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微网多逆变器并联及电能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以下五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建立了非理想条件下含多逆变器微网系统的统一谐振模型,揭示了含多逆变器微网的集群谐振机理及频率分布特性,发现了多逆变器集群系统的自身谐振点、并联谐振点和串联谐振点,且本征非固定谐振点将随着集群程度的提升,其谐振频率将向低频偏移等重要理论成果。 2、建立了多逆变器并联的环流模型,发现了基波环流产生机理和功率分配不均的本质原因;输出滤波器、连接阻抗等会引起谐波环流,主要集中在13~29次谐波带宽内,且存在谐波谐振点等重要理论成果;为此,提出了功率鲁棒下垂的虚拟阻抗匹配控制新方法,解决了多逆变器系统的功率分配与环流抑制难题,该理论成功应用于大电流铜箔电解电源系统,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针对微网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LCL型逆变器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谐振抑制新方法和APF的快速重复控制方法,解决了多逆变器系统的阻抗集群谐振和谐波抑制难题,该理论成功应用于海岛多电源并联系统,获得2017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 4、提出了微源逆变器的多模式平滑切换控制方法、有源滤波器与微源逆变器的加权协同控制策略,实现了微网系统的稳态运行优化,获得201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通过学科组评审,待湖南省奖励办终评)。 5、研发了含多逆变器并联的微网实验平台,包括不同滤波类型和功率等级的微源逆变器、储能装置、模块化APF及其协同控制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该成果发表SCI和EI论文16篇。 在项目执行期间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和EI收录58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及其他省部级奖励5项,获得与申请发明专利3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项,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11名,硕士41名。与广东志成冠军集团合作,成功研制了3MW多逆变器并联的特种电源系统,并在南海、东海等多个岛屿及三大船务集团等广泛应用,实现我国岛屿/船舶大功率特种电源系统的跨越式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100433B
微网中多逆变器并联控制和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是亟需研究的重要基础课题。本课题围绕微网中多逆变器并联功率控制和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深入研究四个方面的科学内容:1)含多逆变器微网的等值电气模型;2)微网中多逆变器功率精确分配控制和环流抑制方法;3)含多逆变器微网电能质量补偿器的优化配置方法;4)微网与电能质量补偿器协同控制方法。期望揭示微网多逆变器基波域和谐波域的等值模型、电能质量等内在特性,取得多逆变器功率精确分配控制及环流抑制方法、补偿器优化配置方法、微网与电能质量补偿器协同控制方法等创新性成果。本课题将推动分布式微网基础理论研究的进步,取得的成果直接为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外墙粉刷质量控制方法 施工条件 施工现场应做到通电、通水,并保持环境的清洁。外墙和外门窗口施工及验收完毕。操作地点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均不得低于4...
外墙粉刷质量控制方法是1、墙面基层清理:砼涨膜剔凿,严禁先抹灰后修凿。 2、墙面浇水:墙面应用细管自上而下浇水湿润,砖墙面湿润深度15mm,混凝土面湿润深度8mm为宜,一般应...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隧道的质量检验评定工作要结合隧道施工的特点来进行。近年来,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在理沦和技术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广泛采用新奥法进行设计施工。其特点是在结构上...
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装置中逆变器输出端滤波器的设计——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装置中逆变器输出的开关倍谐波成分会影响装置补偿效果并对电力系统产生干扰,必须在输出端装设滤波器予以滤除;但是滤波器的接入可能引起系统特征谐振,使系统不稳定。该文通过对由滤波...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作业 姓名:李明善 学号: 20071901088 u(t)=sin(wt)+0.3sin(3wt)+0.1sin(5wt)+0.08sin(7wt) 对该电压方程用 离散化傅里叶级数编程,求各次谐波含量 N=512; % 采样点数 N T=0.02; % 采样时间 T t=linspace(0,T,N); % 给出 N个采样时间 ti( i=1:N) w=100*pi; % w 赋值 U=sin(w*t)+0.3*sin(3*w*t)+0.1*sin(5*w*t)+0.08*sin(7*w*t); % 求各采样点样本值 x %plot(t,U) % 绘制电压波形图像 %grid %xlabel('t'); % x 轴变量 “ t” %ylabel('U(t)'); % y轴变量 “U(t)” %title('电压波形 '); % 图像 1 名称 “电压波形” %
多逆变器并联并网技术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研究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稳定性和多谐振问题,消除它们对电网的负面影响,改善并网电能质量,确保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可靠运行,将为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项目将针对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多谐振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分析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指出实现稳定的条件;建立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的电路模型,揭示引起多谐振的机理,对引起多谐振原因进行分类;研究稳定性原因和引起多谐振原因的内在联系,提出既可以实现稳定,又可以抑制多谐振的调节思路及其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并网电能质量的控制策略;针对电网阻抗和逆变器并联台数会发生变化,研究实现方法的自适应调节功能。通过上述研究,实现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安全、经济、高效、优质的并网运行。 2100433B
多逆变器并联并网技术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研究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稳定性和多谐振问题,消除它们对电网的负面影响,改善并网电能质量,确保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可靠运行,将为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项目将针对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多谐振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分析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指出实现稳定的条件;建立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的电路模型,揭示引起多谐振的机理,对引起多谐振原因进行分类;研究稳定性原因和引起多谐振原因的内在联系,提出既可以实现稳定,又可以抑制多谐振的调节思路及其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并网电能质量的控制策略;针对电网阻抗和逆变器并联台数会发生变化,研究实现方法的自适应调节功能。通过上述研究,实现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安全、经济、高效、优质的并网运行。
将分布式发电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配电系统,分布式发电技术作为大电网的有益补充,给配电网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由于各微源自身特性、接入模式及其控制运行模式的差异,直接影响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本项目从微网中不同形式的能源动态特性出发,从微源电能质量问题产生机理研究,含微网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含微网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算法,典型微网仿真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为合理利用分布式电源,提高含微网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由于直接面向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本项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6篇(SCI&EI收录7篇),发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3篇;中国发明专利8件(其中: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件),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其中1名为巴基斯坦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9名。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