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拥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自动化生产线、人工智能、供配电系统、PLC控制技术应用、自动检测技术等实验室,设备先进,门类齐全。 2100433B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电气附件 iOF/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SD/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MX 48V/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OF/SD+OF/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MSU 275V/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MX+0F 48V/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MX 12—24V/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带Ti24接口的电气附件iOF+SD2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施耐德

0% 广州福大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地铁工程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14年1季度信息价
地铁工程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13年3季度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10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9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7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7年9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7年6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7年4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15mmPVC宣传栏工程学院简介 15mmPVC,面层彩印UV高清画面后雕刻成型|120m² 1 查看价格 广西多胜艺广告有限公司 广西   2022-12-01
阳春某电气工程 1AL01配箱|1台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0-25
100KVA箱变(电气工程) 三高四低,配进线断路器,含调试费全绝缘,全密封|1套 3 查看价格 佛山市粤变电气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8-13
阳春某电气工程 AMX配箱|1台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0-25
阳春某电气工程 1-2AL02配箱|4台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0-25
电气工程材料 多种|10根 1 查看价格 0 广东  肇庆市 2009-12-21
人机工程学椅子 1.包括但不限于人机工程学椅子购置、运输、安装(安放)、调试等工作内容|21张 3 查看价格 广州柏镁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17-05-22
电气工程-配箱B22QW 1.名称:配箱B22QW2.规格:按图纸要求|1个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22-06-13

据2018年7月电气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2名,副高级以上教学人员8名,全部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水平,师资力量雄厚,他们大多来自高校或工程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际工作经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很好地满足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院以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强化能力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常见问题

  •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考研!!

    重大电气现在综合排名是第五,仅次于清华、西交、华科和浙大(今年新来了一个加拿大工程院全职院士李文沅,搞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大相对于其他电气工程强校还是很容易考的。初始电路只要认真复习130+没问...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置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在工学部主教(俗称变形金刚楼)的旁边。如果从校内走:可以在武大正门(珞珈山站)进去约50米的马路右手边坐到工学部的车(还有一趟到文理学部的车,不要坐错),让司机...

  •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怎么样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0%以上,具有正高职称者7人,副高职称者8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8名,省“333工程”培养人选5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文献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格式:pdf

大小:104KB

页数: 5页

评分: 4.6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 2002 级电力电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审表 题目性质 与上届题目比较 序

立即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

该校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原以电气工程学院教师为主体,还包括电信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职工。中心隶属于电气工程学院,以工业自动化系的教师为主,还包括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的部分教职工。中心共有教师14人,其中工业自动化系教职工10人,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教职工3人,外籍兼职教授1人。上述教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约2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100余人,他们和教师一起,构成本中心的主体。除上述教师及研究生外,本中心教师指导下的高年级本科生(大三、大四)也是本中心的成员。

本中心的研究方向以电力电子技术为主,也包括工业电气自动化、新能源技术、智能交通等方向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能质量控制及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关电源和逆变器技术,电力电子集成技术,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技术,电力电子系统的建模、仿真及控制,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及控制网络,智能交通系统等。在电力电子技术方向,本中心的研究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中心以科研项目为联系纽带,在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全面发展。本中心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授课安排都统一进行,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决定本中心的重要事项。

研究生(含博士生、硕士生)是本中心的重要力量。本中心对研究生的指导实施导师个人和中心教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集体指导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研究生助研金的发放,企业奖学金的评定,都在本中心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统一决定。

除科研外,教学在本中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中心教师几乎都承担着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本中心承担的最重要的课程“电力电子技术”在2003年就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教材在2002年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本中心主任王兆安教授 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本中心的教师大都还承担着研究生的授课任务。

在本中心进行毕业设计的高年级本科生也是本中心的主要成员,该校实行2 4 X的培养模式,学院对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实行导师制,这一思路在本中心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本科学生不仅是本中心研究生的主要后备力量,在本科期间也积极参加本中心的各种活动,做着积极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总部在美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生产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的公司,在北美工业自动化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与通用电气齐名。

1998年该校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建立“西安交通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 ,用于该校与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同意捐赠自动化设备和软件,以及部分场地装修和家具费用,用于该实验室的建设,并承诺今后每年再选择其最新自动化产品进行捐赠,并可按实验室提出的需求捐赠设备。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同意在该校与自动化相关的专业中设立罗克韦尔自动化奖教金和奖学金,并每年选派资助该校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该公司与美国密尔沃基工程学院举办的全球发展计划培训活动。

1999年10月该校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正式成立,并举行了实验室落成仪式、及当年奖教金、奖学金颁奖仪式。其后,每年双方续签一次合作协议,同时举行奖教金和奖学金颁奖仪式。几年来,双方都圆满执行了协议,合作非常愉快,该校共接受了公司捐赠的价值近五十万美元的设备。该校先后有7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了罗克韦尔自动化奖学金,14位教师获得了罗克韦尔自动化奖教金。公司还先后选派了该校电气学院和电信学院的6名青年教师和学生赴美国参加了该公司与美国密尔沃基工程学院举办的全球发展计划培训活动,并选派了该校多名教师和学生先后参加了该公司在上海、厦门、杭州等地举办的讲授最新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培训。该校还承办了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主办的2000年度全国高校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管理研讨会。

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在该校与自动化有关的专业(主要是电气学院和电信学院)本科生专业课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以及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1年起,实验室开设了《基于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技术》课程,课程专门介绍实验室所具备的设备和涉及的PLC、网络技术。学生有8个学时的实验全部由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承担。每学年选修人数在100名左右。《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的部分实验(2个学时)也用的是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的设备。每学年选修人数在150名左右。面向非电类全校本科生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网络》课程也由实验室教师开设并承担实验工作。另外,每学年有4-6名本科生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由于实验室连续七年来在本科生教学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06年度被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授予“最佳教学奖”。

2006年度2007年7月初,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将主办“罗克韦尔自动化2007走近西北电力科技夏令营”,这又是一次加强双方合作关系,提高该校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知名度的一大盛事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电气技术创新实验室

教育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深化改革,建立基地,实现开放和资源共享,改造并提升研究生创新环境,加强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造就一批拔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遵照教育部教研办[2002]20号文件精神,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委托电气学院负责组建以电子电气等技术为主要内容,能够覆盖电气、能动、机械、力学、材料、环化等各学科领域和科学工程中具有共性内容的实验平台,使之成为高水平的研究生教学实验和科研实践创新基地。

实验室以“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求实创新、与时俱进”为宗旨,以“学科融合、全面开放、资源共享、激发创新”为目标,力求“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手段先进、设计新颖”,通过基础理论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发创新实践、自主创业工程四个渐进式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敏锐发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1、基础理论实验:配合课程进行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跨专业性的电气技术科研素质培养,为创新奠定基础。

2、综合设计实验:在专家指导下,通过自主设计环节,进一步完善扩充的知识结构,实现专业融合拓宽视野,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3、研发创新实践:针对某个环节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自主创新设计获得对该环节的性能改善,或者完成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攻关研究;通过和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密切合作,真刀实枪地解决在科学研究中和生产急需的技术难题攻关;或者通过实验室创新基金的申请自主完成项目的创新。

4、自主创业工程:策划部集中实验室以及校、社会的综合力量,组织精英形成团队依靠集体的智慧研发、孵化、创业。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建于1991年,是国家面向电力能源建设,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在电力设备电气绝缘领域开展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级重要科研基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建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雷清泉院士。

实验室研究方向为:电介质材料、结构、性能、表征及其应用,电气设备及其智能化,电力设备绝缘系统及其寿命管理,电工电能新技术及应用。

近年来,实验室针对电力设备电气绝缘领域的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协作项目,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科研经费突破亿元;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项,授权发明专利114 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逾两千篇;科研成果转化显著,代表性成果新增利润超过20亿元。实验室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主办国际会议13次,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有170人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和期刊任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实验室已形成多学科融合、勇于创新的科研群体。有固定人员53名(研究人员48名,技术人员4名,管理人员1名),其中院士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此外,还有双聘院士3人,资深教授6人以及客座研究人员57人,在读研究生407名。

实验室研究设施完备、系统,科研条件处于国际上大学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由原电工原理、电子学和电工学三个教研室(均成立于1952年)于1997年1月合并成立,是西安交通大学“211工程”建设中重点建设的10个教学实验中心之一,也是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依托单位。

2006年10月,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现有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5人。

中心承担着全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开出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通讯电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

中心继承了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勇于探索研究型大学工科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建设的构架,形成了以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为主线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三层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新体系,构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一体化,与理论教学改革相匹配的三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新体系。近年来,学校专项投入实验中心建设经费共计500余万元,建立了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具有一流环境和条件的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室,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心,人才培养、教师进修和培训的基地。

中心拥有“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个二级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于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成员单位。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1名,在读工学硕士研究生126名。这里研究条件完善,有专用的硬件实验室,配备有频谱分析仪、数字存储示波器、可编程函数发生器、集成电路测试仪、电磁参数分析仪、精密测试电源、变频电源、DSP开发系统和单片机开发系统、逻辑分析仪、现场总线开发装置。另外,还配有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电磁场分析与计算等大型软件,为开展高水平研究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

中心与国内兄弟高等院校的同行们有着广泛的交流与联系,与加拿大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陕西省智能化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智能化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11月,是国内唯一的省级智能化电器及CAD 工程中心。中心的支撑学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将信息技术与电气技术相融合,研究新一代智能化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设计开发具有智能化、可通讯功能的新型电器设备,实现电器通断电路、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改变我国电器产品技术含量低、无法与国际大公司产品竞争的落后局面,促进我国电器设备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提升我国电器智能化产品的研发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 开关电器智能化与CAD的理论与技术

2.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

4. 新型智能传感器及其系统集成

5. 智能化电器专用集成电路

6.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在电器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项目及成果:

工程中心成立以来,承担的项目有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超高压变电站关键设备在线检测与诊断”、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智能化电器技术及设备”,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

在智能化电器领域进行了开创性工作,针对电力设备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基于SOC的可重构智能化电器硬件平台,并开发了大量基于此平台的监测、诊断、控制、保护模块;开发了一系列用于电气开关柜、母线槽等产品的设计软件,在开关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电力设备企业的设计能力和水平。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拥有6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496篇, SCI收录论文数31篇,EI收录论文105篇。

工程中心与国内其他单位合作,共同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思源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和“南京因泰莱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两公司年产值现已超过亿元,为工程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陕西省智能电网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智能电网重点实验室依托电气工程学院建设,面向国家和陕西省电力工业重大需求,在智能电网领域,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并网与消纳和满足用户多元化、灵活互动用电需求为主线,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规划与运行、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用户互动与需求侧管理、主动配电网、新能源发电与独立电网、新型储能材料与储能装置等方面,开展相关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建立智能电网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形成5个研究方向协同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一定国际影响的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由别朝红教授担任。别朝红教授,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可靠性评估以及新能源并网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其开发的大型电力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软件包和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可靠性评估以及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软件包,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863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九届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曾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陕西省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电气学院建设,将针对电气放电的危害性与有益性两方面,围绕高压电力设备放电检测评估、等离子体产生及应用等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咨询。一方面开展电力能源设备局部放电等故障及老化状态的先进检测和诊断评估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发状态检测与评估系统,预警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避免重大事故发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开展放电等离子体的特性、产生装置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针对材料表面改性、消毒灭菌、生物医学及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发适用于不同应用环境的等离子体源并进行参数优化,满足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中心将面向放电检测评估、放电等离子体应用两个层面,提升我国在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方面的科技创新及应用水平。

中心主任由张冠军教授担任。张冠军长期从事复合绝缘放电特性、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及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等方面研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IEEE Chatterton青年研究者奖、省部级科技奖励及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10多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陕西省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工程

实验室

实验室依托电气工程学院,以研究输配电、电子与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电压大电流测试关键技术和测试装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新理论与技术为基础,持续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工程化、产业化的技术成果,形成国际一流的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系列产品。实验室将通过提出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的新标准和规范,将传统的电气科学与新兴的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相融合,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和产业化;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孵化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高新技术企业并实现规模产业化,提升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建设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科研平台,提升本学科团队成员的国际化水平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实验室主任由姚学玲教授担任。姚学玲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电压大电流测控技术和过电压防护技术。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63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和多项专利奖。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教研室

电机教研室是“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机电器国家重点学科”组成单位,是西安交通大学创建最早的专业之一,是博士学位点,也是电工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单位。电机教研室有一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的科研队伍。现有教授2人(博导1人)、副教授6人,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直线电机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电机、小功率电机、永磁电机、微特电机、超导电工、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器教研室

电器教研室学科和平台优势: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原电器(二级)学科第一个重点学科单位,属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的电机与电器专业,“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先进电网与装备可靠性及寿命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特种电气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组成学科之一,陕西省电器智能化与CAD工程中心设置点。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技术教研室(高压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1956年春成立于上海,成立之初就定位为学科性专业。1980年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成为国内第一批硕士生培养点,1986年起成为博士生培养点和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一部分。1993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高电压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合并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我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现为全国高校重点学科。

高电压技术专业主要由高电压技术教研室组成,属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的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电力设备绝缘结构设计与优化、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电力设备绝缘诊断与状态评估技术、脉冲功率与放电等离子体等。随着学科的发展,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研究内容不仅涵盖电力与电工部门,而在环境、能源、国防、电磁兼容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发电教研室)

电力工程系是全国首批硕士点、博士点(1982年)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单位,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我系现有教职工18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导师7人。学科教师队伍结构合理,45岁以下的教师9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为本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近年来在国家级211工程、教育部“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的资助下,学科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我系科研条件良好,具有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力市场模拟仿真实验室、柔性输电实验室、新型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RTDS)实验室等设施完善的实验基地。与海外多所著名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本学科在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安全控制、新型继电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谐波分析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绝缘教研室

电气绝缘教研室涵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材料物理化学两个二级学科。电气绝缘专业成立于1953年,1963年成立绝缘研究室,为当时教育部直属18个研究室之一,1982年批准为全国电工材料及绝缘技术学科惟一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随后又由国家计委投资建成一座5600m的绝缘试验大楼,1995年和2003年先后通过国家验收和评估。近年来,获“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及振兴教育“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资助,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工作条件。并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测控技术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成立于1983年,当时专业名称为“电磁测量与仪器”,当年开始招收三年制大专生;198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大学本科生,同年被批准为硕士授予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998年,“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博士授予点获批;1999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后,本科专业改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2002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2003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人,其中教师中博士学位人员超过90%,45岁以下超过70%,是一只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现有在读博士、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近90人,本科生120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8人,硕士研究生20-25人。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教研室(工企教研室)

工业自动化教研室现有博士学位指导教师5人,硕士学位指导教师9人,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高工)9人,另有讲师及以下人员7人,年青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研室教师比例的85%。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生46-50人。是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研室具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二级学科,毕业研究生可分配到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高校、研究所或大型现代化企业以及去国外进修或深造。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三电中心)

中心承担着全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开出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通讯电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