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宁夏),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实施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下属子项目。经过两年的工作,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完成了立项设计,资料收集,野外调查,资料整理,报告编写,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等阶段工作。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A.查明了宁夏地质遗迹分布情况基本,摸清了宁夏地区重要地质遗迹的类型和分布情况,并筛选出宁夏67处重要地质遗迹; B.从科学性、稀有性、美观性等方面,对地质遗迹进行了综合鉴评,确定了宁夏67处重要地质遗迹的评价等级; C.建设完成宁夏重要地质遗迹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D.编制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图、地质遗迹区划图、地质遗迹保护建议图及总体调查报告; E.提出了有关成果转化的新思路。 本次工作是宁夏首次全面、系统进行的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系统收集了已有地质遗迹相关成果与资料,查明了宁夏区内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等基本特征与保护现状,了解了其成因、演化过程,开展对比分析,客观的评述了其价值,并总结了宁夏重要地质遗迹分布规律,编制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在成果转化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宁夏地质遗迹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西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宁夏),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实施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下属子项目。经过两年的工作,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完成了立项设计,资料收集,野外调查,资料整理,报告编写,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等阶段工作。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A.查明了宁夏地质遗迹分布情况基本,摸清了宁夏地区重要地质遗迹的类型和分布情况,并筛选出宁夏67处重要地质遗迹; B.从科学性、稀有性、美观性等方面,对地质遗迹进行了综合鉴评,确定了宁夏67处重要地质遗迹的评价等级; C.建设完成宁夏重要地质遗迹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D.编制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图、地质遗迹区划图、地质遗迹保护建议图及总体调查报告; E.提出了有关成果转化的新思路。 本次工作是宁夏首次全面、系统进行的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系统收集了已有地质遗迹相关成果与资料,查明了宁夏区内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等基本特征与保护现状,了解了其成因、演化过程,开展对比分析,客观的评述了其价值,并总结了宁夏重要地质遗迹分布规律,编制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在成果转化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宁夏地质遗迹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190545 |
成果名称 |
西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宁夏)成果报告 |
第一完成单位 |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 |
主要完成人 |
杨朔鹏、刘国云、罗小平、张玲燕、姚舜、王成、李小琼、张芬、郝占成、马建华、任李付、苗军、吕纯青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6-03-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7-12-01 |
主题词 |
重要地质遗迹 调查 宁夏 |
总体来说竣工测量主要是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附属物所处的位置及参数
成果报告书只是对成果的结论,成果文件就是预结算文件等
园林用途 由于刺柏树形优美,耐寒耐旱,抗逆性强,叶片苍翠,冬夏常青,果红褐或蓝黑色,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和刺柏盆景 刺柏盆景 降低噪音等多种性能,是城乡绿化和...
由西北有关省(区)水利厅科教处,各省水科所,以及西北水科所,黄委水科院、水利部牧科所,中科院西北水保所等单位组成的西北地区水利科技协作网,于1992年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了第四次协作网会议。水利部科教司及宁夏自治区科委、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到会祝贺和指导。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传达1992年全国水利科技协作
辽宁西北风沙低丘地区,东起辽河平原的北端,西至老哈河,南至法库、义县至松岭分水岭一线,北与内蒙昭盟、哲盟接壤,处于科尔沁沙地南端,是我省西北边缘地带。本区主要包括建平、北票、阜新、彰武、康平及阜新郊区,此外还有义县、法库、昌图之北部沙质瘠薄地。这一区域土地面积广阔,由于各
成果登记号 |
20170026 |
项目名称 |
西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甘肃)成果报告 |
第一完成单位 |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
主要完成人 |
吴宏、姚宝贵、王志强、曲瑞、曹炳媛、李保强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2-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4-12-01 |
主题词 |
地质遗迹、评价、保护 |
开展甘肃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摸清地质遗迹家底,掌握甘肃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与保护现状,了解其成因、演化过程,客观评述其价值,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具体任务包括:查明甘肃省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等基本特征,基本摸清地质遗迹家底,编制甘肃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图;研究重要地质遗迹的成因、演化过程,进行相应的专题研究;开展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和区划研究,编制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区划图;提出全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规划建议;建立甘肃省地质遗迹数据库。 本项目调查采取遗迹点控制点调查、观察点观察野外实际定点、观察、记录、照相、摄像等,通过卫星影像图解译、圈定以及范围,根据以及范围大小分别在1:25万和1:5万地形图上圈定一起范围,确定分布面积。范围大于50km2的遗迹在1:25万地形图上圈定全部出露范围,在1:5万地形图上圈定重点分布范围;范围小于50km2的遗迹在1:25万地形图上圈定全部出露范围,在1:5万地形图上圈定重点分布范围。认为该方法适合本项目精度要求,满足工作要求。 2100433B
建立了切合重庆实际的地质遗迹分类分级标准,将重庆市地质遗迹划分成5个大类12个类型26个亚类A、B、C、D四级;采用定性概括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重点地质遗迹519处;成果填补了重庆市地质遗迹资源总量、分布规律、特色远景、品位价值等空白。国内首次制定了科学的地质遗迹资源定量评价标准及方法,并对重点遗迹资源进行了划区分点评价;包括拟建2个世界级,7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旅游、科考、教育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科学而切实可行的具有前瞻性的系统性的建议;推出了一点三圈(环)一线地质旅游精品线路。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