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现代建筑在日本 | 作 者 | 王小红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9年10月1日 |
页 数 | 293 页 | 开 本 | 20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12112562 |
品解析话东瀛
建构与生成——战后日本现代建筑的演变
昨日和今日——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思考
大师作品分析
01 清家清——斋藤助教授的家
02 菊竹清训——菊竹清训自宅
03 篠原一男——白的家
04 东孝光——塔之家
05 铃木恂——KIH7004高桥邸
06 矶崎新——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
07 伊东丰雄——中野本町的家
08 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
09 伊东丰雄——伊东丰雄自宅(银色小屋)
10 长谷川逸子——练马住宅
11 妹岛和世——森的别墅
12 西泽立卫——周末住宅
13 岸和郎——深谷住宅
14 妹岛和世——关税同盟
15 犬吠工作室——House Tower2100433B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由于两国在过去历史上的渊源,也由于日本在建筑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进展,在世界建筑界占有一定地位,所以为我国建筑界所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有关日本建筑文化和建筑师的研究成果和专著也比较多。我自己也曾关注过这一课题,但随着工作任务的紧张繁忙,以及日本自20世纪末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长期不振,因而对日本情况的了解中断了一个时期。《大师作品分析3:现代建筑在日本》在作品案例分析之前提供了黄居正先生“建构与生长——战后日本现代建筑的演变”和王小红女士“昨日和今日——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思考”两篇长篇论文,看得出作者对日本建筑界的源流、发展都很有研究,黄居正又有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切入点着手,既有纵向历时的梳理,又有横向共时的比较,结合小住宅的课题从宏观的视角使我们对时代背景、社会特点、空间表现各方面提供一个全景印象,并结合21世纪中的新发展增加了更新的内容。两篇专文是这《大师作品分析3:现代建筑在日本》的重要导论和索引,不仅对于在校学生,而且对关心日本建筑发展进程的人们都有诸多的启发。
《大师作品分析3:现代建筑在日本》的另一个特色是案例剖析时所选定的对象是小住宅。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小住宅是建筑师创作的重要题目之一,许多国家都有关于住宅设计的专业刊物或专业期刊中的住宅专辑,这是一个难度极高,又要独具个性的设计课题,而日本的住宅又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既有为贵族和上流社会服务的寝殿造、书院造、数寄屋,也有为市民和下层社会使用的民家和町屋,但同时都表现出与自然和庭园的密接,平面布置上的融通,材料运用上的质朴,规格和模数上的标准等等。随着日本的现代化和观念的进步,其趣味和追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日本现代建筑风格特点: 1.没有很明确室内外空间的分界,环境与建筑物互动,人类与自然界共存。 体现: 1)缘侧(中国的门廊,西方的灰空间),一旦下雨这种构建也能为人遮风避雨,...
建筑五要素——勒·柯布西耶1 底层镂空2 屋顶花园3 水平长窗4 自由空间5 自由立面代表作:萨沃伊别墅
中国八大古建筑元素: 一、马头墙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
日本现代建筑艺术与现代文学艺术,因其独有的姿态引来世人关注,在研习两者的时候,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将之联系在一起研习,也许能让我们在孜孜不倦的研习中有所发现,在学习日本建筑艺术乃至其他建筑艺术能另辟蹊径。
日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种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建筑形成了其特有的建筑观.同时日本建筑又在不断吸收和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使得日本建筑在当代建筑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日本现代建筑是如与其传统文化相融合.如何在保护自己珍贵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与先进的建筑思想和文化结合、升华从而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现代建筑的。
内容简介
日本近现代建筑2100433B
70年代以来,日本的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已居世界前列;但因能源危机影响,1973年以后建筑发展步伐减慢。1975年以后,大建筑公司设计施工的建筑物占了主要地位。建筑风格从单纯学习西方转向东西方之间的融合转变,不少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日益活跃(见彩图)。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东京中银舱体楼(1972),黑川纪章根据“新陈代谢”理论设计的装配式公寓,中央竖向管井为垂直交通线,舱体式的住宅单元均以悬挑方式固定在竖井周围;东京草月会馆新馆(1974~1977),丹下健三设计,建筑物挺拔简洁,线条分明,蓝色镜面玻璃外墙,建筑两翼互成直角,转角处有很深的凹缝,出现两个45°尖角;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0~1974),矶崎新设计,外观像堆放在地面上的立方体框格,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1977),黑川纪章按他的“灰调子建筑”理论设计的作品,面砖、不锈钢、安哥拉石等装修材料都是灰色,该馆也是直线和曲线、内部和外部、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等成对概念相结合的尝试;东京赤坂王子饭店(1982),丹下健三设计,主体呈晶体状,采用镜面玻璃和铝板外墙面,整个建筑单纯、宁静。2100433B
日本现代建筑日本建筑简介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筑开始仿效西欧,由原先的木结构逐渐转变为砖木混合或砖石结构的“洋风建筑”。当时的重要作品有筑地旅馆(清水喜助设计,1868)、赤坂离宫(片山东熊设计,1909)等。
从20世纪初开始,日本在西方建筑思潮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相应流派,兴建了东京歌舞伎座(冈田信一郎设计,1924)、国会大厦(大藏省营缮局设计,1936)等现代建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筑的发展大体分三个时期。包括战后恢复期(50年代末以前)、改革创新期(60年代)、(70年代以来)三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