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现代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第2版) | 作 者 | 尤晓暐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4年11月1日 |
页 数 | 444 页 | 定 价 | 39 元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810824163 |
第1篇 路基工程
第1章 路基工程总论
1.1 路基工程特点和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1.2 路基的常见病害及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1.3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思考题
第2章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2.1 路基上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2.2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3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2.4 路基土的回弹模量值
2.5 公路自然区划
思考题
第3章 一般路基设计
3.1 路基设计的一般规定
3.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3.3 路基的设计
3.4 路基的附属设施
思考题
第4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
第5章 路基排水设计与计算
第6章 路基防护与加固
第7章 挡土墙设计
第8章 土质路基施工、
第9章 石质路基爆破施工
第2篇 路面工程
第10章 路面工程总论
第11章 行车荷载、自然因素及材料的力学特性
第12章 碎(砾)石、块料与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第13章 沥青路面
第14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15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16章 水泥瀑凝土路面设计
第17章 路面的评定与管理
第18章 路基路面工程的养护与维修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是根据路基路面工程教材大纲而编写的,全书共分为18章,其主要内容分别为:总论,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路基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防护与加固,挡土墙设计,土质路基施工,石质路基爆破施工,行车荷载、自然因素及材料的力学特性,碎(砾)石路面、稳定土路面与工业废渣基层、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路面评定与管理,路基路面工程的养护与维修等。
本书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领域中公路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机场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公路与需市道路建设、交通部门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参考。
将来可以考一建还有造价师的证书,条件不够可以私信我
2002版的.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_002-87),在网上搜索一下就有了!!
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各地交通也日益发达,对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性能与寿命,而工程量大且工序复杂,受到干扰的因素较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质量控制.因此,本文针对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进行剖析,希望能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本文对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设计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现代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是根据路基路面工程教材大纲编写的,全书共分18章,其主要内容分别为:路基工程总论,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路基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路基排水设计与计算,路基防护与加固,挡土墙设计,土质路基施工,石质路基爆破施工,碎(砾)石、块料与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路面评定与管理,路基路面工程的养护与维修等。
《现代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作为高等学校交通土建工程领域中公路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市政工程及机场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交通部门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参考。
第1篇 路基工程
第1章 路基工程总论
1.1 路基工程特点和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1.1.1 路基及其作用
1.1.2 路基工程的特点
1.1.3 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1.2 路基的常见病害及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1.2.1 路基的常见病害
1.2.2 路基破坏原因综合分析
1.2.3 路基病害的防治
1.2.4 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1.3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思考题
第2章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2.1.1 路基土的分类
2.1.2 各类土的工程性质
2.2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2.1 路基湿度的来源
2.2.2 大气温度对路基水温状况的影响
2.2.3 路基干湿类型
2.3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2.3.1 路基的受力与路基工作区
2.3.2 土基的强度指标
2.3.3 保证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措施
2.4 路基土的回弹模量值
2.4.1 现场实测法
2.4.2 查表法
2.4.3 室内试验法
2.4.4 换算法
2.5 公路自然区划
2.5.1 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
2.5.2 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2.5.3 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思考题
第3章 一般路基设计
3.1 路基设计的一般规定
3.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3.2.1 路堤
3.2.2 路堑
3.2.3 半填半挖路基
3.3 路基设计
3.3.1 路基宽度
3.3.2 路基高度
3.3.3 路基边坡坡度
3.3.4 路基填料
3.4 路基的附属设施
3.4.1 取土坑与弃土堆
3.4.2 护坡道与碎落台
3.4.3 堆料坪与错车道
思考题
第4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4.1 边坡稳定性分析概述
4.1.1 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4.1.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1.3 边坡滑动面形状
4.1.4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
4.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2.1 直线法
4.2.2 圆弧法
4.2.3 表解法
4.3 边坡稳定性分析工程地质法
4.4 浸水路堤稳定性分析
4.4.1 浸水路堤的特点
4.4.2 浸水路堤的高度与断面形式
4.4.3 渗透动水压力的计算
4.4.4 浸水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
4.5 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4.5.1 陡坡路堤
4.5.2 陡坡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6 几种特殊地区的路基设计
4:6.1 黄土地区路基
4.6.2 泥沼及软土地区路基
4.6.3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
4.6.4 盐渍土地区路基
思考题
第5章 路基排水设计与计算
5.1 路基排水的目的及设计的一般原则
5.1.1 路基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5.1.2 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5.2 地面排水设计
5.2.1 边沟
5.2.2 截水沟
5.2.3 排水沟
5.2.4 跌水与急流槽
5.2.5 倒虹吸与渡水槽
5.2.6 蒸发池
5.3 地下排水设计
5.3.1 暗沟
5.3.2 渗沟
5.3.3 渗井
5.4 明渠的水文水力计算
5.4.1 设计流量的计算
5.4.2 水力计算
5.4.3 最佳水力断面的水力要素计算
5.4.4 沟渠断面设计方法与示例
5.5 暗沟的水文水力计算
5.5.1 地下水流量及降落曲线方程
5.5.2 暗沟水力计算
5.5.3 几个主要参数
5.6 路基排水的综合设计
5.6.1 综合设计的意义
5.6.2 综合排水设计的基本要求
5.6.3 排水系统总体规划图
思考题
第6章 路基防护与加固
6.1 防护与加固的目的和分类
6.1.1 防护与加固的目的
6.1.2 防护与加固工程的分类
6.2 坡面防护
6.2.1 植物防护
6.2.2 工程防护
6.3 冲刷防护
6.3.1 直接防护
6.3.2 间接防护
6.4 地基加固
6.4.1 换填土层法
6.4.2 重锤夯实法
6.4.3 排水固结法
6.4.4 挤密法
6.4.5 化学加固法
思考题
第7章 挡土墙设计
7.1 挡土墙的类型及使用条件
7.1.1 挡土墙的用途
7.1.2 挡土墙的类型
7.1.3 各种挡土墙的特点与使用条件
7.2 挡土墙的布置与构造
7.2.1 挡土墙的设置场合
7.2.2 挡土墙的布置
7.2.3 挡土墙的构造
7.3 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
7.3.1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
7.3.2 一般条件下库仑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7.3.3 大俯角墙背的主动土压力——第二破裂面法
7.3.4 黏性土土压力计算
7.3.5 折线形墙背的土压力计算
7.3.6 不同土层的土压力计算
7.3.7 有限范围填土的土压力计算
7.3.8 被动土压力计算
7.3.9 车辆荷载换算及计算参数
7.4 挡土墙设计总则
7.4.1 挡土墙的荷载组合
7.4.2 挡土墙的设计原则
7.5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7.5.1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7.5.2 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7.5.3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7.5.4 增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
7.5.5 衡重式挡土墙设计
7.6 浸水路堤挡土墙设计
……
第8章 土质路基施工
第9章 石质路基爆破施工
第2篇 路面工程
第10章 路面工程总论
第11章 行车荷载、自然因素及材料的力学特性
第12章 碎(砾)石、块料与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第13章 沥青路面
第14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15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16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第17章 路面的评定与管理
参考文献
……2100433B
为了满足高职高专院校的机械工程、制造自动化、机电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开设现代制造技术课程的需要,编者卢小平特编写了这本《现代制造技术(第2版)》。本教材从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管理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制造技术的总体概貌,基本涉及现代制造技术的主要相关内容。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制造技术的主要相关内容。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主要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 第2章介绍现代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绿色设计以及反求工程技术等; 第3章介绍现代加工技术,包括超高速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现代特种加工技术、微型机械加工技术以及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等; 第4章介绍制造自动化技术,包括数控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以及CAD/CAM集成技术等; 第5章从现代制造管理的角度,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成组技术、即时生产、制造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等; 第6章介绍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绿色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工程、制造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用作企业培训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