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 | 作 者 | 李世东 |
---|---|---|---|
类 别 | 图书 > 科技 > 林业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1年03月01日 | 页 数 | 338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030305688 |
前言
第1章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概论
1.1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目的
1.2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概况
1.3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内容
1.4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方法
第2章 现代林业基本理论
2.1现代林业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2.2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2.3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4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2.5现代林业建设的初步成效
第3章 生态文明基本理论
3.1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渊源
3.2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3.3生态文明的概念、特征和理念
3.4生态文明的原理、结构和功能
3.5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3.6生态文明与国际发展潮流
第4章 现代林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力量——现代林业与生态环境文明
4.1现代林业与生态建设
4.2现代林业与气候安全
4.3现代林业与水资源安全
4.4现代林业与土地安全
4.5现代林业与生物安全
4.6现代林业与人居生态质量
第5章 现代林业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现代林业与生态物质文明
5.1现代林业与经济建设
5.2现代林业与粮食安全
5.3现代林业与生物能源
5.4现代林业与木材安全
5.5现代林业与生物医药
5.6现代林业与生态旅游经济
第6章 现代林业是树立生态意识的主导因素——现代林业与生态精神文明
6.1现代林业与生态哲学
6.2现代林业与生态科学
6.3现代林业与生态教育
6.4现代林业与生态文化
第7章 现代林业是引导生态行为的重点角色——现代林业与生态社会文明
7.1现代林业与生态行为
7.2现代林业与新农村建设
7.3现代林业与生态城市建设
7.4现代林业与社会民生
第8章 现代林业是健全生态制度的关键环节——现代林业与生态政治文明
8.1现代林业与生态政治
8.2现代林业与生态法制
8.3现代林业与生态行政
8.4现代林业与国际合作
第9章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措施
9.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
9.2努力实现两个重大转变
9.3切实搞好重点生态工程
9.4认真做好四个关键协调
9.5真正采取五项重大措施
第10章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辨析
10.1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关系的演变
10.2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关系演变的原因分析
10.3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关系的系统分析
10.4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2100433B
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文明形式,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林业,其内容包括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和首要任务,因为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和主导要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主体性、首要性、基础性、关键性和独特性。为全面深刻地认识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本书在综合分析生态文明与现代林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与若干建议。
首先,要树立生态环保观念。一要树立正确的平等观。人类与自然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的“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和推动者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 提出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 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 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 使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 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的反思,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 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显著特点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 律,摒弃以征服自然并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理念,倡导一种新型 的生产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在推进和实现生态文明过程中,林业生态建设具有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生态目标、业务程序不规范、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如何提高思想认识、规范业务流程和提高业务水平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点。
1.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
2.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书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a.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b.建立废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c.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d.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a.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b.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c.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d.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4.现代林业的经营之路
除了坚持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二是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
三是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5.现代林业内涵的结束语
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a.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b.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c.“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2100433B
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使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进程。
1.现代林业是高效的林业
就是林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林地利用率、林地生产力明显提高,森林结构和质量得到充分改善,功能和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林业。未来几年,要努力实现建设高效型林业的目标,必须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增强森林的功能;必须大力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盘活林业资产,为林业增添生机与活力;必须统筹科技、管理、机制等因素,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林业发展效益。
2.现代林业是节约的林业
就是充分体现节约优先原则,开发与节约并重,林地和木材等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林业产业链条充分延长,循环经济充分发展,行政成本有效降低的林业。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森林资源,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l/8,短缺状况更为突出。发展节约林业,必须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必须完善资源节约管理体系,创新资源节约机制,努力节约资源能源;必须强化节约意识,鼓励节约消费模式,加快发展林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推进无纸化办公、网络化办公,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3.现代林业是法治的林业
就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林业上得到全面贯彻,具有完备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高效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健全的林业普法教育体系,把林业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的林业。建设法治林业,必须坚持良性准则,做到预防为主;必须树立民本观念,为民执法,执法为民,始终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中心来开展工作;必须弘扬依法治林,制定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快速实现森林资源增加;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执法水平,做到有法可依,紧紧抓住森林经营这个关键,加强低产林的改选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