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是西安交通大学创建最早的二级学院之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锅炉专业、第一个汽轮机专业、第一个汽车制造专业、第一个制冷与低温专业、第一个压缩机专业等,创立了中国热能动力学科和内燃机学科等。
学院前身为交通大学创建于1921年的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56年随学校主体迁往西安,是当时交通大学整体西迁的系之一。199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调整,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动力机械工程系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截至2017年3月,学院设有11个系(中心),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教职工327名;1959~2016年培养本科生25700余名,硕士4900余名,博士1300余名,在读硕士生926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386名,博士生750名,留学生103名,分布在彭康书院、仲英书院和励志书院  。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外文名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简    称 能动学院 创办时间 1921年
办学性质 二级学院 学校类别 理工
主管部门 西安交通大学 现任领导 院长:严俊杰、书记:何茂刚
专职院士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本科专业 4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2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1个 二级学科6个
院系设置 9个系、1个学院、1个中心 地    址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北二楼(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和7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其中1992年建成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历次全国评估中均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第一。

学院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领域第一个连续三期滚动资助的创新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 。

学院拥有“能源高效节约与可再生转化利用的热物理基础”和“新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利用中的热流科学”2个国家级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和“陕西省流体机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专业专项实验室(1个):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工程实验室(1个):陕西省叶轮机械及动力装备工程实验室。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能源高效清洁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先进核能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陕西省流体机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能源与环境中的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7个):热与流体中心、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流体机械研究所、机泵中心、内燃机研究所、核能与热能研究所、核技术研究所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科研成果

2000年至2017年3月,学院以第一承担单位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40余项。

2010年至2016年期间:科研到款合计约11亿元,其中纵向占51%、横向占49%;科研项目2729项;基金申报获批项目总数286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一直名列第一;授权发明专利807项;在中国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924篇、EI论文2185篇。

2016年,学院ESI论文65篇,占西安交通大学全校总数25%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术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院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26所大学和机构开展了合作,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创建了热流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学院师生每年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超过400人次,引进了海外杰出人才11名、青年才俊12名(其中4名海外博士)。每年邀请中国国(境)外专家来校讲学100余人次,聘请客座/名誉教授5名以上;有31名教授在91个国际期刊担任编委以上职务,其中10名教授任主编、副主编,22名教授在90个国际学术组织或机构任职。

学院先后发起主办多相流、传热传质与能量转化国际学术会议(1984)、亚洲计算传热与计算流体会议(2007)、节能控排传热进展国际研讨会(2011)等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近5年举办、承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18次,每年约60人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主旨报告或特邀报告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TIIEBOND强力工程 311ml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泳沛

0% 上海泳沛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交通信号机 GXHT-JTXHJ-202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海通

0%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交通信号线 RVV-2×1.0 国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富羽

km 0% 广州富羽电缆实业有限公司南宁办事处
交通路况LED屏 交通路况LED屏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海通

0%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交通信号机 XHJ-CW-GA-JRT300-GXNN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杰瑞电子

0%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能源计量监测软件 BEMS 8.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荣夏

0% 江苏荣夏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 高度80cm以上 冠幅80cm以上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西安三利苗木基地
西安 高度80cm以上 冠幅80cm以上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西安市锦艺园林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工程 综合用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四会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工程 综合用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四会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工程 综合用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四会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工程 综合用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四会市2010年1季度信息价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工程 综合用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四会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工程 综合用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怀集县2010年2季度信息价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工程 综合用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四会市2009年4季度信息价
单独承包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肇庆市封开县2011年3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15mmPVC宣传栏工程学院简介 15mmPVC,面层彩印UV高清画面后雕刻成型|120m² 1 查看价格 广西多胜艺广告有限公司 广西   2022-12-01
力工程 311mL|475瓶 1 查看价格 上海永沛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  重庆市 2015-12-28
西安塑胶跑道 西安塑胶跑道|1m² 1 查看价格 陕西一川体育有限公司 全国   2019-05-15
人机工程学椅子 1.包括但不限于人机工程学椅子购置、运输、安装(安放)、调试等工作内容|21张 3 查看价格 广州柏镁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17-05-22
力工程 规格 AD7.0 公称外径 100(mm) 材质 hdpe 用途 电线护套 壁厚 2.5(mm) 结构形式 单壁波纹管 温度范围 50 长度 100(m)|3362m 1 查看价格 江西省晨丰管业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市 2015-12-07
力工程 规格 AD7.0 公称外径 100(mm) 材质 hdpe 用途 电线护套 壁厚 2.5(mm) 结构形式 单壁波纹管 温度范围 50 长度 100(m)|1230m 1 查看价格 江西省晨丰管业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市 2015-07-24
气象交通 快速进行安卓和windows两种系统的切换,包括一键开关机键,方便快速开启和关掉一体机,为便于用户操作,防止按错,系统切换键下标注安卓图标,一键开关机键以进行区分.2、定制多媒体互动软件:定制气象交通科普影片3-5分钟|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迪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0-25
消防动力工作总箱 D4-APEZa、D4-APEZb|2台 3 查看价格 四川鑫三信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2019-12-05

院徽以西安交通大学校徽为基础设计。

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英文的缩写“EPE”。砧座有阿拉伯数字1921,表示学院前身机械工程科动力组创建之时。

砧外为齿轮,共24齿,寓意一年24节气、一日24小时,象征继往开来、与日俱进;外框像车轮,皆寓工程之意。

1921年,交通大学创建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56年随学校主体迁往西安,是当时交通大学整体西迁的系之一。

1975年与工程物理系部分专业合并后,调整为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1983年4月,分别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调整,上述两系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4年原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主体并入。2012年,过程装备与控制系、化学工程系独立成立新的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常见问题

  •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全国排名187名,新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还算不错的,是该校几大院系之一的。

  • 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好不好

    能源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它的能源消费量大致成正比。能源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长期居于高位。在专业...

  • 南京师范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怎样

    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创办于 1956 年。50多年来,为我国的能源动力、暖通空调及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培养出了8000多名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分布在全国化工、石化、电力、环保、橡胶、医药、建筑、城...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系部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院设有11个系(中心),4个本科专业。

系、中心:热能工程系、热动力工程系、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系、热流科学与工程系、汽车工程系、流体机械及工程系、压缩机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

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院共有教职工327名,其中教师248人,实验技术人员4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86名、副教授104名,讲师58人,博士学位获得者达95%以上,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74人,“80后”教师109人,占全院教师总数43.95%。

学院在职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中青年教师队伍中有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42名,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及基金获得者12人次。

2015年2名教授分别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学院拥有一支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在内的教师队伍 。

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陈学俊、陶文铨、何雅玲、郭烈锦。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林宗虎。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名):孟庆集、林宗虎、陈听宽、束鹏程、陶文铨、吴业正、徐通模、王尚锦。

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陶文铨、何雅玲。

陕西省教学名师(2名):王秋旺、何茂刚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以及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动力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获得A 。

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单位(2009-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单位(2013-2017),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2014-2018),中国高教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2012-2016)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2000年至2017年3月,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3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3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篇、提名奖7篇。

学院建设了包含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3本、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等一流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拥有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核电厂与火电厂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重要实验/实践教学基地。

动力工程和核能与核技术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级精品课程(6个):核反应堆热工分析、热工基础、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省级精品课程(6个):核反应堆物理分析、锅炉原理。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个):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热工基础。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个):能源的高效利用 。

  • 学生成绩

截至2017年3月,学院学子连续多年荣获校运动会研究生组女子团体、男子团体和团体总分三项冠军;曾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中华之声”研究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并获得2012年陕西省学生联合第九次代表大会歌咏比赛特等奖;2012年成功承办“凯盛开能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2011年以来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1项;2016年参加全美SAE飞行器设计大赛,荣获微型组载重比赛第一名、微型组总载重第一名、微型组总分第二名,获得“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金奖1项,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第二名,海尔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复赛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学院组建了由企业赞助并命名的学生科技俱乐部“西安交通大学空气产品俱乐部”、“西安交通大学-普莱克斯女工程师俱乐部”;先后有近30个个研究生党支部被评为校研究生“十佳党支部”及特色示范党支部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院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及短期交流的研究生近百名,赴欧美名校做访问学者的青年教师近20名。

学院参与“新丝路大学联盟”活动,与韩国釜山大学、LG电子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加强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鲍曼技术大学、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的合作。

学院在读留学生78名,包括自2013年起与管理学院联合开办的“能源管理”项目留学生36名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社会影响

学院为教育部高校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以及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单位,组织制定了《高等学校本科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召开了全国能动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学院承担了教育部首个对口支援新疆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的“2 2”项目,2012至2016年间为新疆培养能源动力领域紧缺人才120余人;接收宁夏银川能源学院进修教师20余人次,并在该校设立能源动力工程硕士教学点,助力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承担对口支持榆林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院与国家节能中心合作制定了39项行业能效评估标准。多次承办包括全国CO2减排研究生暑期学校和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暑期学校;2012年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央电视台做了专门报道;2014年承办“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代表大会和学术年会”,2700余人汇聚古城交流工程热物理学科进展和最新科研成果。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已接待上万名参观者。编著院士科普选之《能源》篇、院士科普丛书《变幻流动的科学:多相流体力学》、《能源工程概论》等;与CCTV合拍《留住太阳的光热》科普片,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识 。

院长:严俊杰。

分党委书记:何茂刚。

副院长:王秋旺、赵亮、秋穗正、侯予。

分党委副书记:韦娜。

工会主席:王海军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文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报考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报考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格式:pdf

大小:28KB

页数: 3页

评分: 4.8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院报考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根据《南京理工大学 2015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结合本学院具体情况, 特制定本学院 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一、学院各专业复试线(已在研究生院网公示) 二、复试形式、内容和要求 复试主要内容: 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 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外语听 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诚信等;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 (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 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同时纳入考核考生学习经历及取得成果。 本学院复试包

立即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恢复建立的化学工程系。1995年成立化学工程学院。1999年化学工程学院和环境工程系合并成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年并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业的蓬勃发展,2012年成立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于2010年为满足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新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由兰州交通大学和武威市政府联合成立,2011年开始招生。2011-2018年,学院低年级在甘肃省武威市、高年级在兰州校本部培养。从2019年开始,学院停止在武威校区招生,全部在校本部招生培养。经过7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发电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特色学院。学院坚持“价值塑造与形成、人格养成与修炼、知识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参与区域新能源产业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

学院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太阳能发电)专业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1000人,各类教职人员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后1人,2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获得甘肃省青年科技奖。学院依托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学科专业培养新能源发电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学院建有甘肃省高等学校新能源发电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布式能源和微网国际联合实验Applied Energy UNiLAB: DEM、兰州交通大学-法国逸莱轲公司智能电气设计联合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STC高性能单片机联合实验室。建有新能源创新工厂众创空间和“云朵”创客空间,在甘肃省电投、华电福新能源公司甘肃分公司、兰州海红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1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大赛、思源阳光创业基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建有甘肃省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装备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能源互联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所、新能源电力系统研究所,在新能源发电及优化控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开展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其优化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与优化控制、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技术、能源互联网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有10项成果获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的奖励。

近年来,学院加大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步伐,先后与英国卡迪夫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交流。思源阳光创业基金和兰州海红技术股份公司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2018年学院加入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能源子联盟。

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为学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院正紧紧围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努力把学院建成新能源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西北乃至全国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

四载辛勤耕耘,一旦收获硕果。2015年6月29日,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甘肃省副省长郝远,省政府副秘书长俞建宁出席毕业典礼。

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出席毕业典礼并讲话

甘肃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文另发)。

兰州交通大学校长杨子江致辞(全文另发),并为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首届毕业生代表授予学位。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马军党主持毕业典礼并宣读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晓东、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董海鹰等出席毕业典礼。

武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志勋,市委副书记李明生,副市长杨德智,武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国民,武威职业学院院长宗瑞谦等出席毕业典礼。

杨子江在致辞中说,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首届学生毕业典礼,是武威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的一件喜事。我代表兰州交通大学,向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首届88名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大力支持学院建设发展的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武威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他对毕业生们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是坚持梦想、昂扬进取。秉承交大善于创新、勇于实践、执着追求的光荣传统,勤学善思,敢于作为,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观天下、闯四方,抓住机遇,创造未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二是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交大、感恩武威、感恩父母。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以更加宽实之心对待同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关爱你们的人。三是热爱武威、宣传凉州。传承武威文明、弘扬武威精神、讲述武威故事,把武威的葡萄酒、武威的白牦牛、武威的人参果带到全国各地,把武威的无限热情、无限商机、无限希望传递给五湖四海,全力助推这座美丽城市开创更加美好未来。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