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0章,包括图学概论及制图基本知识、AutoCAD绘图基础、物体的视图、轴测图、常用表达方法、产品的零件图与装配图、展开图与焊接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设计施工图和透视图。本书介绍了国际新版本的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2005,并将其内容融入全书各章,与手工绘图同步介绍。为方便教学,本书有供配套使用的教学光盘。本书与聂桂平编著的《现代设计图学基本训练》(第3版)配套使用。
前言
第1章 图学概论及制图基本知识
1.1 设计图学概论
l.2 制图的基本规定
1.3 制图的基本技能
第2章 AutoCAD绘图基础
2.1 AutoCAD软件概述
2.2 AutoCAD 2010绘图环境
2.3 AutoCAD 2010新增的相关功能介绍
2.4 AutoCAD 2010操作基础
2.5 AutoCAD 2010绘图操作流程
2.6 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
第3章 物体的视图
3.1 正投影及三视图的形成
3.2 物体的视图及其回转体表面的交线
3.3 视图的阅读
3.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5 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视图
第4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原理
4.2 轴测图的基本作图方法
4.3 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4.4 用AutoCAD绘制轴测图
第5章 常用表达方法
5.1 基本视图和其他视图
5.2 剖视图和断面图
5.3 其他表达方法
5.4 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
5.5 用AutoCAD绘制斜视图和剖视图
第6章 产品的零件图与装配图
6.1 概述
6.2 零件的常见类型及其表达方法
6.3 装配图的画法及其特殊规定
6.4 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第7章 展开图与焊接图
7.1 展开图的概念和画法
7.2 焊接图的有关规定和标注
第8章 建筑施工图
8.1 建筑施工图的基础知识
8.2 总平面图
8.3 建筑平面图
8.4 建筑立面图
8.5 建筑剖面图
8.6 建筑详图
8.7 用AutoCAD绘制建筑平面图
第9章 室内设计施工图
9.1 室内设计平面图
9.2 室内设计立面图和剖立面图
9.3 室内设计顶棚平面图
9.4 室内设计地面平面图
9.5 室内设计详图
9.6 用AutoCAD绘制室内设计平面图
第10章 透视图
10.1 透视图的基本原理
10.2 透视图的画法
10.3 用AutoCAD绘制透视图
附录1 AutoCAD 2010常用命令参考
附录2 常用标准件
参考文献
读者信息反馈表2100433B
所谓现代设计理论,其实包括范围很广阔,主要包括了现代建筑史论、工业产品设计史论、平面设计史论、时装设计史论、广告设计史论等等。而在每一个范畴中,又有派生的理论分支,比如在建筑理论中,又有室内设计、环境...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由党亚民、章传银、陈俊勇、张鹏、薛树强著。主要介绍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理论和现代大地测量基准建立与维持方法,涵盖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特点及地球动力学影响因素、地球参考系统与参考框架、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高程基准与深度基准、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垂直参考系统、垂直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等内容。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本书与聂桂平编的《现代设计图学》(第3版)配套使用。内容包括制图基本规定、图样画法与尺寸注法、轴测图、零件图与装配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设计施工图、展开图、焊接图、透视图和AutoCAD绘图。
目录
前言
线型1
尺寸注法2
平面图形3
物体的三视图4
由立体图画三视图10
物体表面的交线15
读图23
轴测图33
常用表达方法37
视图上的尺寸标注51
螺纹及螺纹联接件54
装配图58
展开图61
焊接图63
建筑施工图65
室内设计施工图78
透视图85
AutoCAD绘图91
读者信息反馈表〖〗Ⅳ参考文献
(同原稿日文书)
聂桂平编著.设计图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聂桂平等编著.工业设计表现技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董国耀等编著.机械制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盛谷我等编著.工程制图.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谢步瀛等编著.土木工程制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霍维国等编著.室内设计工程图画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段其骏等编著.设计图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100433B
本书第2版自2008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业余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已经连续印刷了10次。 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同年,相应的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本书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年被批准为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立项。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断提高课程重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与教学理念,先后在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从事“材料力学”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全过程讲授这门课程,授课对象每年约200名。在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对于教育和教学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材料力学(第3版)将着重反映6年来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样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样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增强课程教学的学术性;怎样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怎样对传统内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战性。基于此,本书第3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调整了部分章节,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第2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中独立出来,形成“第3章 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写了“剪力图与弯矩图”作为第6章;将原来的第6章分为3章: “第7章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和“第8章 弯曲剪应力分析与弯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同时作用时的应力计算与强度设计”;将原来的第8章分为: “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和“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设计准则及其工程应用”,分别列为第11章和12章;将原来的12章也分为两章: “动载荷与动应力概述”和“疲劳强度与构件寿命估算概述”,分别列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梁的位移叠加法中的逐段刚化法;应变分析;细长压杆实验结果;线性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估算等。
第三,将力系简化的方法引入横截面的内力分析,改革传统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第四,正确处理变形与位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将确定梁的转角和挠度的章节名改为“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五,在部分章节引入“反问题”: 相对于正问题,反问题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过对于反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正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创新思维。
第六,在部分章节设计了“开放式思维案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资源。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对于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学(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灾难性工程事故的力学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变了部分例题和习题。
随着课程研究型教学在更多高校开展、深入和发展,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以及教材建设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材料力学教材的质量。
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定稿。定稿期间,得到旅加的赵渊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著者谨表诚挚谢意。
诚挚地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关爱,希望大家对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范钦珊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