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 | 作 者 | 应惠清、韩兵康 |
---|---|---|---|
ISBN | 9787302394198 | 定 价 | 55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建设事业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也在近三十年中蓬勃兴旺,土木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工程的跨度、高度、深度不断突破,新技术不断涌现。与结构、材料、计算机、信息等相关领域紧密结合,施工技术从传统的工程技术向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研究生的专业教学和工程实践亟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本书是以编者在同济大学研究生授课的教案和讲稿为基础编写而成,也是编者多年工程实践和教学的总结,期望它能为研究生教学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也能为从事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共分6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新技术。第1章介绍了我国近二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第2章讲述了混凝土施工技术,重点包括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三个方面,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泵送混凝土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第3章以工业化模板体系、新型脚手架、超高层建筑施工钢平台为主讲述了模板和脚手架工程。第4章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主要介绍了作为现代结构发展方向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第5章为大跨度钢结构施工,介绍了刚性体系和柔性体系的施工技术,特别是预应力钢结构等现代施工法。第6章介绍了建筑物维护改造加固技术,分为建筑物维护与修缮、修复与加固两个部分。
现代工程使工程设计和施工两者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可谓“密不可分”,诸如基坑工程、大跨度结构、预应力结构等,施工力学都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书在编写中注重这一点,在内容组织中体现施工设计的一体化。作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也力求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反映国际和我国的施工新技术成果。
编写分工为:绪论、第1章、第2章、4.2节、4.3节、第5章由应惠清编写,第3章、4.1节、第6章由韩兵康编写。插图由毛司俊和夏登辉绘制。全书的内容调整、修改和统稿由应惠清完成。
本书于2013年3月被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为“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诸多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书得到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文远科技基金的资助,也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虽然编者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工程实践数十年,但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书的内容不免滞后,加之我们的经验不足,书中不妥和疏漏之处也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2015年8月
绪论
0.1现代建(构)筑物的特点
0.2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
第1章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1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
1.1.1设计原则
1.1.2土钉墙
1.1.3重力式水泥土墙
1.1.4板式支护结构
1.1.5地下水处理
1.2基坑工程施工
1.2.1支护结构施工
1.2.2土方开挖
第2章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1.1混凝土裂缝的基本概念
2.1.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及其控制
2.2泵送混凝土
2.2.1泵送混凝土流变学原理
2.2.2输送管中泵送压力
2.2.3混凝土的可泵性
2.2.4混凝土的泵送施工
2.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2.3.1高性能混凝土的含义
2.3.2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2.3.3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
2.3.4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3章新型模板与脚手架施工技术
3.1工业化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技术
3.1.1滑升模板施工技术
3.1.2大模板施工技术
3.1.3爬升模板施工技术
3.1.4DOKA模板施工技术
3.1.5楼盖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3.2新型脚手架及其施工技术
3.2.1新型钢管脚手架
3.2.2门式脚手架
3.2.3悬挑式脚手架
3.2.4附着升降式脚手架
3.3超高层建筑的整体钢平台技术
3.3.1超高层建筑体型和结构分析
3.3.2超高层核心筒整体钢平台体系施工技术
第4章现代混凝土结构施工
4.1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
4.1.1预应力混凝土基本理论
4.1.2新型预应力FRP筋材
4.1.3预应力混凝土新型锚具
4.1.4几种预应力施工工艺
4.1.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4.2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4.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见的形式
4.2.2典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技术
4.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及其抗震性能
4.3.1柱(墙)与基础的节点
4.3.2柱柱节点
4.3.3柱梁节点
4.3.4梁梁节点
4.3.5墙墙节点
4.3.6节点抗震性能的改善
第5章大跨度钢结构施工
5.1刚性空间钢结构的施工
5.1.1传统施工方法
5.1.2现代施工方法
5.2预应力钢结构原理
5.2.1预应力钢结构的发展
5.2.2预应力钢结构的基本原理
5.3预应力钢结构施工
5.3.1预应力和荷载施加程序
5.3.2施加预应力的主要方法
5.3.3大跨预应力钢结构的施工
第6章建筑物维护改造加固技术
6.1建筑物维护与修缮
6.1.1概述
6.1.2房屋的查勘与鉴定
6.1.3建筑结构的维护与修缮技术
6.2建筑物修复与加固
6.2.1修复与加固的基本方法
6.2.2修复与加固材料
6.2.3加固设计与节点构造
6.2.4加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及相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全书共6章,包括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工业化模板体系和脚手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大跨度钢结构施工以及建筑物的维护与改造加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土木工程专业科研、教学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综合研究新近开发应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新机具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 深造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
特点,主要是工作地点不能固定,工程完毕之后,就要换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紧迫,交际圈很校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工作很苦。 最主要的...
第一章 土方工程 第二章 桩基工程 第三章 砌块工程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第六章 滑升模板施工 第七章 结构安装工程 第八章 空间网格结构施工 第九章 路桥工程施工 第十...
《土木工程施工》练习一 1.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经常采用内支撑结构,请你谈谈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与钢 管内支撑各自的优缺点? 答: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 优点: ①发挥材料的优点。 深基坑土方施工中, 基坑深度往往较大, 挡土结构的水 平压力也较大, 因此,钢筋混凝土支撑表现为水平受压为主, 由于钢筋混凝土支 撑与钢支撑不同,它具有变形小的特点,加上采用配筋和加大支撑截面的方法, 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强度, 用以作为支撑的混凝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刚度 大和变形小的受力特性,它能确保地下室施工和基础施工以及周边邻近建筑物、 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公共设施的安全, 因此,它是作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新形式和 新材料。 ②加快土方挖运速度。 在软地基深基坑施工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由于它 的跨度大,尤其是采用圆环拱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形式, 基坑内的平面形成大面 积无支撑的空旷,空旷面积可达到整个基坑面积的 6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新技术、地下空间施工新技术、地基处理及桩基新技术、高效钢筋与新型预应力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钢结构新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绿色建筑与建筑智能化技术、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及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书中详细介绍了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各种新型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在内容设置和安排上突出了实用、创新和时代特色。为了方便读者的学习,本书在每章都精心编写了一些复习思... [显示全部]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它是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复杂性,研究土木工程建设的统筹安排与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的一门科学。
本书是根据“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主要阐述了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方法。书中补充了当前建筑业改革中应用的现代化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法,注重贯彻我国现行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并给出了一些工程实例,使本书的理论与生产实际情况更加密切地结合。本书具有应用性知识突出、可操作性强、深浅适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等特点。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以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步骤,以及施工管理的主要方法,从而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2100433B
本书是21世纪高等教育土木工程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是依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的高科技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等问题的能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路面工程施工、桥梁结构工程施工、施工组织概论、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
本书含有配套光盘,内含大量现场工程图片和44段工程施工录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