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卫星城区域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机理与重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李灿 | 依托单位 | 华南农业大学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系统研究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特征,全面揭示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机理,是优化城乡土地空间格局和重构村镇空间发展的基础命题。首先,基于微观尺度观测卫星城区域村镇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定量和定位分析了城镇化空间推进的过程及其特征,了解了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其次,基于空间视角,探索了建设用地空间安全预警的思路与方法,使预警结果在空间上直观体现出来,并进一步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确定的空间格局,划定了城市边界;第三,采用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对村镇建设用地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第四,研究了农户生计分化特征及其治理方向,以及农户生计分化对农民新村建设的影响;第五,探讨了全域土地整治的“反规划”思路,提出了重构村镇空间的土地整治思路。通过项目研究,(1)基于网格分析方法能够直观地识别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域,有效获知土地利用激烈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2)研究提出的空间预警方法与思路能够迅速发现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因素及其格局特征,能为城镇发展与规划指导提供有效的参考;(3)基于微观尺度观测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对于深入理解卫星城地域空间增长过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4)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生计分化特征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同时,农民新村建设要考虑农户生计分化出现的新特点,匹配多元化的农民新村建设模式;(5)通过反规划途径来营造健康土地环境目的的全域土地整治思路,可为深化土地整治探索,推动我国土地整治转变提供理论参考。该项目研究不仅加深了LUCC机理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深化了农村、城镇交叉地域空间研究,研究成果能够为指导转型时期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提供指导。
系统研究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特征,全面揭示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机理,是优化城乡土地空间格局和重构村镇空间发展的基础命题。本项目选择卫星城区域,综合运用实地调研、“3S”技术、空间计量与空间模型等方法,1)构建“形态—格局—功能”空间演变过程的三维研究框架,全面获取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信息;2)定量考察村镇建设用地空间形态、空间格局、空间功能演变的时空组织规律及其演变阶段特征,剖析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与环境背景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村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机理;3)选取典型村镇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和规范分析,归纳不同模式时空发展特征;4)从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和规划导控三个层面探索村镇建设用地空间重构路径,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该研究不仅能加深LUCC机理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拓宽农村、城镇交叉地域空间研究的思路,而且能指导转型时期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等实践工作。
您好,据了解,村镇建设用地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主要有 ①中心城区划入规模边界以内,作为允许建设区; ②村镇集中区划人扩展边界,作为允许建设区或者有条件建设区; ③各级重点开发园区划入规模边界,作为允许建...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即用于修建各种物体的土地。建设用地的类型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即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商业、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防洪、供热等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 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人均建设用地 指标 (㎡ /人) >50 ≤60 >60 ≤80 >80 ≤100 >100 ≤120 >120 ≤150 新建村镇的规划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按第三级确定 当发展用地偏紧时可按第二级确定 对已有的村镇进行规划时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以现状建设用地的 人均水平为基础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并 应符合表本条各款的规定 第一级用地指标可用于用地紧张地区的村庄集镇不得选用 地多人少的边远地区的村镇应根据所在省自治区政府规定的建设用 地指标确定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水平 (㎡/人 )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 允许调整幅度 (㎡/人) 50 一二 应增 5-20 50.1-60 一二 0-15 60.1-80 二三可增 0-10 80.1-100 二三四 可增 减0-10 100.1
小城镇土地利用布局是根据国有土地的性质、城镇的功能与建设方针,全面安排各类用地、合理安排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各项生产基础设施的布局以及绿化、美化的布局等,以形成城镇布局的统一有机体。空间布局结构的形态是城镇各种物质要素构成及其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是城镇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
内容简介
在生态、节能、低碳、宜居、安全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村镇区域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区划理论滞后、技术缺失、机制不健全、城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中对各类用地合理规划布局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足等问题,根据我国村镇发展要求和实际需求,从居民点体系、产业布局以及基础设施配置三个角度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村镇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提升空间和土地利用效能。主要包括:村镇区域居民点体系规划技术标准与空间布局优化技术研究、村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技术研究、村镇区域基础设施配置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村镇3D空间规划系统与村镇区域宜居基准测试系统。研究成果可为提高村镇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技术水平、规范村镇区域空间秩序、引导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合理、促进城乡统筹,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2100433B
本书以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为研究的区域范围,从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节点、线路、网络三方面切入,在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实力、交通网络及空间可达性、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及城市经济联系网络演变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炼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高速交通建设与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演变的耦合机理,进而基于网络城市发展理念提出了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网络化重构的模式和建议。
《村镇区域发展与空间优化:探索与实践》从理论、现状和技术三个层面系统梳理村镇区域的发展路径多元性和空间结构复杂性,提出村镇区域为理解城乡联系,及其背后的人口、产业、制度等变革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尺度,强调村镇区域的发展是人口、产业和土地之间的综合协调。"人口-产业-土地"三者之间的复杂联系之间决定了村镇区域的发展是否能够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径,而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设施均等化-土地集约化"是村镇区域发展的可行路径,亦是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