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2001》对细骨料(人工砂、天然砂)的品质要求:
1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且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应采取相应的试验论证。
2细骨料在开采过程中应定期或按一定开采的数量进行碱活性检验,有潜在危害时期,应采取相应措施,并经专门试验论证。
3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人工砂饱和干的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含泥量是指骨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细尘屑、淤泥、粘土的含量。可查砂、石中的泥和泥块限制(GB/J 14684 —— 2011)
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 —— 2011) 和《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 2011) 中强调不应有草根、树叶、树枝、煤块和矿渣等杂物。
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合结以及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山砂的颗粒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但含泥量和有机物杂质较多,与水泥的结合性差。河砂、湖砂因长期受到水流作用,颗粒多呈现圆形,比较洁净且使用广泛,一般工程都采用这种砂。
太多了,这说不清。四大工种都要有技术才能可以,水电工。木工。泥瓦工,油漆工,再这没法说清
高大约要有1.4米防止翻越,而空隙则小于20厘米,连小孩子也钻不过去。外装的市政护栏只有防腐性能好才能达到持久保护的作用,能够抵抗暴晒和风雨雪的随时侵袭。道路护栏的防腐性能取决于其结构,好的护栏是有内...
1 锤击沉桩应考虑对邻近建(构)筑物和周边土体的影响,对其沉降和位移应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时应停止沉桩并研究处理。2 打桩机的移动轨道应铺设平顺、轨距正确,轨道钉牢,钢轨端部应设止轮器。3 有潮汐的水域...
第 1 页 共 6 页 混凝土中细骨料的要求 特 征码 标签 特征码 ] 混凝土中的细骨料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作用下,形成的粒径小 于 5mm的岩石颗粒,也就是我们常称为的普通砂。 普通砂按其成因可 以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 天然砂是由岩石风化等自然条件的作用 而形成,按产生的根源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等。河砂、海砂由于 长期受到河水或海水不间断的连续冲刷, 使得目观表面颗粒圆滑、 质 地坚硬。但在海砂内常混杂着贝类硬壳及可溶性盐类, 搅拌在混凝土 中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山砂是岩石经长期风化后在原地沉积而成, 颗粒表面多棱角,并且含有黏土及有机杂物等,坚固性较差。对比一 下显然河砂是较为理想的建筑材料。人工砂是岩石经轧碎筛选而成, 它虽然富有棱角,比较洁净,但细粉、片状颗粒较多,成本也比较高。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混凝土中细骨料的要求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混凝土中粗骨料之间的空隙是由细
混凝土中细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粗骨料之间的空隙是由细骨料填充的。水泥同细骨料混合, 形成坚硬的水泥石,它们粘裹在粗骨料的表面上,与粗骨料一起共同 承担承受荷载的重任。选用的砂子如果过细,会使水泥石强度大大的 降低,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所使用的砂,应选用粗砂或中砂。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 μf来表示,它是由 2.5、1.25、0.63、0.315 和 0.16等五种孔径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经计算而得,砂子按细度模数可 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三个等级, 三级中每一级的范围是这样确定的: 粗砂:μf=3.7~3.1 中砂:μf=3.0~2.3 细砂:μf=2.2~1.6 这样的确定使我们得知建筑工程用砂的粗细程度是怎样划分的,联想 到建筑工程选择配制混凝土使用的砂, 它的细度模数至少应在 2.3以上, 这是对细骨料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是尽管砂的细度模数满足要 求,如果砂中的含泥量过大,也会影响混凝
【学员问题】粗细骨料应符合的要求?
【解答】1)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豆石),或两者混合物。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按重量计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5%.
2)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
3)喷射混凝土用的骨料级配宜控制范围内。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普通混凝土细骨料
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砂)。一般采用天然砂,它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不同矿物散粒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有河砂、海砂及山砂。配制混凝土时所采用的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砂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粘附在砂的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都对水泥有腐蚀作用。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在一般情况下,海砂可以配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但由于海砂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有些杂质如泥土、贝壳和杂物可在使用前经过冲洗、过筛处理将其清除。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更应严格些。当用较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大,水泥用量少,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这时,如果砂中泥土细粉多一些,则只要将搅拌时间稍加延长,就可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山砂的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用它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河砂、海砂,其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用来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则较低,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
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的空隙是由水泥浆所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如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就减小了;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就更小了。由此可见,要想减小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搭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
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当砂中含有较多的粗粒径砂,并以适当的中粒径砂及少量细粒径砂填充其空隙,则可达到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均较小,这样的砂比较理想,不仅水泥浆用量较少,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可见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因而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仅用粗细程度这一指标是不能作为判据的。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筛分析的方法,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的标准筛(方孔筛),将500g的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得余留在各个筛上的砂的质量(不包括孔径为9.5mm筛),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个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在一起)。
根据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区,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任何一个级配区以内。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mm和0.63mm筛号外,允许有超出分区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规定画出砂1、2、3级配区的筛分曲线。砂过粗(细度模数大于3.7)配成的混凝土,其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易控制,且内摩擦大,不易振捣成型;砂过细(细度模数小于0.7)配成的混凝土,既要增加较多的水泥用量,而且强度显著降低。所以这两种砂未包括在级配区内。
注:1.允许超出≯5%的总量,是指几个粒级累计筛余百分率超出的和,或只是某一粒级的超出百分率。
2.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从筛分曲线也可看出砂的粗细,筛分曲线超过第1区往右下偏时,表示砂过粗。筛分曲线超过第3区往左上偏时则表示砂过细。
如果砂的自然级配不合适,不符合级配区的要求,这时就要采用人工级配的方法来改善。最简单的措施是将粗、细砂按适当比例进行试配,掺合使用。
为调整级配,在不得已时,也可将砂加以过筛,筛除过粗或过细的颗粒。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2区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当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按标准(JGJ52—92)规定,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3规定。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
本书介绍了粒化高炉矿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及作为混凝土细骨料的相关试验研究;系统论述了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的配合设计方法、力学特性及耐久性能,为推广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全书共分8章,第1章为粒化高炉矿渣的特性;第2章为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的配合设计;第3章为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第4章为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第5粒为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结构构件强度特性;第6章为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第7章为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冻融性能;第8章为使用粒化高炉矿渣细骨料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