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112013524 | 作 者 | 罗小未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91年10月 |
页 数 | 189 | 定 价 | 2.5元 |
装 帧 | 平装 | 丛 书 | 建筑文库 |
建筑五要素——勒·柯布西耶1 底层镂空2 屋顶花园3 水平长窗4 自由空间5 自由立面代表作:萨沃伊别墅
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的庞贝古城、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庞贝古城遗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遗产之一。 罗马...
中国八大古建筑元素: 一、马头墙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
苏州一带的能工巧匠,称为"香山帮"。自明代初年以来,已延续数百年。其间人才辈出,还保存下来大量的建筑物,代表着南方建筑的特色和风格。但在旧社会里,由于建筑工匠的社会地位很低,并不被人重视。加上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著作留存不多。他们的艺术创造和技术贡献,人物史传,见于史籍记载者,寥寥无几。就象蒯祥那样的杰出人物,虽官至工部侍郎,其生平事迹,《明史》也并未列传,仅散
潘家铮,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专家,中国水电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在中国较大的水电工程坝址及工地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和汗水;他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胆
冯纪忠先生是中国老一代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自1947年执教同济大学任教授6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规划设计师,桃李满天下,他是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景观的一代宗师。
冯纪忠先生1915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冯汝骙是清代翰林,历任浙江、江西两地巡抚,父亲有着深厚的中文根底。冯先生从小就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34年冯纪忠先生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这是他建筑生涯的起点。
1936年冯纪忠先生赴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学习建筑专业,1941年毕业,1939年至194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1946年历经艰辛返回祖国。
回国后冯纪忠先生先后参加了当时首都南京的都市计划及解放后的上海都市计划工作,设计了武汉“东湖客舍”、“武汉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楼等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建筑,并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方向。
19世纪60年代初,冯纪忠先生提出“建筑空间组合原理 (空间原理)”。建筑设计原理,是建筑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期间,怎样使学生掌握该课的基本原理,长期以来是众所关心的问题。过去沿用的按照建筑类型讲授设计原理和组织设计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也早已被大家所感觉到了。从这一点出发,冯纪忠教授在那时提出“建筑空间组合原理(空间原理)”,并在教学上加以实施。
19世纪70年代末期,冯纪忠先生规划设计了上海松江方塔园。1986年何陋轩落成,标志着冯先生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全新超越,在建筑及园林领域开创了崭新的时代。同时,他也通过上海旧区改建探索了旧城改造的新方法,继续着他在规划领域的拓展。直到2009年去世前他一直在进行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设计的探索。
冯纪忠先生是一个不断超越的现代建筑师。这种超越和他早年的维也纳建筑教育及实践背景以及自身深厚的东方根基相关,更和他所处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时代背景及作为知识分子其所投身建筑实践的中国现代的苦难的历史息息相关,所有这些锻造了他不断超越的意志,也正是这种意志使他完成了现代建筑的自我超越。
当人们回顾现代主义变迁的时候,另一条现代之路变得越来越清晰了,这条路就是克尼西在维也纳工科大学开创的如今已被广泛认同的现代之路,这也是冯纪忠先生所承传的现代精神的源头,这种现代精神强调空间形态的生成,它顺应现代的发展,同时又不否定历史,这为冯纪忠先生的现代超越提供了可能。从历史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冯纪忠先生在具有深厚历史的中国所开创的表达生命境界的现代空间规划和设计之路。这条路对冯先生而言更多反映的是对生命、对苦难的体悟和超越,以及如何用空间及意涵去表达和超越这些苦难,追求自由的意志,表达自在的意动。
今年是冯纪忠先生百年冥诞,作为他的首位博士生(1988年初毕业并获博士学位,是恢复高考后从本科培养起的中国大陆第一位建筑及城市规划领域博士),虽然自己的研究、创作、教学和管理工作十分繁忙,但我始终坚持推动冯纪忠先生学术研究的工作。在冯叶女士、王明贤先生及各位先生同仁的支持下,主持编辑了《冯纪忠研究系列》,今年先推出三本:《冯纪忠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与古为新之路——冯纪忠作品研究》,随后会陆续推出相关的系列研究成果。
随着中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我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推动的包括空间规划与设计等领域的中华全球化的事业中来。
(作者系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创院院长)
□ 赵 冰
创造现代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造现代建筑的任务被提到日程上,涌现出一批思想敏捷,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等。
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是1926年设计建造的德国鲍豪斯学院校舍。“鲍豪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在魏玛筹建的一所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工艺学校的简称。这所学校采用一套有特色的新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曾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现代派艺术大师,是西方激进的艺术流派摇篮。鲍豪学院建筑主要特点是,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按照各部分的实用要求互相联系,突出它们各自的位置和体型,他还采用各种形体的对比手法,如大小、长短、虚实、透明与不透明、厚薄等,产生清新活泼的美感,显得单纯朴素、富有变化,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各国的建筑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建筑活动和思潮也很不一致,因此发展也极不平衡,西欧和美国为建筑现代化继续探索创造作出新贡献,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相继走入现代化。
英国在50年代出现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新粗野主义(又译为新野性主义);60年代,以柯克为代表的称之为阿基格拉姆派 所提出的未来乌托邦城市的设想:以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巨型结构来综合解决多种与可变要求的设计。
在法国战后的“现代建筑派”取代了学院派成为法国建筑的主要风格。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大楼和其后又设计的朗香教堂,轰动了整个建筑学坛。法国在二战后建筑技术上不断创新,1958年兴建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跨度218米,是迄今跨度最大的空间结构,也是跨度最大的薄壳结构。1973年建的巴黎蒙帕纳斯大厦高229米,是欧洲最高建筑;后来建的国立蓬皮杜艺术中心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德国受到的战争破坏很大,战后着力重建。在希特勒统治时期,只允许折中主义建筑样式,战后则坚持走现代建筑道路,尤以鲍豪斯为代表,后来出现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建筑,如夏隆设计的柏林爱尔音乐厅和斯图加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等。
在设计思想上意大利比其他国家显得多样和善变。古代传统在意大利从未间断,现代思潮又给予强烈影响,战后全面地走上 现代建筑道路,在罗马和都灵等地推行新现实主义,提倡紧密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鲁道夫设计的罗马泰波蒂诺区为代表。在意大利具有国际声望的建筑师无疑是奈尔维,他设计的罗马小体育宫和米兰的皮瑞利大厦被公认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杰作。
美国具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人员队伍和一大批专门投资房屋建设的大业主,他们共同使美国建筑迅速走向现代化。发展高层建筑是美国建筑的主要方面,1974年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高443米,是世界迄今最高建筑。在艺术和建筑方面,欧洲不论有什么新思潮都很快影响美国,各种思潮和各种建筑流派,样式在美国都得到反映。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一座富有个性的象征性建筑作品。它的设计师是丹麦的伍重,于1957年设计,1973年建成。歌剧院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建筑师把它设计成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很有象征个性。<--2100433B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以产业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建筑产业的发展概况,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建筑产业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等之间的关系。全书共8章,分别是:建筑产业发展概况、建筑产业发展滞后原因分析、现代建筑产业概念与内涵、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建筑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现代建筑产业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现代建筑产业政策。本书可供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