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对环境的感性认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人类对环境的理性认识,以及现代环境意识、理念、方法等为主线,以全新的视角,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现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展现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并对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新的诠释。全书共八章,包括绪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价值与经济、环境管理、环境理念与伦理观、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的定义
二、环境的组成与分类
三、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
四、环境的功能与特性
第二节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三、全球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科学
一、环境科学的定义
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四、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六、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七、环境科学的未来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球环境
一、地球的形成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性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四、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
第三节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生物资源
六、能源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社会环境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一、史前文明(前发展阶段)
二、农业文明(低发展阶段)
三、工业文明(高发展阶段)
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阶段)
第二节 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三、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四、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五、地球人口环境容量
第三节 城市环境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城市化及其进程
三、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城市生态系统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
六、生态城市及其建设
第四节 经济与环境
一、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程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四、工业发展模式
第五节 社会与环境
政治与环境
二、国际关系与环境
三、法律与环境
四、军事行动与环境
五、贸易与环境
第六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
一、水体污染
二、空气污染
三、土壤污染
四、固体废物污染
五、有毒化学品污染
六、物理性污染
第二节 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
一、水污染治理与控制
二、空气污染治理与控制
三、土壤污染治理与控制
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与控制
五、有毒化学品污染治理与控制
六、物理性污染治理与控制
第三节 环境污染预防
一、污染预防概述
二、工业污染预防技术
三、污染预防计划
四、污染预防的法律法规与策略
五、污染预防的教育与研究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环境价值与经济
第一节 环境价值理论
环境价值的构成
二、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
一、直接市场评价法
二、揭示偏好评价法
三、意愿调查评价法
四、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环境价值评估的应用
一、费用效益分析
二、环境经济核算
三、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第四节 环境经济手段
一、环境经济手段的界定和分类
二、排污收费
三、排污权交易
四、环境税
五、生态补偿
第五节 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与特征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三、循环经济的层次
四、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环境管理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
二、环境管理的特点
三、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环境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第二节 环境规划管理
一、环境规划的概念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内容
三、环境规划的作用
第三节 环境政策管理
一、环境政策的概念
……
第七章 环境理念与伦理观
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100433B
① 环境工程比较好的学校: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 ② 首先说明一下:学习的课程和学校确定的培养方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学校之间的差异...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属于大类学科,包括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是理科,偏理论,毕业获理学学位;环境工程是工科,偏工程,毕业获工学学位。其实大学学习期间学习内容差别并不大。
环境科学概论6.建筑光环境
第一章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研究对象 :人类——环境系统 1. 环境 :就是围绕于中心事物的东西(客观事物的整体) ( 1)自然因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 ( 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法律、宗教、道德 2. 环境的类型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程环境 3. 环境的特性: (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 2)变化性:地域分异;内部结构、外在状态不断变化。 ( 3)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 4)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量也 不是无限的。 ( 5)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因素。 ( 6)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当人类行为作用引起的环境结构与状态的 改变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使这些改变逐
学习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学习者需要提前学习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质量评价、清洁生产等相关内容。
书名 |
作者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环境学概论》 |
刘培桐 |
1995年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环境科学概论》 |
孙强 |
2012年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环境学导论》 |
何强等 |
2004年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环境科学基础教程》 |
关伯仁 |
1995年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环境科学技术导论》 |
G.M.马斯特斯 |
1982年 |
科学出版社 |
《环境学》 |
左玉辉 |
2010年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环境管理学》 |
叶文虎、张勇 |
2013年 |
|
《Textbookofenvironmentalstudies》 |
A.Joseph |
2011年 |
Thatheyus |
《Environmentalscience:astudyofinterrelationships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 |
EldonD.Enger,BradleyF.Smith.McGraw-Hill |
2011年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 |
卜欣欣 |
2012年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环境科学概论》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生专业教材及非环境背景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的专业教材或参考书。此外,还可用于开展成人在职环境教育与培训的参考资料。
《环境科学概论》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组织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优秀教师,在继承刘培桐先生等老一辈环境地学思想和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编写而成。《环境科学概论》以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并深入剖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系统阐述了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结合学科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环境科学概论》共分为四篇:第一篇环境概述,主要论述了环境概念、类型及环境科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篇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第三篇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重点介绍了当今环境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环境管理与实践,针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介绍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学习,每一章节内附绿色卡片,后附小结、案例研究、问题与讨论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