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成立时间 | 1998 年 4 月 |
---|---|---|---|
地 点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科类别 | 土木工程专业 |
一、实验教学基础服务阶段
为了更好地为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服务,发挥我校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学科、技术和科研优势, 1998 年 4 月,在 原结构工程与抗震实验室(建于1957 年) 、 岩土实验室(建于1957年)、道路与交通工程实验室(建于1996年) 、土木工程仿真实验室(建于1982年)的基础上成立了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的基本建设目标就是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不断加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及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不断强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成为有机统一的组织体系。中心以原有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基础,实行统一管理,加强了原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了对相关学科的支撑功能,成为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重要的实验教学、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基地。同时,在原有资源的整合优化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强化作用,也使原有的学科资源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二、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阶段
随着学科及其相关技术的迅速反展,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也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1998在原有土木工程仿真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土木工程软件研究室,并于2006年与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国际著名的 大型结构分析设计软件SAP2000 、ETABS 、SAFE 等,并成立了金土木软件教学培训基地 ,为中心的硬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实验教学的手段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心现所有的课程都采用了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设实验教学的网上预约、预习系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支持学生在网上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科知识内容的交流讨论。中心还不断拓展实验教学的新内容,在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学生兴趣的挖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心承办了校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为其提供理论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现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参赛学生累计达3000余人次,并邀请长安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学生参加。其中有两项作品被选送首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均获得全国三等奖。中心不断加强实验设施条件的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技术水平,自主研制了钢筋混凝土梁加载系统 、 杠杆放大式稳压试验装置、锤击法多质点结构动力特性模态分析试验系统和振动台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系统等多套教学科研设施,为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多格局、多层次的综合性服务阶段
中心一直坚持以西部地区土木工程技术需求为动力,以“科教兴国”战略为导向,以学科的前沿分支与新兴方向为引导,以土木工程的实验教学研究为主旨,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能用土木工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建设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性问题,探索出一条以土木工程学科和西部地域特色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模式,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中心的实验教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2007年11月又利用日元贷款和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购置了美国MTS公司生产的4 m×4 m 三维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系统 ,使中心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心现已形成以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方向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研究格局,完善了以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开放创新型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现有教学科研用房建筑面积10858平方米 ,仪器设备共937台(套),固定资产总值3500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4台(套),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体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心现已成为西部地区土木工程领域最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2100433B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经历了实验教学基础服务、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以及多格局、多层次的综合性服务等阶段。
相对来还不错的,大四的截止目前已经签了1/4,还有要考研的,不过建筑行业这两年的就业不是太好,,相对来还不错的,大四的截止目前已经签了1/4,还有要考研的,不过建筑行业这两年的就业不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第一批本科院校,简称一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属于中省共建的一批本科院校,具有110余年的办学史,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
整体算是一般的一本,但是建筑那是响当当!建筑四小校之一!土建方面很有实力
<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古城西安南郊文化区,南眺巍峨雄伟的唐代大雁塔,北邻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环境幽雅怡人,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很早的一批土木、
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秉承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使命,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的整体建设方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在同行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9年6月,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00433B
山东建筑大学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学科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仪器设备优势,构建了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内容。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拥有5825余万元的仪器和设备。在结构检测、模拟加载、数据采集系统、结构高性能计算、有机混合物的分离鉴定、有机混合物组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材料实验、岩土力学实验等领域的仪器、设备都具有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结构工程实验室的L型大型反力墙系统和从美国引进的价值600多万元的MTS液压伺服静力和拟动力加载及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工程结构模型的各种荷载模拟和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处理;投资300万元建成的结构耐火行为试验研究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检验结构模型受火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劣化规律,是国内综合性能指标处于领先地位的结构耐火实验系统。本实验教学中心装备有共计90多万元的ANSYS、ABQUS和PKPM等大型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中心每学年接纳实验学生数5000人左右,年实验人时数约25万。
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在担任中心实验教学的33位专职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13人,副高职称教师17人,中级职称教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11人,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
在中心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渗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5年来,承担教研教改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4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863和973)发展子项目共7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56项。中心教师在各种杂志发表教学研究和科研论文45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85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实验成果奖7项,其中《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分别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以中心为支撑的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中心教师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中心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和山东省结构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8年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的土木工程学科是学校的骨干学科,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属的结构工程综合实验室,在“十五”期间被列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以此为依托,申请并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绿色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水排水综合实验室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工程综合实验室在“十一五”期间被列为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以暖通空调综合实验室为依托的建筑节能技术实验室2008年10月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建筑大学十分重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优先支持。中心将针对21世纪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朝向以过程控制为特色、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迈进。
2007年12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考察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对中心发展建设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给予高度评价。2005年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2008年5月顺利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和给水排水专业评估,2008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专家组对中心进行全面考察,充分肯定了中心建设成绩,认为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对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方高校具有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从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继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2100433B
目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共有实验教学人员10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高级职称教师6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级教学名师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沈祖炎教授和李国强教授先后担任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7年以来,岩土工程、测绘工程、结构工程三个实验教学分中心先后获得同济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大学生创新基地获得校级优秀创新基地;2008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土木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秉承雄厚的科研实力、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多年积累的实验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创新精神并重培养”的实验教学理念,创建了“模块化递进课程、系列化实验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制度化管理方法”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