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如果顺着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座能发出音响的建筑物,包罗中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敲击时需用木质敲击器,以获得最佳效果。
中文名称 | 五音桥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遵化县 |
---|---|---|---|
长度 | 110.60米 | 宽度 | 9.10米 |
栏板数量 | 126块 | 特点 | 用石块敲击,会发出不同的音乐 |
五音警报器价格是425.6元一个,五音警报器是红外发射机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一吵调制的红外光束。在离红外发射机一定距离处,与之对准放置一个红外接收机。它通过光敏晶体管接收发射商发现的红外辐射能...
五音警报器一般价格是70元左右。警报器指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防空警报指战争期间为了预防敌方空袭而设置的报警系统。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
双15音箱是两个15寸低音喇叭。如果是双15全频音箱,就是两个15寸低音喇叭+1个高音喇叭,阻抗为4欧。单15全频音箱就是一个15寸低音喇叭+1个高音喇叭,阻抗为8欧。还有单15低音炮,当然这个不用说...
古桥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遗产,它既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掌故,自然环境的变迁,更反映了其本身建筑技术的演变与建筑工艺的发展.因此古代桥梁保护的难度远远超过其它文物,其保护的必要性也远远高于其它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有着悠久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经济文化,这些文化影响到该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其中建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五音桥典型的拱桥构造类型,以及其它相当有名古桥的结构,都是在古代建筑物中的重要标志.为了更好地探索我国建筑方面的历史文化,从桥梁文化角度了解古人的风俗习惯,于是对有名的古桥建筑文化与修复研究进行探索.
笔者作的广播录制室使用的录音制作系统,设备是由一台英国A&H W203S(4单十8立)调音台和TASCAM MD-350 MD录放机、TASCAM 202MK4双卡
石桥十大名桥
卢沟桥、广济桥、五亭桥、赵州桥、安平桥、十字桥、风雨桥、铁索桥、五音桥、玉带桥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石拱桥是用石块拼砌成弯曲的拱作为桥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桥面,以行车走人。赵州桥的特点是“敞肩式”,即在大拱的两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桥结构中最先进的一种。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北20里同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上.中国著名梁架式古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修建。全长540米,48孔,每孔有花岗石柱7根,每根长11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原有挟拦500个,石狮28只,石亭7所,石塔9座。现仅存石塔3座,亭1所 。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初为浮桥,由浮船连结而成,初名康济桥。后自两岸向江心逐墩修筑,至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桥重修,于桥上修筑楼阁12座,桥屋126间,并统一名称为广济桥。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知府谭伦增建一墩;嘉靖九年,减船六只,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风格。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时任知府张自谦再修,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洪水,东墩鉎牛坠入江中。有此民谣道:“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当地政府对大桥做了全面的修理与加固。2003年至2007年对广济桥按照最辉煌时期的明代进行了修复,恢复了“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修复了桥上的12座楼阁和18座亭屋,并加上匾额与对联,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六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风雨桥,位于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林溪河上。为石墩木面瓦顶结构。桥上建塔形楼亭5座,可避风雨。整座桥梁不用一根铁钉,精致牢固。
五音桥,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上。桥面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能发出奇妙的声音。
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用白石建成,拱圈为蛋尖形,桥面呈双向反弯曲。桥身用汉白玉雕砌,两侧雕刻精美的白色栏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岛”美称。
十字桥, 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
铁索桥,位于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全长136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系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着的铁链上面铺有木板,就是桥面,另外各2根在桥面两侧,就是扶手。每根铁链重约2000千克。 全景图 去百度地图查看全景>>