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现代企业制度与组织机构设计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98年05月01日 | 定 价 | 11.0 |
ISBN | 9787801183330 |
2100433B
如果你是专业或总承包企业的话,在组织机构图内至少要有技术部、财务部、项目部,对应的是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如果你是劳务分包企业之要有技术部和财务部就可以。 下面是标准的专业承包组...
其实就是一个人员结构冠状图 最上面是项目经理 而后下来到项目总工和项目副经理有的还有生产副经理 这个各单位不同 安排的都不同 再下来是质检负责人试验负责人 计量负责人 和测量负责人 再下来一级就是施工...
组织机构是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要素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
1989年我们结合矿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应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对矿务局供应处的行政机构进行模拟设计,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价值工程在企业组织机构设计中的工程程序如图1。
cheng cheng ** 管理区 2015年生态工程 第二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 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2015年 3月 20日 cheng cheng 第 章 工程概况及内容 1、技术规格: (1)凉亭为正六角凉亭,正六角平台边长 2.5 米,490砼基础中心线总长度为 13.72 米,垫层底部埋深为 1.06 米;基础垫层采用 C10砼垫层,厚度为 0.1 米、宽度为 0.69 米; 垫层上部为 C30砼基础梁,截面尺寸为宽 0.49 米*高度 0.5 米,内配主筋为 12根直径 16 的钢筋、箍筋直径为 8间距 200;基础梁上部为 M10水泥砂浆砌 370厚普通砖;地面以上 平台维护墙部分采用 M10水泥砂浆砌 370厚普通砖,高度为 1.3 米;正六角平台墙内部采 用素土夯填;平台地面为 150厚 C25砼地面。 (2)正六角平台设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第二、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
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不同,与改革以来形成的过渡性企业制度也不同。这种不同绝不是形式上的、次要方面的,而是实质性的、主要方面的,表现为:
1.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从而改变以往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则全面依赖于政府的状况;
2.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党组织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
4.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以往作为政府行政体系附属物,大而全,小而全,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
5.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有足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与外部的资本市场、经营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合,通过资产的收购、兼并、联合、破产,通过经营者的选择和再选择,通过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使企业结构得以优化,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改变以往生产要素条块分割、封闭呆滞,优不胜、劣不汰,行政性重复建设严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