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外文名 | chinabuildingindustrypress |
---|---|---|---|
作 者 | 汤铭潭 | 上架日期 | 201311 |
征订号 | 24215 | 版 次 | 第二版 |
装 帧 | 平膜 | 开 本 | 小16开 |
书集中了小城镇基础设施9 个规划导则,10 个专项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反映了小城镇相关规划领域的最新科研教学成果及理论实践总结。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小城镇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指标、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导则、小城镇道路交通工程规划,下篇包括小城镇给水工程规划、小城镇排水工程规划、小城镇电力工程规划、小城镇通信工程规划、小城镇供热工程规划、小城镇燃气工程规划、小城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小城镇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等市政专项规划,以及规划案例与导则应用示范分析。
上篇 小城镇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与交通及竖向规划
第1章 小城镇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指标
1.1小城镇及其相关的城镇体系与镇(乡)村体系
1.1.1城镇(乡)主要构成要素
1.1.2建制镇与乡镇
1.1.3城镇体系
1.1.4镇(乡)村体系
1.2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形态
1.2.1以“城镇密集区”形态存在的小城镇
1.2.2以完整、独立形态存在的小城镇
1.3小城镇及其基础设施的基本特点
1.3.1小城镇的基本特点
1.3.2小城镇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1.4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现状剖析及其若干规划建设重点
1.4.1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现状整体评估
1.4.2我国小城镇若干工程基础设施的现状和规划建设重点分析
1.5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区域统筹规划及其优化配置与联建共享
1.5.1不同空间分布形态的小城镇发展依托基础设施条件相关分析
1.5.2小城镇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的区域范围与适宜共享范围
1.5.3小城镇基础设施区域统筹规划与联建共享案例分析
1.6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合理水平及规划的主要技术指标
1.6.1选择和确定小城镇基础设施合理水平和技术指标的相关因素
1.6.2选择和确定小城镇基础设施合理水平和技术指标的小城镇分级
1.6.3小城镇基础设施合理水平和主要定量化规划技术指标
第2章 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导则
2.1小城镇区域基础设施配置导则
2.1.1总则
2.1.2小城镇区域性公路设施配置导则
2.1.3小城镇区域性给水设施配置导则
2.1.4小城镇区域性排水系统设施配置导则
2.1.5小城镇区域性供热系统设施配置导则
2.1.6小城镇区域性燃气系统设施配置导则
2.1.7小城镇区域性电力系统设施配置导则
2.1.8小城镇区域性通信系统设施配置导则
2.2小城镇基础设施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导则
2.2.1总则
2.2.2小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优化导则
2.2.3小城镇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优化导则
2.2.4小城镇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优化导则
2.2.5小城镇供热管网系统规划优化导则
2.2.6小城镇燃气管网系统规划优化导则
2.2.7小城镇电力网电力线路规划优化导则
2.2.8小城镇通信网通信线路规划优化导则
2.2.9小城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优化导则
2.2.10小城镇综合防灾工程规划优化导则
2.2.11小城镇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优化导则
1.2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小城镇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3.1小城镇道路交通的作用特点和道路分类分级
3.1.1道路交通的作用与特点
3.1.2小城镇镇域、镇区涉及的道路分类与分级
3.2小城镇及相关区域的不同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编制要求
3.2.1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3.2.2镇域规划中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3.2.3镇区总体规划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3.2.4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3.2.5修建性详细规划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3.3小城镇交通需求分析与需求预测
3.3.1交通需求分析
3.3.2交通量预测方法
3.4小城镇内外道路交通规划及优化
3.4.1交通组织及优化
3.4.2道路系统规划及优化
3.5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
3.5.1公共交通系统
3.5.2公共交通线路网规划要求
3.5.3公共交通站场规划要求
3.6小城镇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3.6.1公共停车场规划
3.6.2公共运输站场规划要求
3、6.3公共加油站规划要求
……
下篇 小城镇市政专项规划 2100433B
作者:汤铭潭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1日
上架日期: 201311
征订号:24215
版次:第二版
页数:652
装帧:平膜
开本:小16开
印张:40.750
ISBN:978-7-112-15639-9
小区规划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类公共设施:相对于相对于居住小区建筑形式有超级市场、农贸市场(净菜市场)、餐饮建筑、零售商店以及邮电所、储蓄所、医疗服务站等等。 教育保育类公共设施相对应的居住小区建筑形式有...
参考删改可用。一、基本情况红水镇位于甘肃中部干旱沙区,南通兰州,北到银川,西去武威,北靠腾格里沙漠,是甘肃、内蒙、宁夏三省交接的金三角地区。2005年由四个山镇和红水乡合并而成。辖15个村,92个村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所以,城市总体规划是综合性的,涵盖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饱和,但是一些小城镇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可以继续前进。小城镇在建设过程当中,因为过于验收成果,追求速度,所以会照搬大城市中的现代化建设规划。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过于追求发达快速,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限制条件,导致小城镇当中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等底蕴逐渐消失。本文中将对小城镇总体规划当中景观规划进行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城镇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合理的规划,小城镇的改造显得混乱,如今人们不能仅仅关注大中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也应该关注小城镇改造问题,以免为日后城市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对小城镇改造规划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分析在改造规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探索小城镇改造规划的具体实践。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于2008年10月17日联合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下简称《基础设施重建专项规划》)。
《基础设施重建专项规划》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充分体现基础设施先导性、支撑性的特点,在国家确定的灾区城镇重建布局、人口分布和产业重建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
《基础设施重建专项规划》包括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民航)、通信(通信、邮政)、能源(电网、电源、煤矿、油气)和水利四个方面内容,涉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51个严重受灾县市区,规划恢复重建期限为三年,估算总投资1670亿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丛书”之一,集中了小城镇交通道路等10个方面的规划导则,11个专项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反映了小城镇相关规划领域的最新科研、教学成果及理论、实践总结。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理论基础、道路交通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大部分。下册包括供热工程、燃气工程、环境卫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工程管线综合、竖向工程、规划案例和导则应用示范及例图共9部分。 全书不但涉及知识面广、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而且集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本书可供从事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使用。也可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相关培训教材。2100433B
近日,泉州出台了《泉州市“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专项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泉州市城乡基础设施以城市体检评估为手段,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新区集聚和古城提质为重点,构建支撑跨江发展、跨域融合、区划重构、聚城畅通、聚湾强心的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到2025年,初步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建设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环湾核心区城市形象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整体质量、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便捷 市区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
强化对外综合交通体系能级,启动城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启动R1线一期工程前期,争取“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持续实施“聚城畅通”工程,推进高(进出城高速公路)快(城市快速路)一体化,打造“一环城、两环湾、多向放射”快速交通体系,突破组团联系通道,完善内部路网级配,提升城乡公共客运服务,实施“三微(微枢纽、微循环、微整治)、两新(新慢行、新停车)”城市交通品质提升工程,推进“369”交通圈生活圈产业圈的建设。到2025年,在市区内部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重大交通枢纽高快交通体系全覆盖,新增城乡公共停车泊位共3万个。
园林绿化 新建公园绿地500公顷以上
重点推进实施“十百千”工程(十平方公里郊野公园,百里绿廊,千里绿道),开展绿满泉城绿化提升行动,构建“山水园林、文化园林、百姓园林、门户廊道”,到2025年,全市建设提升15个郊野公园(10平方公里),建成“两高”沿线绿色生态空间和沿线可视界面城乡风貌生态长廊50公里以上,建设依山、傍水、串联城乡、泉州特色文化功能突出的福道500公里。市域范围新建公园绿地500公顷以上,打造700个以上口袋公园、各类游园和小微游园。基本形成山水融城生态连绵带,构筑水清岸绿堤美、可亲可游生态体系,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居住品质 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改造完成
全面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同时开展2000-2010年建成的老旧小区摸底工作,并逐步开展改造工作。统筹推进全市32个片区的有机更新、片区滚动开发,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创新要素集聚力。以泉州湾为核心、东海为主中心,建设“两江一湾”海丝新区。到2025年,东海“海丝总部门户”功能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古城“三片一轴”整治提升全部完成,全力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生活污水 系统推进城乡污水治理
大力落实“两江一带”生态保护行动,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系统推进城乡污水治理。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短板,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再生水利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以县域为单位捆绑打包市场化全覆盖。
环境卫生 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完善垃圾分类制度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启动环卫一体化改革,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健全公厕日常管理长效机制。
城镇燃气 推动天然气管道“县县通”
加快燃气管网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两气一网”格局,推动天然气管道“县县通”。加快城镇餐饮集中区“瓶改管”和燃气管道建设,稳妥推动燃气下乡,开展农村集中村居管道供气试点,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辅的城镇燃气气源多元化供应格局。
智慧城市 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推进泉州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更加聪明、智慧。到2025年,基本建成泉州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房屋建筑工程网格化管理、水务大脑和智慧城管,初步实现对重要区域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感知和采集。
城市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保障。加快形成多元化协同共治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向精治转变。完善“网格化+职能应用”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市容市貌和无障碍环境整治提升。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