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许昌市土地志长葛卷 | 作 者 | 长葛市土地管理局 |
---|---|---|---|
类 别 | 地方志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封面
许昌市土地志长葛卷
《河南省土地志》丛书编纂委员会
《许昌市土地地·长葛市卷》编纂委员会
《许昌市土地地·长葛市卷》编纂人员
图片
长葛市政区图
长葛市区图
长葛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视察长葛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王先进在长葛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王先进在长葛题词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邹玉川(中)于一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在长葛县视察土地管理工作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邹玉川在长葛题词
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领导组领导成员在研究调查工作议案
98年8月市土地局领导在研究城镇地藉调查工作
市土地局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土地局历届局长合影
《土地志》编写人员合影
市土地局办公大楼夜景
附图
毛主席视察村牌楼
毛主席视察长葛纪念馆
图为正在复垦废弃土地
日光温室大棚
京珠高速公路
图为葛天氏塑像
佛尔岗中型水库
市区文化路
市区全景
毛泽东主席对长葛县深翻土地经验的指示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区域概况
第一节 建置
一 位置 境域
二 建置沿革
第二节 地质 地貌
一 地质 构造
二 地貌
第三节 河流
第四节 气候
一 气温
二 降水
三 风向风速
四 日照蒸发霜期
五 灾害性天气
第五节 土壤
一 褐土
二 潮土
三 砂礓黑土
第六节 植物
第七节 动物
第八节 矿物
第九节 水资源
一 过(入)境水
二 地下水
第二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现状
一 土地类别
二 土地资源特点
三 土地分布
第二节 土地与人口
一 土地状况
二 人口状况
三 人均耕地
四 人口密度
第三章 土地资源调查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一 调查准备
二 外业调绘
三 内业工作
四 成果分析
第二节 城镇地籍调查
一 南席镇城镇地籍调查
二 长葛市区地籍调查
第四章 土地开发与深翻改土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土地整治
第三节 深翻改土
第四节 闲散土地开发利用
第五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一 原始公社时期
二 奴隶制社会
三 封建社会时期
四 土地改革
五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第二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 农村耕地的使用
二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
三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四 地产市场的培育和整顿
第六章 地籍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沿革
第二节 土地申报登记
第三节 确权发证
第四节 城区土地定级估价
第五节 地籍档案管理
第七章 建设用地管理
第一节 农村宅基用地
第二节 乡(镇)村企事业用地
第三节 国家建设用地
一 审批权限
二 审批程序
三 征地补偿费
第八章 土地监察
第一节 监察机构
一 清查非农业建设用地
二 清查干部建私房
三 清查乱占滥用耕地
第二节 法制建设
一 建立部门执法责任制度
二 开展“三无乡镇”活动
三 执法队伍建设
第九章 土地信访
第一节 信访机构与职责
第二节 受理、办理土地信访的方式与原则
第三节 土地纠纷调处
第十章 宣传教育
第一节 宣教组织
第二节 宣教活动
第十一章 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第一节 市(县)级机构
一 机构沿革与设置
二 党团建设
三 历届班子成员简介(按正副职到任时间为序)
附表一:
附表二:
第二节 乡(镇)、村机构
附表:
第三节 土地管理队伍与素质
附表:
第十二章 土地税费
第一节 土地赋税
一 田赋
二 契税
三 农业税
第二节 耕地占用税
第三节 土地增值税
第四节 土地管理费
第十三章 土地规划
第一节 农业区划
一 东部潮土区
二 西部褐土区
三 东北部沙土区
长葛县各农业区范围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 后河镇土地利用规划试点
二 长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一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二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的编制
三 保护面积控制指标的分配
四 划区界定
五 规划结果汇总
六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附表:各乡(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落实表
第十四章 荣誉 人物
第一节 科研成果
一 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研成果
二 获省土地管理局科研成果
第二节 工作荣誉
一 国家局级
二 省局级
三 许昌市局级
四 县(市级
第三节 先进个人
一 省局级
二 许昌市局级
第四节 土地人物
崔杰
赵志
聂明楷
李元让
马同义
王水旺
第十五章 土地文化
第一节 古迹
一 古文化遗址
二 古城遗址
三 古建筑
四 古墓葬
五 碑刻
六 名人名胜
第二节 纪念馆、烈士墓、纪念碑
一 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二 烈士墓
三 陈英烈士纪念碑
第三节 农谚、民谣、民间传说
一 农谚
二 民谣
三 民间传说
第四节 有关土地的石碑
一 庙地碑
二 捐地碑
三 水利纠纷批决碑
第五节 村史碑
一 老城镇西关村史碑(摘录)
二 董村公社董村大队村史碑(摘录)
第六节 楹联
第七节 文化艺术
一 摄影
二 书法
三 美术
四 文艺作品
附录
1.长葛县人民政府通告 长政(1990)05号
2.长葛县人民政府文件 长政[1992]62号
3.长葛市土地管理局文件 长土管(1994)12号
4.长葛市人民政府文件 长政[1995]35号
5.长葛市人民政府文件 长政(1995)37号
6.长葛市土地管理局文件 长土管(1997)19号
7.长葛市人民政府文件 长政(1998)16号
8.长葛市土地管理局土地执法责任制1997~1998年大事补记
后记
版权页
本志包括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地籍管理、土地监察、土地信访、土地税费等章。
1、户型:2室2厅;面积:100㎡;单价:4200元/㎡;总价:42万元 2、户型:3室2厅;面积:135㎡;单价:4222元/㎡;总价:57万元 河南许昌长葛市宇龙花园位于许昌长葛市建设路,出售的房...
许昌市装修公司排名如下:许昌大唐盛饰装饰有限公司,北京龙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分公司,盛饰天宫装饰设计工作室,许昌健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瀚毅整体装饰,许昌栋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城匠装饰公司...
许昌装修排名第一名:许昌阔达装饰有限公司 许昌阔达装饰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阔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阔达建筑装饰工程有 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建筑装饰施工二级...
淮滨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淮滨县人民政府 2016 年 9月 30 日 序 言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豫皖交界,是国家级扶贫开发 工作重点县。淮滨县境东西长约 53.8 公里,南北宽约 43.8 公里, 总面积 1208平方公里。淮河干流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境内河渠纵横, 湖塘密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扶贫 开发的攻坚克难时期。淮滨提出建设“淮滨福地、临港强县”的奋 斗目标,实施创新突围,致力全面提升,奋力决胜小康,努力打造 “一城一区三基地”。为切实做好淮滨县“十三五”期间的扶贫开发 工作,充分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工作融合共进,加快贫困群 众脱贫致富步伐,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特制定本规 划。 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
许昌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情况 1、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以来总结了哪些宝贵的经 验。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服务“三农” 的一项“利民、便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更是改善农村消 费环境,加快建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许昌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 项惠民工程,连续几年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列入关系人 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民生工程,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 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累计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 2583 家,其中日用品店 2380家,农资店 203 家,覆盖率基 本达到 100%。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已初步完成。 2010年, 农家店销售额 18 亿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是严格农家 店项目验收,切实提高农家店建设质量。在“万村千乡市场 工程”农家店验收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按照商务部 《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要求,对所建农
封面
许昌市土地志 襄城县卷
《河南省土地志》丛书编纂领导组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纂领导组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辑室人员
图片
地图
襄城县政区图
襄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县谷子丰产田。以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说:“咱们在这里照个像,让北京人看看你们这里的庄稼”
1992年7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省委书记侯宗宾、省长李长春等莅临襄城县,视察里铺乡农田
襄城县土地管理工作会议
1997年8月,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
《土地管理法》巡回宣传
砖瓦窑场复耕
十里铺乡二甲王村废弃地复耕还田
茨沟乡肖庄废弃坑塘复耕种植林果园
1990年兴建的平顶山-禹州市铁路北汝河大桥
在孙祠堂乡张村兴建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平煤集团13矿
孙祠堂乡基本农田保护区
1993年5月襄城县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省、市、县联合验收
1998年5月县城区地籍调查成果验收,省、市、县验收组成员合影
《许昌市土地志·训城县卷》评审验收会议
市、县级领导参加县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现场会
县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现场
襄城县土地管理局历任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前排:靳福堂、张正、田海甫、王文汉:后排:卢军志、李国堂、白保、王罗安
集体荣誉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纂领导组成员左起前排:靳福堂、张正、田海甫;后排:李耀东、李国堂、李炳军、阎洪
襄城县土地管理局股级干部合影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辑室工作人员左起前排:靳福堂、李国堂、宋居德、张正、冀清法、田海甫;中排:张巧伦、孙桂兰、宋国铺、阎新业、阎洪;后排:马艳霞、魏军生、林金亭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政区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二节 境域变迁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四节 城镇
一、城区
二、建制镇
第二章 土地环境
第一节 地质地貌
一、地质
二、地貌
第二节 气候
一、日照辐射量
二、气温地温霜期
三、降水
四、湿度蒸发量
五、风
第三节 河流水资源
一、河流
二、水资源
第四节 植被
一、农作物
二、林业
三、药用植物花卉
第五节 矿藏
一、煤
二、石油
三、礓石
四、红石
第三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构成
一、山地
二、岗丘
三、平原
第二节 土壤状况
一、土类
二、肥力
三、分布
第三节 耕地与人口
一、耕地
二、人口
三、人均耕地
四、人口密度
第四章 土地所有制
第一节 原始社会公有制
第二节 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第三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四节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第五节 集体土地所有制
第六节 全民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
第五章 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农村土地使用制
一、私有土地使用制
二、集体土地使用制
第二节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
第三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三、“四荒一路”拍卖
四、乡村企业有偿用地制度
五、国有土地有偿使用
六、国家建设用地“五统一”管理制度
七、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
第六章 土地垦植利用
第一节 土地开发复垦
第二节 土地整治
一、浅山区土地整治
二、岗丘区土地整治
三、洼地改造
四、平原区土地整治
第三节 土地利用
一、种植业用地
二、林业用地
三、水利用地
四、畜牧业用地
五、渔业用地
六、工业用地
七、商业服务业用地
八、交通邮电用地
九、住宅用地
十、公共设施用地
第七章 土地科技开发
第一节 土壤普查
一、西北部岗地立黄土区
二、中部平原潮褐土区
三、东南部洼地黑老土区
四、西南部山丘立黄土砂石区
第二节 农业区划
一、西南浅山粮烟林牧区
二、西北岗丘粮烟区
三、中部平原粮烟区
四、东部、南部粮棉区
五、城郊粮菜区
第三节 土地资源调查
一、准备工作
二、外业调绘
三、内业工作
四、调查成果
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区
二、工矿用地控制区
三、集镇建设用地控制区
四、平原高产农业用地区
五、岗丘粮烟用地区
六、浅山土地生态治理区
第五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第六节 地籍调查
一、农村地籍调查
二、城镇地籍调查
第八章 土地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
一、管理概况
二、土地申报登记
三、权属确定及发证
四、土地价格与定产
五、城镇土地定级估价
六、档案管理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一、国家建设用地
二、农村建房用地
三、乡镇企业用地
四、开发区用地
第三节 土地监察信访
一、机构设置
二、土地监察
三、“三无乡镇”建设
四、土地信访
第九章 土地税费
第一节 田赋
第二节 农业税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
一、税额
二、征收
第四节 契税规费
一、契税
二、规费
三、违章 处理
第五节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费
第十章 土地宣教
第一节 宣传组织
第二节 宣传活动
一、土地所有制变革宣传
二、土地整治、农田基本建设宣传
三、土地法律法规宣传
四、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宣传
第十一章 土地文化
第一节 景观
一、自然景观
二、文化景观
三、现代革命遗址纪念胜地
第二节 诗词对联
一、诗词
二、对联
第三节 成语谚语歇后语民谣
一、成语
二、谚语
三、歇后语
四、民谣
第四节 故事传说
第十二章 人物
第一节 传略
谭性教
李敏
徐丙辰
胡福林
第二节 简介
李国正
王文汉
樊景春
阎洪珍
靳福堂
田海甫
张正
第三节 先进人物
第十三章 土地管理机构
第一节 县级
一、机构沿革
二、机构设置
第二节 党、群组织建设
一、党组织建设
二、工会建设
第三节 乡(镇)村级
第四节 土地管理队伍建设
第十四章 乡镇土地利用管理概况
城关镇
颍阳镇
颍桥回族镇
王洛镇
紫云镇
麦岭镇
茨沟乡
丁营乡
汾陈乡
湛北乡
库庄乡
双庙乡
十里铺乡
山头店乡
姜庄乡
范湖乡
附录:襄城县土地管理重要文件选载
编后记
版权页
封面
许昌市土地志鄢陵卷
《河南省土地志》丛书编纂委员会
《许昌市土地志·鄢陵卷》编纂领导组(1995年11月—1998年3月)
《许昌市土地志·鄢陵卷》编纂领导组(1998年4月—1998年12月)
编写人员
图片
鄢陵县政区图
省上地管理局局长:卫斌来鄢陵指导工作留影卫斌(右二)、刘济宝(左一)、赫连锡典(左二)、陈留根(右一)
县委书记袁根波在县土地房产管理局建局十周年庆祝会上
县长赫连锡典在县上地房产管理局建局十周年庆祝会上
副县长朱德甫在县土地房产管理局建局十周年庆祝会上
鄢陵县上地房产管理局办公楼
编纂领导组合影
历任土地局长合影
锦旗
古桩腊梅
佛手
悬枝腊梅
柑桔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地理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地质
第三节 地貌
第四节 矿藏
第五节 境域变迁
第六节 建置沿革
第七节 行政区划
第二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土壤
一 土地与耕地
二 土壤
第二节 气候水文植物
一 气候
二 水文
三 植物
第三节 黄泛导致土质的变化
第四节 土地与人口
一 耕地情况
二 耕地形势
三 人口情况
四 人均耕地
五 人口密度
第三章 土地利用
第一节 农业用地
一 粮、经作物用地
二 林业用地
三 花卉生产用地
四 鱼塘用地
五 农场用地
六 畜牧用地
第二节 非农业用地
一 工矿企业用地
二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
三 交通用地
四 公用设施用地
五 文化教育用地
六 医疗设施用地
七 商业服务业用地
八 金融保险业用地
九 仓储用地
十 其它用地
第四章 土地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土地整治
一 整治低洼易涝盐碱地
二 整治沙荒地
三 “四荒”、“四低”调查与整治
四 土地复垦
第二节 土地建设
一 六年旱涝保收田建设
二 五年粮食生产基地县工程建设
三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建设
第三节 土地科技开发
一 土地概查
二 土壤普查
三 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
四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五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第四节 土地规划
一 《鄢陵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三 《鄢陵县城市整体规划》
四 县经济开发区规划
五 发展花卉生产用地规划
第五章 土地所有制
第一节 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有制
第二节 奴隶主及封建地主土地制
第三节 农民土地私有制
一 开展赎地斗争
二 搞土改试点工作队员遇难
三 急性土改
四 土地改革
五 镇反和土地改革复查运动
第四节 劳动群众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 互助组
二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四 人民公社
第五节 全民所有制土地(国有土地)
第六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法规政策
第二节 集体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三节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
第四节 国家建设用地实行“五统一”制度
第五节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
第六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
第七章 土地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
一 地籍管理沿革
二 土地申报登记
三 确权发证
四 土地统计
五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
六 地籍档案管理
第二节 土地价格、定产
一 土地价格
二 定产
第三节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
一 审批权限
二 审批程序
三 征地补偿费
第四节 乡村企业用地管理
一 审批权限与程序
二 补偿办法
三 砖瓦窑场用地管理
第五节 农村宅基地管理
一 农村宅基地变革简述
二 宅基地的审批原则及程序
第六节 土地监察
一 监察机构
二 土地工作监察情况
三 执法监察
四 土地管理执行室
五 查处违法案件办案程序
六 土地信访
七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第八章 土地赋税
第一节 田赋
一 田赋演变和计征办法
二 田赋征收情况
三 新中国成立后地税
四 因灾减、免照顾
五 耕地占用税
六 城镇土地使用税
七 公田
第二节 契税
一 契税的起源与沿袭
二 鄢陵契税征收简况
三 解放后契税情况
第三节 规费
一 契纸费
二 证照费
三 管理费
四 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费
第九章 土地宣教与科研
第一节 土地宣教
一 土地制度变革宣传
二 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
三 人增地减土地形势的宣传
四 “6.25”土地日宣传
第二节 土地科研成果
一 省、部级科研成果
二 地、市、厅级科研成果
三 县、处级科研成果
第十章 土地文化
第一节 中小学生“豫鄢土地杯”有奖征文
第二节 举办“迎回归、爱国土”中小学生诗文朗诵比赛会
第三节 土地谚语
第四节 文化遗址
一 文化遗址
二 古建筑
三 古墓葬
第五节 “土地杯”书画选登
第十一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传
唐睢
张炯
查天化、麻天祥
姚黄
杜名显
第二节 人物简介
一 为鄢陵县土地改革而献身的烈士
二 洼地改造、治理盐碱、翻於压沙典型人物
三 省、部级表彰的先进个人
第十二章 土地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第一节 县级土地管理机构
一 机构沿革
二 县土地管理局的建立和职责
三 局内设机构的建立与职责
第二节 乡、村土地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 乡(镇)土地管理机构及职责
二 村土地管理员及职责
第三节 土地管理队伍建设
第十三章 乡(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第一节 四个镇土地资源
一 安陵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二 马栏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三 柏梁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四 陈化店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第二节 八个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一 张桥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二 南坞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三 陶城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四 望田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五 只乐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六 大马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七 彭店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八 马坊乡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附录:
一 土地管理主要文件
二 土地使用证式样
后记
版权页
本志记述了鄢陵县土地利用、土地保护与开发、土地管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