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 类 别 | 科研项目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西安地质学院、甘肃省地矿局水文二队 | 完成人 | 岑嘉法、段永侯、赵运昌、李俊亭、张国盛 |
本项目是地矿部“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下设七个课题,二十五个专题。研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共提交二十九份研究挂靠。成果概括如下: 1、首次全面系统地计算评价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及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现状开采量占可采资源总量的26%,这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水可采资源尚有很大潜力。这一结论为规划西北地区今后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依据。 2、研究中编制的西北地区环境地质图系,对西北地区国民经济规划布局,国土整治,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和地质生态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管理方案;建立了西北五大城市及石羊河流域的地下水管理模型,其目标函数由一维拓宽到多维。 4、在沙漠地区采用先进的中子水分仪和负压计方法确定零通量面,首次提供了有关凝结水补给作用的试验数据。
获奖序号 |
19940006 |
||
项目名称 |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西安地质学院、甘肃省地矿局水文二队 |
||
主要完成人 |
岑嘉法、段永侯、赵运昌、李俊亭、张国盛 |
||
获奖证书编号 |
KJ-94-1-2 |
||
奖种 |
科技 |
||
等级 |
一等 |
您好,这个其实无所谓浪费不浪费,因为城市用水和农村用水都是有的,我们大部分使用的水都是地下水,因为农村使用水大部分是浇地这样其实是可以形成一种循环性的。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分析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因此 西北地区植被分布有如下变化 内蒙古高原以东植被主要是温带森林 贺兰山以东即内蒙古高原植被主要是温带草原 贺兰山以西主要是新疆省内植被主要是温带荒漠
园林用途 由于刺柏树形优美,耐寒耐旱,抗逆性强,叶片苍翠,冬夏常青,果红褐或蓝黑色,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和刺柏盆景 刺柏盆景 降低噪音等多种性能,是城乡绿化和...
通过分析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及特性,提出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见解:一是地下水只能作为干旱区农业灌溉的辅助水源;二是农业灌溉应主要开采灌区内的浅层地下水;三是绿洲与沙漠过渡带的地下水不宜开采;四是随着高效节水的发展地下水补给量将逐步减少,开采规模要适应补给条件的变化。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要与盐碱地治理、节水灌溉、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相结合,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以参证站水文资料为依据,按照行业技术标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对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出: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为2836.9万m3,其中纯地下水资源量为389.7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71.1万m3;2009年开采率为12.98%;葫芦河、水洛河流域尚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成果登记号 |
19880064[02535] |
项目名称 |
贵州省安顺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贵州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主要完成人 |
陈大元、陈卫东、李卫民、徐有志、张兰 |
主题词 |
贵州;地下水;资源评价 |
成果登记号 |
19880066[02537] |
成果名称 |
贵州省贵阳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贵州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主要完成人 |
曹卫峰、郭家良、白涛、程星、邓国华 |
主题词 |
贵州;地下水;资源评价 |
成果登记号 |
19910417[04727] |
项目名称 |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分区图(1:200万) |
第一完成单位 |
兰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绳宝印、邱蔓、张丽君 |
研究起始日期 |
1985-10-01 |
研究终止日期 |
1989-12-01 |
主题词 |
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开发;西北地区 |
任务来源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