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猫乳,幼枝绿色,无毛或被短柔毛,老枝深褐色。叶纸质,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顶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中部最宽,边缘具不明显的细锯齿,或仅中部以上具细锯齿,下部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侧脉每边4-5 (6)条;叶柄长2-4毫米,无毛;托叶狭披针形,早落。花黄绿色,单生或2-5个簇生于叶腋,或排成具短总花梗的聚伞花序,无毛。核果近圆柱形,长6-8毫米,直径3-4毫米,顶端有残留的花柱,成熟时桔红色;果梗长3-4毫米。花期5-7月,果期9月。
木质茎(直径11cm)的局部横切面:外树皮(落皮层)木栓层较厚,棕黑色或棕红色,皮层薄壁细胞增厚,已木栓化,棕红色。韧皮部细胞多压缩,强木化的晶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呈十几个同心环。射线宽由2~3列细胞,多弯曲,内含棕色物质。其内为内树皮层,木栓层有十余层细胞,外数层栓化。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韧皮部较宽,有较宽长的晶鞘纤维束,明显木化呈断续成层环。
射线2~3列细胞,微弯。形成层明显,由切线向延长的数层细胞组成。木质部导管众多,类圆或椭圆形,直径45~120μm,常单个或2~3个呈径向排列,木纤维众多木化。射线由2~3列长方形细胞,木化,有壁孔,细胞内含黄棕色的树脂状物质。木薄壁细胞木化,多数围绕于导管的四周,有具缘状纹孔,壁增厚木化。树心木质部棕红色,组织排列与上述木质部相同,但细胞较小,排列更紧密,木化程度差。
小叶鼠李 粉末灰黄色。纤维众多,主为纤维管胞,大多成束,纤维胞腔大,完整者呈长棱形,直径12~19μm,壁呈念珠状增厚,具缘纹孔圆形,纹孔口为交叉十字状或斜向裂缝状。石细胞较少,呈类方形、类圆形,直径18~62μm,有的一面较薄,呈马蹄形增厚,孔沟明显,层纹隐见,内含红棕色物质。薄壁细胞表面观呈类方形、多角形,直径10~32μm,长25~29μm,壁呈念珠状增厚,多呈皱缩状,细胞内含淡黄色至淡棕色颗粒物。木栓细胞成片,淡黄色,表面观细胞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可见裂隙状纹孔。具缘纹孔导管多见,直径25~63μm。
生长于亚高山灌丛或林中,海拔2600-2900米。
本种据文献记载,仅见于喜马拉雅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在我国西藏东部至东南部(芒康、察雅)、云南西北部(德钦)和四川西部(乡城)均为分布新记录。模式标本采自克什米尔地区的吉尔吉特。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售价:900元,自古以来,猫眼石就在西藏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坛供品以及藏王向居于高位的喇嘛赠送的礼品及向邻国贡献的贡品。在本世纪拉萨贵族所戴的珠宝中,金和绿松石仍是主要的材...
医药:木材(生等):微苦,凉。凉血,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黄水病,高山多血症。
首次从西藏猫乳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它们是Maesopsin(Ⅰ),山奈酚(Kaempferol,Ⅱ)和右旋肌醇甲醚(Pinitol,Ⅲ).利用二维核磁对(Ⅰ)和(Ⅲ)的全部氢信号和碳信号进行了确切归属,并由此而确定了(Ⅲ)的立体构型。化合物(Ⅰ)为其中主要成分。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Ⅰ)有较强的抗癌促进因子作用和细胞毒作用。
炮制: 松生等劈成碎片。松生等膏 取松生等片,加水2倍,用文水煨泡3~4天,煮沸4小时,滤过,残渣再加水1.5倍,煮、滤二次,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成膏。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与主治: 凉血,消肿。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水病,高山多血病。
用法与用量: 9~15g。外用膏剂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松生等膏应密闭保存。
本种外形酷似卵叶猫乳Rhamnella wilsonii Schneid.,但后者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通常基部最宽,与本种可以区别。2100433B
以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专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前期1∶20万区域地质填图和科学考察资料,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基本地质特征、构造演化模式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为重点,论述了三叠纪玉门蛇绿岩构造冲断片、晚三叠世郎杰学弧前增生楔、泽当-罗布莎-朗县蛇绿混杂构造冲断片和白垩纪朗县弧前构造混杂岩片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将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中蛇绿混杂构造冲断片的原始层序与特罗多斯典型蛇绿岩剖面对比,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各构造带从新元古代—寒武纪克拉通化阶段、奥陶纪—二叠纪克拉通陆表海发展阶段、三叠纪—侏罗纪洋盆主扩张阶段、侏罗纪—白垩纪俯冲消减阶段、白垩纪—渐新世闭合-碰撞造山阶段到中新世以来的伸展、拆离、快速隆升阶段之演化模式。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产四川西部(小金、金川、马尔康)、西藏东部(察雅)。
灌木,稀小乔木,高可达8米;幼枝绿色,无毛;老枝褐色;芽小,顶端钝。叶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6厘米,宽0.8-2.8厘米,顶端短渐尖,稀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稍偏斜,边缘近全缘,或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的细锯齿,两面无毛,下面干后灰白色,侧脉少数,每边3-5条,通常4条;叶柄长3 7毫米,无毛或被疏柔毛;托叶钻形,部分脱落。花黄绿色,两性,2-6个簇生或排成腋生聚伞花序,无毛;总花梗长1-2毫米,或近无总梗;花梗长1.3-3.5毫米。核果圆柱形,长6-8毫米,直径3-3.5毫米,成熟时紫黑色或黑色;果梗长3-4毫米,无毛。花期5-7月,果期7-10月。
2009年12月31日,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信息称,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据悉,熊猫乳品共4批次奶粉和4批次含乳调味品“炼奶酱”三聚氰胺超标。对此,质量与安全第三方检测机构Intertek天祥集团中国总裁柏学礼向记者表示:“食品安全检测是各类检测中最复杂、最困难的,覆盖范围极广。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正日益完善。”
事实上,这已不是熊猫乳品第一次被钉在“三聚氰胺”的耻辱柱上。早在2008年9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公布的全国婴幼儿奶粉紧急专项检查结果中,熊猫乳品生产的“熊猫可宝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的最高含量达到619.00毫克/公斤,仅次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目前,熊猫乳品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已被吊销;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等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