部分事项管理。

第四条城市综合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属地管理、权责一致,依法治理、科学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综合管理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建立以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为基础,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级各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综合管理的具体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城市综合管理相关工作,组织、动员辖区内单位和居(村)民参与城市综合管理相关活动。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及议事范围、规程由本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依法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实施相应行政强制措施。

市和市辖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具体管理内容、执法事项和区域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监督、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水利、民政、民族宗教、商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和公共交通等单位,应当在各自经营服务范围内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公共服务,承担设施养护、维修责任,配合做好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设立派出机构,按照规定权限负责辖区内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标,建立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第十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督察督办、公众参与等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十一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创新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服务机制,通过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环境卫生作业、市政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管养等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

鼓励、引导公众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倡导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对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第十二条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保障道路设施完好。城市道路出现塌陷、断裂等突发情形时,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修复。

城市道路上的各类管线的检查井、箱盖和其他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城市道路养护规范。因缺损影响交通和安全时,权属单位应当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补缺或者修复。

第十三条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因工程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事先征得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

地下管线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破路抢修,同时依照前款规定补办批准手续。

经批准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用途、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占用期满或者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并接受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查验收。

第十四条在城市道路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的路名牌、公交站牌、道路指示牌等公共信息标志,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出现污浊、损坏、移位等情形时,权属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及时清洗、更换或者修复。

第十五条在城市桥梁上架设管线或者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应当先经原设计单位提出技术安全意见,报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在城市桥梁安全控制范围内从事疏浚、挖掘、打桩、顶进、爆破等作业的,应当取得施工许可证,并与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签订保护协议,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十六条城市道路上的各类管线应当规范设置,标识清晰明显,不得妨碍城市道路交通,不得影响城市道路整体景观。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当实行管线入地,但按照设计施工规范不能入地或者现场不具备入地条件的除外。

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线应当进入管廊有序敷设。

第十七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加强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巡查、养护和维修,保障设施安全运行。

在管线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占压管线设施建造建(构)筑物和堆放物品;

(二)堵塞、损毁、穿凿、挪动管线设施;

(三)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管线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

(四)向管线设施倾倒、排放垃圾、渣土、施工泥浆等废弃物和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五)擅自进行挖掘取土、碾压爆破、打桩钻探、焊接烘烤、顶进、采石等作业;

(六)其他危及管线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十八条涉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了解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现状,并与权属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协商制定安全保护方案。

施工作业中损坏地下管线的,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通知权属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九条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照明灯具及灯杆、配电柜等照明设备进行维护,保证照明设施功能完好、运行正常。

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照明应当合理控制照度和亮度,做到节能环保,防止光污染。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保护城市照明设施,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在城市照明设施上刻画、涂写;

(二)擅自在城市照明设施上张贴、悬挂、设置宣传品、广告;

(三)擅自占用、拆除、改动、迁移城市照明设施;

(四)其他可能影响城市照明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二十条环卫部门应当加强环卫设施的检查、维护,保持环卫设施完好、整洁。

禁止擅自拆除、迁移、封闭环卫设施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因城市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确需拆除环卫设施的,应当先提出还建方案,经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一条市容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区管理。

责任区管理应当明确责任区域、责任单位、责任人,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市容秩序规范有序,无私搭乱建、乱堆杂物、乱摆摊点、乱贴乱画、乱停车辆等行为;

(二)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裸露垃圾、粪便、污水、污迹、渣土等;

(三)设施设备完好齐备。

第二十二条城市临街建(构)筑物外立面、屋顶及防盗网、遮阳篷、空调外机等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和有关安全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保洁。影响城市容貌和公共安全的,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及时整修。

第二十三条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使用的文字、商标、图案准确规范,内容合法。设置人负责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

设置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不得封闭窗户、通风口、排烟管道和其他消防安全通道,不得影响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

大型户外广告的设置应当经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禁止在建(构)筑物外墙、楼道、电梯和其他设施以及路面、线杆、树木等处涂写、刻画、喷涂或者张贴小广告。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街巷、居民小区选择适当地点设置便民信息张贴栏,并负责管理和保洁。

第二十五条临街门店经营者应当在店内从事经营活动,不得在店外堆物、经营和作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地下通道和其他公共场所摆摊设点、堆放或者加工制作物品。

第二十六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会同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在不影响消防安全、道路通行和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合理设置自由市场、摊点群、流动商贩疏导点等临时经营场所,并规定经营的区域、时段。

第二十七条集贸市场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市场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做好市场内部的区域划分、环境卫生、车辆停放、消防安全等管理服务工作,保持场内设施完好、过道畅通、环境整洁。

第二十八条从事车辆修理、洗车、材料加工等经营活动的,经营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及垃圾收集容器,对产生的污水、污泥和垃圾进行处理。

在城市主要街道和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区域内,不得设立喷漆、切割、焊接、粉尘原料制品加工等产生污染,以及车辆修理、清洗和夜市排档、废品收购、垃圾收容处置等影响市容的经营场所。

第二十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规划和建设专业市场,引导从事车辆销售、修理、清洗和夜市排档等经营者归行入市。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城市道路、河道、湖泊和其他公共场地倾倒垃圾、粪便、污水或者丢弃其他废弃物。

第三十一条生活垃圾应当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的要求,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

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食堂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单独收集和处置餐厨垃圾,禁止与其他垃圾混倒或者向排水管道倾倒。

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运输和处置,禁止混入生活垃圾或者随意丢弃。

第三十二条建筑垃圾处置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未经核准擅自处置;

(二)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的运输单位运输;

(三)未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地点处置。

第三十三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施工现场应当规范设置硬质实体围挡,主要路段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

(二)施工现场出入口及场内通行道路应当硬化,并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保洁;

(三)拆除、爆破等工程作业,应当制定防止扬尘污染的施工方案;

(四)砂石、灰浆、土方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

(五)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泥土、砂石、土方等,应当采取拦挡、覆盖、固化等防尘降尘措施。

第三十四条饲养犬只和其他宠物不得危害他人人身安全和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得影响环境卫生和损坏公用设施。宠物在公共场所产生的粪便,携带人应当即时清理。

携犬只出户的,应当束牵引带。禁止携犬只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盲人携导盲犬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禁止在城区内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家畜。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园林绿化管理

第三十六条园林绿化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和养护,保持城市绿化景观的风貌完整和设施完好。

第三十七条绿化施工和养护作业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行道树应当定期修剪、养护,不影响路灯、交通信号灯和道路指示牌等设施的使用,不妨碍道路交通和电线、建筑等安全;

(二)绿地内出现缺株、枯死树木、杂草的,应当及时进行清理、补植;

(三)绿化施工和养护作业产生的垃圾、渣土、枯枝、落叶应当及时清理,不得就地堆放、焚烧。

第三十八条园林绿化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设立古树名木标志,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单位。

建设单位进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时,应当对古树名木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

第三十九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敷设、维修管线时,应当避让城市绿地。无法避让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地原状。

第四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城市树木,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或者改变绿地性质。

禁止在树木上拴绳挂物、架设管线和在绿地内种植蔬菜、晾晒物品、放养牲畜、堆放杂物等破坏绿化的行为。

第五章其他事项管理

第四十一条修建建(构)筑物应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建(构)筑物建成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事下列行为:

(一)在外墙面新开门窗或者改变原有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二)利用道路、阳台、屋顶等部位乱搭乱建;

(三)下挖建(构)筑物内底层地面;

(四)封堵建(构)筑物公共区域;

(五)其他影响建(构)筑物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民小区、旅游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鼓励非公共停车场向社会开放。

第四十三条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可以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泊位。

禁止机动车在人行道、绿地、消防通道和设有禁停标志的道路上停放。

第四十四条生产、施工、经营场所和广场、公园、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产生的边界噪声,应当符合国家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标准。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发出高噪声的设备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在广场、公园、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进行健身娱乐活动,有使用音响器材的,应当限定活动时段和音量,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在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噪声敏感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但抢修工程以及抢险、工艺上要求连续作业的除外。

在高考、中考等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可以对噪声排放采取临时性管制措施。

第四十五条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

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不得设置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

第四十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规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内,不得经营、储存烟花爆竹。

第四十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第四十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城市管理应急响应机制,做好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管理和应急物资储备,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六章综合执法

第四十九条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具体事项范围包括:

(一)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

(三)工商管理方面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权;

(四)交通管理方面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的行政处罚权;

(五)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的行政处罚权;

(六)食品药品监管方面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

前款规定范围以外需要集中行使的具体行政处罚权,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五十条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考核以及跨区域和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

县(市、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并可以向街道(乡镇)派驻执法机构开展综合执法工作。

第五十一条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后果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对违法行为轻微的,可以采取教育、劝诫、疏导等方式予以纠正。

第五十二条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活动,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以勘验、拍照、录音、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取证;

(二)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

(三)询问案件当事人、证人等;

(四)查阅、调取、复制有关文件资料等;

(五)依法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设施、财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五十三条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通过门户网站、办事窗口等渠道或者场所,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权限、依据、监督方式等行政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有违法或者不当行为的,有权向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接到投诉、举报的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

第五十四条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建立行政执法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需要有关部门提供专业意见的,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协助函件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意见;情况复杂需要延期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明确答复期限。

第五十五条公安机关可以向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派驻执勤力量,协助做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第五十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根据城市人口数量、管辖区域面积、管理执法任务等因素,合理配置执法人员。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置执法协管人员。执法协管人员配合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性事务。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未经批准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未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将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倒或者向排水管道倾倒的,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处置建筑垃圾的,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停放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一百元罚款,并可以将机动车拖离现场。

(五)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生产、施工、经营场所产生的边界噪声超标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无法定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执法的;

(三)粗暴执法,给当事人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的;

(四)使用、截留、损毁或者擅自处置查封、扣押财物的;

(五)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要或者收受财物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条本条例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常见问题

  • 中国邮政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集邮专业管理,规范经营秩序,有效制止违规经营行为,维护良好的集邮市场环境,促进集邮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违规经营行为,主要指:一、低面值销售和提前销售邮票;二...

  • 《工伤管理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

  • 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  (2003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9号公布 根据2007年8月2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编辑本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

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文献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 11页

评分: 4.7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2012 年 11 月 28 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13 年 1 月 15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的决议 (2013年 1 月 15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定: 批准《武汉市城市综合 管理条例》,由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十三届)第十号 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 例》,已经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自 2013 年 3月 1日起施行。 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 1月 26日 第一

立即下载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 14页

评分: 4.7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 1 条【立法目的】 为规范城市综合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建设国家中心城 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 2 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地区。 第 3 条【概念界定】 本条例所称城市综合管理, 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对城市公 共基础设施、 公共客运交通、 道路交通安全、 市容环境、 环境保护、 园林绿化、 公共水域(湖 泊)等公共事务和秩序进行服务和管理的活动。 第 4 条【基本原则】城市综合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公众参与的原 则。 第 5 条【管理体制】本市城市综合管理实行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社区为基础, 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 第 6 条【市级职责】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领

立即下载

武汉市城管局18日上午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作为全国首部城市综合管理地方性法规,《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将通过体制创新,加大职能部门联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这一法规分为总则、管理规范标准、管理机制和监督考核、行政执法和法律责任、附则等5章79条。武汉市城管局副局长袁建梅介绍说,这一法规最大亮点是明确了城市综合管理实行“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社区为基础,部门联动”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

这一法规还加大对机动车冒黑烟、餐饮油烟污染、填占湖泊、工地扬尘、大气污染等领域违规追责力度;对于取证难的违法行为,环保、交管、水务、工商等部门将通过电子监控、遥感监测、摄像等方式取证后,责令整改并处罚;对职能部门故意诱导违规的“钓鱼”执法,市民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举报或诉讼。

记者了解到,这一法规是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于今年1月得到了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立法目的】为规范城市综合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2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地区。

第3条【概念界定】本条例所称城市综合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客运交通、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公共水域(湖泊)等公共事务和秩序进行服务和管理的活动。

第4条【基本原则】城市综合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5条【管理体制】本市城市综合管理实行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社区为基础,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

第6条【市级职责】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制定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标,监督管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执法)、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房屋管理、工商、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民政、商务、文化、教育、旅游、信息产业、卫生、农业、园林、广播影视、公安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进一步向各区下放城市管理职权,加强对区级部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

第7条【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和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统称区人民政府)是各自管理区域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区级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乡)人民政府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第8条【街、乡镇、居委会职责】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的具体工作,统筹协调区人民政府各部门派驻街道的机构和力量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报告社区内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动员、组织社区内单位和居(村)民积极参与相关城市管理活动。

第9条【单位职责】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邮政、通讯、公共交通和物业服务等单位,应当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城市管理相关工作。

第10条【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职责】市、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对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指挥、调度、协调成员单位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三)组织开展城市管理监督考核工作;

(四)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其下设的办公室承担。

第11条【宣传和教育】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广泛宣传与城市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居民自觉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和文明秩序,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教育部门应当将城市市容环境和文明秩序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应当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安排维护市容环境和文明秩序等公益性宣传内容,营造城市管理人人参与、城市环境人人维护的社会氛围。

第12条【社会参与和激励机制】任何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整洁市容环境和文明社会秩序的权利,同时负有维护市容整洁和文明秩序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对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作出贡献或者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城市管理规范和标准

第13条【规划要求】编制公共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管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环境治理等专项规划,应当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和发挥城市整体功能、长效管理的需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并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进行。

第14条【建设投入】城市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场站、公共停车场、交通安全、环境卫生、供水、排水、电力、照明、燃气、热力、通讯、广播电视、城市监控等城市公共设施。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整体功能。

第15条【保障机制】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城市管理投入,使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协调,将城市管理专项管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管理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设施更新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足额保障。

第16条【作业市场化】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创新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服务机制,对市政设施维护、排水疏涝、园林绿化养护、公共信息标志设置、环境卫生作业等事项实行市场化改革,提高城市综合管理作业质量和效率。

第17条【城市景观管理】城市景观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主干道、窗口地带和景观区域符合城市设计;

(二)建筑色彩符合有关城市建筑色彩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

(三)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外形完好、整洁,保持设计建造审批时的形态和色彩;

(四)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建筑按照本市有关居住建筑立面设计规划的管理规定进行立面设计和建造;

(五)具有代表性风格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历史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规划保护控制,保持原有风貌特色,并设置专门标志;

(六)国家、省和本市对城市景观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18条【管线管理】城市管线的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景观路以及风景名胜区、重点功能区内部道路,实行管线入地,其附属设施箱,采取入室等隐蔽方式设置;按照设计施工规范不能入地或者现场不具备入地条件的,按照规划要求设置;

(二)管线设置规范、整齐有序,标识清晰、明显;不妨碍城市道路交通,不影响城市道路整体景观;

(三)国家、省和本市对城市管线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19条【路灯照明和景观灯光管理】路灯照明及景观灯光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主次干道、街巷路灯照明和经过灯光照明设施完好,开灯期间无连续断点、无频繁闪烁现象,路灯亮灯率达到98%;

(二)景观灯光设置符合规划要求,与城市景观协调,节能环保,开闭时间、开启率、完好率符合相关规定;

(三)同一条道路的路灯灯杆、灯具和光源的安装统一、整齐、协调;

(四)国家和本市对路灯照明及夜景灯光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0条【临街商业网点管理】临街商业网点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开办临街商业网点符合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

(二)门面和橱窗陈设美观,门店招牌、照明灯光及遮阳蓬等附属设施设置符合有关规定和相关技术规范,整洁、完好、有序;

(三)国家、省和本市对临街商业网点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1条【建(构)筑立面容貌管理】建筑物、构筑物立面容貌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顶部、平台、外走廊、外墙无杂物堆放、无违法搭建附属设施;

(二)防盗网、遮阳棚、晒衣架、防护栏、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外机等附属设施按照规定设置,不影响城市容貌;

(三)按照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清洗、粉刷或者修缮;

(四)国家、省和本市对建筑物、构筑物立面容貌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2条【户外广告和招牌管理】户外广告和门面招牌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户外广告设置符合本市设置规划、设置技术规范,门面招牌设置符合本市设置技术规范;

(二)户外广告和招牌标志使用的文字、商标、图案准确、规范、工整;广告内容符合规定,文字、图像无淫秽、低俗内容;

(三)公共电(汽)车、地铁车辆、出租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车身广告,简洁明快,色彩与车辆底色相协调,保持完好、整洁;广告制作不使用反光等影响交通视线的材料,不影响识别和乘座;

(四)公共场所公益性户外广告符合规定数量和要求;

(五)国家、省和本市户外广告和门面招牌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3条【公共信息标志管理】公共信息标志的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设计、制作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准确、简洁、醒目,有中文表述的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窗口地带、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等涉外场所有规范的外文提示;

(二)出现污浊、损坏、脱落等影响使用的,及时清洗、修复或者更新,修复更新前设立临时标志;

(三)国家、省和本市对公共信息标志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4条【施工工地环境管理】建设工程和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施工工地环境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施工工地进出口道路硬化,围挡、防护网、夜间照明装置设置规范并保持牢固、完好、整洁;无法采用实体围挡的,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指示标志;

(二)施工围挡内侧的堆放物和建筑垃圾的高度不超过围挡顶部;

(三)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压尘,裸露泥土按照规定使用防尘网(布)覆盖或者简易植物绿化覆盖;

(四)驶出工地的车辆按照规定进行冲洗保洁、洒水喷淋压尘;

(五)国家、省和本市对施工工地环境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5条【园林绿化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建设符合城市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注重景观、生态、游憩、防灾等功能,兼顾城市区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二)道路两侧的绿地、绿化隔离带布局合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绿地率符合国家标准;

(三)保持植物生长良好、叶面洁净美观,病死枯枝及时修剪、砍伐,养护作业产生的垃圾及时清除;

(四)新栽行道树按照统一规划的规格、品种、树穴栽种,不影响交通信号灯和指示牌等设施的使用,不妨碍道路交通安全;

(五)国家、省和本市对园林绿化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6条【湖泊管理】湖泊保护和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湖泊水域线、绿化用地、外围控制范围明确并按照规定形成环湖路和环湖绿化带;

(二)湖泊周边实施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建以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按照雨水、污水分流的要求建设排水设施;在尚未实行雨水、污水分流的地区,实行污水截流,并逐步向雨水、污水分流过渡;

(三)湖泊外围控制范围内土地的开发利用,符合城市规划和湖泊保护要求,与湖泊的社会公共使用功能相协调,预留公共进出通道和视线通廊;

(四)湖泊水质良好,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类别标准;

(五)国家、省和本市对湖泊保护和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7条【城市公共排水管理】城市公共排水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排水管道通畅,井(沟)盖齐全完好;

(二)排水泵站设备完好,污水正常排放不外溢;

(三)排水管道定期疏浚维护,雨后渍水及时排除;

(四)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

(五)国家、省和本市对城市公共排水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8条【道路桥梁管理】城市道路、桥梁的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路面、桥面保持平坦、整洁、完好、安全,便于通行;各类地下专业管线井(沟)盖齐全,无缺失和损毁;出现坑洞、网裂、拥包、溢水、塌陷等情况以及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养护维修,恢复原状;

(二)交通信号(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交通护栏、隔离墩等安全设施设置符合国家标准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规定;

(三)附属设施完好、整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四)机动车、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划定的区域内有序停放,不占用、堵塞消防通道;

(五)国家、省和本市对城市道路、桥梁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29条【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车辆、行人按照交通规则通行,各行其道;

(二)道路障碍物及时清除,交通事故及时处理,交通拥堵有效疏导;

(三)车辆出行诱导和行驶导航服务设施、措施完善;

(四)国家、省和本市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0条【公共停车管理】公共停车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公共停车场建设符合规划要求;

(二)在城市道路范围内施划停车泊位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

(三)停车指引标志清晰、醒目,收费标准合理、公开;

(四)车辆在泊位线内顺向有序停放;

(五)国家、省和本市对公共停车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1条【公共交通管理】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运营线路设计符合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方便出行;

(二)站点设施齐全,标识规范,站区整洁;

(三)车辆性能良好,内部设施齐全,标识统一规范,尾气排放达标;

(四)驾驶员规范操作,安全驾驶,文明服务;

(五)国家、省和本市对公共客运交通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2条【公共自行车管理】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站点设置符合规划和技术规范,方便市民出行,与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对接;

(二)营运信息公开,管理规范,营运时间和车辆数量安排科学、合理;

(三)车辆外观整洁、使用状况良好,损坏车辆及时维修;

(四)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共自行车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3条【油烟和尾气污染防治管理】油烟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住宅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统一的厨房油烟排放通道;未设置统一的厨房油烟排放通道的已建临街住宅楼,根据本市有关居住建筑立面设计规划的管理规定,采取统一、隐蔽、环保、美观的油烟排放措施,或者进行集中烟道排放油烟的改造;

(二)餐饮经营者使用电、柴油、煤油、燃气等清洁能源,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油烟排放通道和油烟净化装置;油烟排放不污染建筑物,造成污染的及时清除;

(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合格,按照规定粘贴相应的环保标志,并在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相应区域内行驶;

(四)国家、省和本市对油烟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4条【噪声防治管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产生环境噪声的企业、施工工地、商业服务场所和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边界噪声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设施符合规定和技术要求;

(三)国家、省和本市对环境噪声防治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5条【作业管理】从事市政设施维护、排水疏涝、园林绿化养护、公共信息标志设置、环境卫生等作业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作业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作业时间安排科学、合理,作业频率符合规定,作业时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二)作业机具外观整洁,使用状况良好;作业结束,现场清理及时,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和道路交通安全;

(三)国家、省和本市对城市作业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6条【社区环境管理】社区环境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社区路面平整、排水通畅;

(二)市容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三)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正常;

(四)国家、省和本市对社区环境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37条【窗口地带管理】在城市大型商业街区、机场、港口、码头、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旅游景点等城市窗口地带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路面整洁,无乱丢垃圾、占道经营和出店经营;

(二)公共交通便捷,公共设施齐全、完好、卫生,公共信息标志设置规范、醒目;

(三)合理配置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方便使用;

(四)经营服务秩序良好,违法营运、争抢客源、强买强卖、欺客宰客、拒载乘客等现象得到遏制;

(五)市人民政府对窗口地带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三章 城市综合管理运行和监督

第38条【网格化管理】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细化城市管理责任,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

第39条【信息公开】市、区人民政府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制定管理手册、政府网站发布信息等途径,将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管理规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查询,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40条【管辖划分】城市综合管理和相关行政执法活动实行属地管辖,由该管理事项或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区级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管辖。

对专业性强、影响重大或者跨区域的管理事项或违法案件,可以由市级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直接管辖。

第41条【管辖划分】对城市管理中的职能交叉、管理空白以及执法等方面的问题,由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明确管理责任和牵头责任部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对于涉及多个区或者影响重大,区人民政府难以协调的,可以报市人民政府协调,明确管理责任和牵头责任部门。

第42条【部门巡查】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建立巡查制度,具体划定责任区域和责任人,分类别确定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巡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责任区域和巡查时段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或者违法行为,应当先予处理或者制止。属于其职责范围的,及时依法处理,并按照规定报告;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按照规定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43条【市级督查制度】市级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对下级部门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督查。

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组织城市综合管理督查队伍,按照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标准,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督查。

第44条【举报投诉制度】市、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和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统一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对收到的举报、投诉应当登记并及时核实处理。

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举报、投诉事项,应当告知举报、投诉人向有权查处的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或者移送有权查处的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举报、投诉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职责的,接到举报、投诉的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先予处理或者制止,并及时通知其他相关责任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45条【信息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互相通报行政许可、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等有关行政管理信息。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时需要向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查询、复印档案等有关资料的,其他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

第46条【执法协作、执法联动】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协作和执法联动机制,在实施重要专项行动或者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时,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协助的,相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对于涉及多部门管理的突出问题,可以提请本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执法、联合专项整治等行动。

第47条【工作考核】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并依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励和处罚。具体监督考核工作由市、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48条【内部管理】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完善工作人员录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实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确保本部门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提高管理、执法水平和效率。

第49条【执法保障】公安机关对阻碍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查处。

第50条【协管员管理】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根据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规定聘用协管员,协助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劝阻、制止城市管理违法行为,但不得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51条【责任追究】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不得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违反前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城市管理职责,对依法应当予以制止或者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对依法应当处理的投诉不处理的;

(二)滥用职权,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三)包庇、纵容违法行为人的;

(四)应当履行协助义务而不履行;

(五)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或者不按法定程序执法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52条【法律责任】禁止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国家、省、市城乡规划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查处。其中,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应当由规划部门进行技术核查、认定,并对该违法建设是否影响规划实施提出书面意见。

在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和湖泊水域线内的违法建设、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设、在城市公园、单位绿地、绿化广场等绿地内的违法建设,分别由水务、交通、园林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53条【法律责任】禁止擅自下挖建筑物内底层地面,降低地面地坪标高。

违反前款规定,涉及违法建设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本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予以查处;涉及危害房屋安全的,由房屋管理部门按照房屋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查处;涉及违规装饰装修的,由建设部门按照装饰装修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54条【法律责任】设置架空管线不符合本市城市容貌标准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55条【法律责任】禁止擅自将临街住宅改为经营场所。

擅自将临街住宅改为经营场所的,相关部门不予核发相关许可证(照);涉及无证(照)经营的,由工商及相关前置审批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涉及违法建设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本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予以查处;涉及危害房屋安全的,由房屋管理部门按照房屋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56条【法律责任】未按照规定对建筑物外立面和公共设施进行保洁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市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57条【法律责任】禁止擅自设置户外广告和不按规范设置门面招牌。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在公路及其两侧建筑控制区内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的,由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58条【法律责任】禁止向施工工地外排放污水、污物或者在施工围挡外侧堆放材料、机具、杂物、垃圾等。禁止运输散装、流体货物或建筑垃圾的车辆泄漏、撒落、飞扬。违反规定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施工工地未设置围挡或者未硬化进出口道路的,由建设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禁止车辆驶出工地污染路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落实车辆冲洗保洁措施的,由建设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导致车辆驶出工地污染路面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查封施工工地。

第59条【法律责任】禁止违法占用、破坏城市绿地和擅自砍伐、移栽城市树木。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园林部门按照《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60条【法律责任】禁止在湖泊水域范围内从事餐饮活动。禁止在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排污,违法填占湖泊,倾倒垃圾、渣土和有毒、有害物质。

在湖泊水域范围内从事餐饮活动,违法填占湖泊、倾倒垃圾、渣土的,由水务部门按照《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向湖泊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61条【法律责任】禁止在城市公共排水管网上私接排水管道;禁止擅自堵塞、占压、拆卸、移动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禁止向公共排水管道内倾倒垃圾、渣土、污泥等废弃物。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水务部门按照《武汉市城市排水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62条【法律责任】禁止违法占用道路、桥梁、公共广场、地下通道及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禁止在城市道路、电线杆、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设施上涂写、刻画或者违规张贴、悬挂宣传品。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按照《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63条【法律责任】禁止行人、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道路、闯红灯或者跨越道路隔离设施。禁止驾驶机动车闯红灯,在禁鸣区鸣喇叭。禁止除警用、抢险、邮政等特种用途以外的摩托车在禁行区域内行驶。禁止未经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禁止机动车驾驶人和乘车人向车外抛撒物品。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64条【法律责任】禁止在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新(改、扩)建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或者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辆不得排放黑烟。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二百元罚款。

第65条【法律责任】禁止违规排放油烟污染环境。

在室内从事餐饮经营排放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出店和占道从事餐饮经营排放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处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66条【法律责任】禁止超标排放噪声。

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未经批准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机动车辆不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等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在公园内开展晨练、演出等文体活动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园林部门按照《武汉市城市公园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或者采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等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行为,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处两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67条【法律责任】违反城市综合管理相关规定的其他行为,本条例没有规定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68条【施行时间】本条例自2013年3月1起开始施行 。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将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通过地方性法规对武汉“大城管”工作格局加以规范,形成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条例》明确了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级各相关部门依法下放城市管理职权,以区为主,街道、社区为基础,管理中心下移。

城管、规划、建设、交通、水务、房管、工商、环保、公安、园林、民政、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二十多个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邮政、通信、公共交通、物业服务等社会服务单位齐抓共管,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大城管”格局。

建立“问题及早发现和快速处置”机制,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城管各部门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举报、投诉事项,及时移送有权查处的部门处理,并回告投诉人。涉及多个部门的,由接到举报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先予以处置或制止,再及时通知其他相关部门。

《条例》对违法建设、违法填湖、擅自下挖建筑物底层地面、临街住宅开设门面、占道经营、非法营运、违法停车、车窗抛物、油烟噪声污染、住宅楼开设餐饮等行为如何查处有了明确规定。

此外,还首次规定城市综合管理各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进行“钓鱼执法”。违反规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